DB42_T2221-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技术规程.docx
《DB42_T2221-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_T2221-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技术规程.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91.080.40CCSP25DB42省地方标准DB42/T22212024预制芯桩复合桩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castcorepilecompositepilefoundation2024-07-26实施2024-03-26发布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则35基本规定36设计46.1 一般规定46.2 桩基设计56.3 构造要求97施工107.1 一般规定107.2 预制芯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117.3 外包体施工117.4 芯桩植入127.5 接桩与截桩148质量
2、检测与工程验收158.1 质量检测158.2 工程验收16附录A(资料性)钻孔灌注复合桩施工记录表18附录B(资料性)水泥土复合桩施工记录表20附录C(规范性)管桩构造示意图、桩与承台连接构造示意图22C.1管桩构造示意图22C.2受压管桩与承台连接构造图23C.3其他构造图24附录D(资料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参数及选用表26附录E(资料性)管桩PHC、PHB参数及选用表30条文说明3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华建材(湖北)有
3、限公司、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建建设工程设计审查事务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建科工集团武汉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建鄂勘察设计审查咨询有限公司、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科诚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建三局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峡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理想共达环境岩土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天工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锦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知行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大华建设工
4、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温四清、赵鹏、王小南、方晓梅、王红军、任晓丹、李宏胜、杨涛、曹源、赵清平、吴军德、李井哲、朱全坤、陶伟、涂明波、张于程、张明、刘博、刘海峰、张伟、张义祖、车谊、张飞、王海、李斌、张相超、曹登武、孟庆山、邹斌、何凡、陈必光、魏军、郝军、李进、陈昆鹏、任贤锦、薛亮、王绍亮、黎玲、肖少文。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027-68873063,邮箱:o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8号,邮编430014,联系电话:027-52102290,邮箱:wensq)。预制芯桩复合桩
5、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预制芯桩复合桩的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的相关要求,规定了预制芯桩复合桩的适用地质条件和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工业与民用建筑(包括构筑物)工程中预制芯桩复合桩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测与验收,交通市政、水利水运的桩基工程可参照本文件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700碳素结构钢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
6、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l0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T327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T330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340建筑地基检测技
7、术规程JGJ/T394静压桩施工技术规程JGJ/T40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标准DB42/42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8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42/T169岩土工程勘察规程3术语和定义3.1预制芯桩鲍合桩precastcorepilecompositepile将预制桩植入外包体中形成共同受力的复合桩。注:根据外包体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包括水泥土复合桩和钻孔灌注复合桩。3.2水泥土复合桩precastpileenbeddedinCeDartsoil采用预制桩植桩法,用搅拌法预先形成水泥土桩,再在水泥土桩中同孔同心植入预制桩复合形成的复合桩。3.3钻孔灌注复合桩precastp
8、ileembeddedingroutingmaterialwithdrilling采用预制桩植桩法,预先钻孔并灌注适量细石混凝土,在初凝前同孔同心植入预制桩复合形成的应合桩。3.4预制桩植桩法methodOfplantingpile预先采用钻机或其他各种成孔设备在桩位处成孔并灌注适量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等,并将预制桩沉入其中的施工方法。注:按成孔工艺方式分为钻孔植桩、怫植桩。按预制桩沉桩设备分为打入、压入或振入。3.5预制芯桩precastcorepile预制芯桩为复合桩桩体中的预制桩。注:一般采用实心或空心的钢筋混凝土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预制桩,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预应
9、力混凝土实心(空心)方桩、预制混凝土异型桩等。3.6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estressedconcretepipepile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圆环形截面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简称管桩。注: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80的管桩称为高强混凝土管桩(简称PHC管桩)3.7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concretepipepileofmixedreinforcement主筋配筋形式为预应力钢棒和普通钢筋组合布置的高强混凝土管桩称为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简称PRC管桩)。3.8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prestressedconcretesolidsquarepile由正方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利用预应力
10、钢棒和箍筋滚焊成钢筋笼,通过先张法工艺和自密实混凝土(C40以上)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桩。3.9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restressedconcretehollowsquarepile由正方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采用离心和预应力工艺成型的外方内圆形截面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空心桩。3.10预制混凝土异型桩precastspecial-shapedconcretepile桩身截面形状为非等截面的混凝土预制桩。注:预制桩截面形式有三角桩、六角桩、八角桩、工型桩及其他非规则形状。3.11外包体OlItSOilrCingbody预制芯桩复合桩中预制芯桩以外的细石混凝土、水泥土部分。4
11、总副4.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规范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工程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质量可靠、保护环境,制定本文件。4.2 预制芯桩复合桩的设计和施工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性质、上部结构类型、荷我分布特征、使用功能、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等因素,选择适用的施工工艺,精心施工、严格监控,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4.3 预制芯桩复合桩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湖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基本规定5.1 预制芯桩复合桩根据施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水泥土复合桩和钻孔灌注复合桩,其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
12、/T327和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T330的相关规定。5.2 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设计与施工前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程DB42/T169的规定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重点查明土层的厚度和组成、土的含水率、密实度、颗粒组成及含量、胶结情况、塑性指数、有机质含量、地下水位、PH值、腐蚀性等。5.3 水泥土复合桩适用于填土、淤泥质土、粉土、黏性土、砂土等土层,按摩擦型桩或端承摩擦型桩以桩长控制设计;当周边环境对挤土桩要求较严时,可采用水泥土复合桩,承压桩以压桩力控制桩长,压桩力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确定。5.4 钻孔灌注复合桩适用于粉土、黏性土、砂、砾
13、石、强风化岩、中风化岩等岩土层,桩端持力层需为砾石层或岩层,按端承型桩或摩擦端承型桩以压桩力控制设计。.5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时宜桩长控制,水泥土复合桩桩长不宜超过30m,钻孔灌注复合桩桩长不宜超过两节桩,空孔深度不宜超过IOm。5.6 预制芯桩复合桩基础设计分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设计时应确定设计等级。5.7 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根据地质条件、结构要求及荷载特征选用桩型及设计参数;b)设计前应根据建筑安全等级、地基复杂程度,选择有代表性
14、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进行必要的检测,检验设计方案、施工参数的可靠性及适用性。5.8预制芯桩复合桩中的预制桩耐久性设计应根据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以及水、土对钢、混凝土腐蚀性的评价进行。6设计6.1一般规定6.1.1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时按照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T327中等芯桩进行计算,水泥土复合桩按长芯班进行构造,其构造示意如图Ia)所示;钻孔灌注复合桩按等芯桩进行构造,其构造示意如图1b)和图IC)所示。a)水泥土复合桩按长芯桩进行构造
15、b)钻孔灌注复合桩按等芯桩进行构造c)钻孔灌注复合桩按等芯桩进行构造标引序号说明:I-水泥土外包体;2预制芯桩:3细石混凝土夕电体;t外包体厚度;d芯直径:/)一一复合桩直径;/一一复台桩复台段长度,计算有效桩长:6芯桩伸出复台段构造长度。图1预制芯班麓合桩构造示意图6. 1.2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前,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a)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桩基设计要求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b) 建筑场地总平设计、地下室或地基基础设计要求与环境条件等资料;c) 建筑物平面布置、结构类型、荷重、抗震设防烈度等资料:d) 当地施工设备、能力以及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等资料;e) 施工阶段
16、对周边环境不利影响的评估资料。6. 1.3桩基持力层选择应根据下列要求确定:a)建筑物结构类型、荷载性质与大小,对承载力与沉降的要求;b)建筑使用功能,单桩承载力大小与要求;C)宜选择中高密实的岩土层为持力层,并应满足单桩承载力与地基变形要求。当有多种岩土层可供选择时,应经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后确定。6.1.4预制芯桩复合桩外包体厚度I宜为5Omm200mm,其中水泥土复合桩取150mm200mm,钻孔灌注复合桩取50mm100mm,当芯桩采用预应力方桩时,外包体厚度t为方桩角部厚度。6.1.5预制芯桩复合桩的芯桩和外包体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 芯桩可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预应力混
17、凝土实心方桩(YZH),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HS),混合配筋混凝土管桩(PRC)等预制桩:b) 对于钻孔灌注复合桩,外包体材料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c) 对于水泥土复合桩,外包体材料可采用水泥土,水泥土中的水泥掺量不宜小于20%,水泥强度不宜低于42.5MPa:d) 与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水泥土试块(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28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外包体原状土为淤泥质土时不宜小于1.5MPa;外包体原状土为素填土、粉质黏土、砂土时不宜小于3.0MPa06.1.6桩基设计应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桩身承载力应同时满足设计承载力和施工阶段的承载
18、力要求。6.1.7 位于坡地和岸边的桩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抗震设防区尚应考虑地震引起土层滑移对桩产生的附加水平推力。6.1.8 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或对水平变形要求严格的甲级建筑,应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规定验算水平变形,6.1.9因软土固结、场地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产生沉降时,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考虑桩侧负摩擦力对桩承载力降低的影响,当缺乏可参照的经验时,可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验算。6.1.10 预制芯桩复合桩承台的尺寸应满足抗冲切、抗剪切和抗弯设计要求,计算方法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相关公式执行。6.1.11 预制桩的接头应
19、满足等强度设计原则,可采用抱箍式、膨胀咬合式及插销式的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连接接头。6.2桩基设计6.2.1 预制芯桩复合桩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外包体和芯桩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Id和5OOmnu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下持力层的厚度应满足下卧层强度及变形要求,且不宜小于4d;b)外包体和芯桩进入持力层深度满足上述a)中相关要求外,尚需满足本文件6.1.1条图1(八)的构造设置长度要求,对水泥土复合桩,8宜取Inr2m,与6对应的长度部分不计入其提供的桩侧阻力:c) 桩身承载力及裂缝控制应按芯桩桩身承担全部竖向荷载进行验算;d) 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4.Od,水泥土复合
20、桩尚不应小于2.5D,钻孔灌注复合桩尚不应小于3.OD:e)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Od。6.2.2预制芯桩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教力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a)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b)对于钻孔灌注复合桩,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公式1估算:1)当为端承摩擦桩时:RaFuEkpiafrFqpAg(1)式中:R4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复合桩的外包体周长(m);1第i层土厚度(m);qsio第i层侧阻力特征值(kPa),宜按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中钻孔桩桩侧阻力特征值取值;qp桩端阻力特征值(kPa);宜按现
21、场试验取值,无试验资料时,宜按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预制桩桩端阻力特征值;AS复合桩芯桩面积加2)。2)当桩端嵌入完整及较完整的中微风化岩中,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复合桩桩周土侧阻力和嵌岩段总阻力组成,可按下公式2估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亦可按本文件6.2.3式5芯桩桩身承载力进行估算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且需经试桩结果确定:Ra=uqsiali+0.5rfrkAg(2)式中:fk一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黏土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桩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与嵌岩深径比b,/d、岩石软硬程度和成桩工艺有关,可按表1采用;表1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
22、数嵌岩深径比hr/d嵌岩段侧阻和端阻综合系数极软岩、软岩较硬岩、坚硬岩00.720.540.50.960.7S1.01.140.972.01.421.083.01.621.24.01.781.245.01.88注1:极软岩、软岩指frkW15MPa,较硬岩、坚硬岩指f;k30MPa,介于二者之间可内插取值;注2:h,为桩身嵌岩深度,当岩面倾斜时,以坡下方嵌岩深度为准;当hr/d为非表列值时,可内插取值;注3:表中数值相对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表5.3.9中数值乘以1.2的放大系数,主要原因为考虑该成桩工艺能保证芯桩桩底清底干净。c)对于水泥土复合桩,初步设计时,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_T2221 2024 预制 复合 技术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35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