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45页】.docx
《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4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45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编号:某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概述41.1项目名称41.2 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41.3 项目概况51.3.1 项目背景51.3.2 建设目标61.3.3 项目建设内容考核情况61.3.4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61.3.5部门业务需求说明71.3.6总体建设与本期建设任务7笫2章业务需求分析92.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92.2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10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02.2.2 性能需求分析12第3章总体建设依据143.1建设原则143.2总体建设任务153.3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163. 3.1系统总体结构163.4技术路线173.
2、 4.1虚拟化技术173.1.1.1 功能概述183.1.1.2 逻辑架构184. 4.2分布式存储技术195. 4.3虚拟化云安全技术216. 4.4数据备份技术22笫4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257. 1系统设计254. 1.1软件系统设计254.1.1.1 架构设计254.1.1.2 软件功能设计254.1.2硬件系统设计314.1.2.1 计算费源设计314.1.2.2 存储资源设计314.1.2.3 功能架构设计314.2 网络系统设计354.3 安全系统设计364. 3.1虚拟化自生的安全设计364. 3.2虚拟化云安全设计364.4 软硬件部署设计374.5 备份系统设计394.5.1
3、 数据备份系统394.5.2 数据容灾系统394.5.3 灾备管理体系394.6 资源共享设计404.7 部门信息系统整合情况404.8 部门业务系统对接情况40第5章项目运维管理415. 1人员培训方案415.4 项目实施415.5 项目运维425.5.1 运维内容425.5.2 运维时间(质保时间)425.5.3 运维要求42第6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436. 1效益分析436.2项目评价指标分析43笫7章注意事项44第1章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XX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4、 “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 政务信息资源类规范、标准 国家、省级、行业建设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XX省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28448-2019)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28449-2018) 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指南(国
5、信办)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31167-2014)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31168-2014)1.3 项目概况1.3.1 项目背景XX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39.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5万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基地)100余个,教学及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设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贸易、管理工程、应用外语、医学护理7个专业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政部)、网教部(电大)2个教学部。高职专业42个、中职专业34个,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教职工440余人,副高
6、职称以上教师130余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2.2心中高职在校生10270人,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学生5400余人;学院坚持“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定位,充分发挥“四校”资源整合优势,加快推进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质量同升,已构建起以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职业培训与学历继续教育并举推进的良好办学格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增长且集中的业务对XX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存储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数据存储中心需要更为快速的技术提供所需能力。D从IT管理员的角度来看,业务需求驱动着基础架构设施的迅猛增长。但如果只是通过购买新的服务器,来满足业务发展的
7、需求,不仅会增加采购成本和运作成本,还会带来更多供电和冷却的开支;2)硬件部署模式又进一步加剧了基础架构的复杂程度。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就变得更加难以管理、更新和维护。纵观整个数据中心,技术不断增多,分布也越来越广;业界和法律法规也在不断要求加强IT管理控制3)经不完全统计,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震、火灾、雷电、洪水、飓风等)、人为因素(黑客攻击、病毒、蓄意破坏、缺乏经验造成的误操作误删除等)、硬件故障(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老化、服务器宕机、电源故障等)、软件故障(数据库设计缺陷、应用软件故障、操作系统故障)、其他故障(网络连接问题、网络卡和驱动程序故障等);本次项目旨在为
8、学校建设一套安全、稳定、可靠的业务系统支撑平台,为学校智慧化校园业务系统提供硬件资源,保证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此外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建设一套可靠性数据安全平台,从而保证未来3-5年的信息化使用需求。1.3.2 建设目标满足学校智慧化校园业务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所需的云计算资源需求,并可在未来实现无缝的扩展;本次构建一套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以及数据安全平台,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简化管理,实现资源的统一分配,降低了运维成本、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1.3.3 项目建设内容考核情况XX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2.0(试行)(X教科20213号),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年度考核纳入省委对公办高校党委的
9、考核指标体系。2.3数据中心,(45,45卜2.3.1数提中心基比设簿“(9.9)。1.数据机房竟设符合展家标准GBSOI742017(数搭设计与规范,需达到A类或B类标准;(X3).2.网络系先可度於化.用络流量可配丈;(2,2),3或置独立防火舟等安全设备;(2,2)4.数据士存簿系统应支持多林设算一存缰2,2卜2.3.2云计算+,(12,12上计算能力短够支苏学校信息化业务发展等求,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兼容性),目W20%以上冗余,他立时荚小一1 .匏筹规里,英申式或逐辑上舆中的分布或奴据中,3芳牧童黄,共篁共享;(6,6),2 .具有冗余备份,安全归澎三志渥践等基本能力,(6,6卜2.3
10、.3U谡植先(15,15p1 .具备远程管理、苴控和推送功捻(5,52 .虚浜化管理/差而占总广算婆源的80%以上;(5,5卜3资深管理魂就二审批,满是师生朴娜按霜晴、弹作分配,(5,5卜234示应用能力,(9,9)。1 .其可持公或宾会室也为等可体会的云美百、()咨弟、云嵬提备冷、云便戢等应用案例;(6,6卜2 .具有立朱务部著案例,(3,3),(上传证乳枕料),1.3.4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随着学校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云计算大潮来临,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大幅度的提升,业务对IT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快速上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IT数据中心架构的弊端也逐渐显
11、现,具体表现为:(1)架构复杂,管理困难,策略分散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三层堆栈部署存在明显的复杂性,需要对多层软硬件结构进行组装和调试,才能使其正常工作。(2)集中式存储扩展性差,造成了存储割裂及竖井化随着数据集中化及云计算成为主流建设模式,存储资源集中化,业务大规模部署及运维逐步成为刚需,传统存储在扩展性上受限,无法适应虚拟化数据中心弹性可扩展的未来要求。(3)高昂的成本支出投资成本高:传统的存储与计算分离架构,需要配置独立的网络、存储和计算节点。运维成本高:随着IT规模的不断膨胀,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数量、网络复杂程度以及存储容量急剧增长,随之带来的是高昂的硬件成本支出以及运营成本支出
12、(电力、制冷、占地空间、管理人员等)。(4)业务部署速度缓慢新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部署周期较长,整个过程包括方案设计、硬件选型、多厂商采购、分批到货、上架安装、系统集成、网络配置、综合调试、业务部署等环节。需要进一步促进业务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XX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总体运维成本。降低网络、服务器与业务支撑平台等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管理复杂度,提高应用信息系统部署的时效性,本次项目采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架构(超融合)作为业务支撑平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是通过软件来调动数据中心的资源,使得数据中心的管理摆脱定制管理硬件和解决方案,并提升了升级的灵活和速度。1.3.5 部
13、门业务需求说明本次项目为我校的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及数据安全平台建设,用于部署智慧校园软件项目。1.3.6 总体建设与本期建设任务为进一步促进XX职业技术学院业务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信息化总体运维成本。降低网络、服务器与业务支撑平台等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管理复杂度,提高应用信息系统部署的时效性,最终可以实现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本次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构建一套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以及数据安全平台,具体包括10台2路计算存储节点服务器、4台超融合交换机,1套超融合软件,满足学校业务不断增长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需求;同时新建1套数据安全平台,包括虚拟化云安全防护系统、数据备
14、份系统和数据容灾系统,最大限度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快速应急数据恢复响应。第2章业务需求分析2.1 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智慧校园目前涉及的主要业务系统包括如下:序号系统名称数量单位单台CPU物理核单台内存(GB)单台存储(GB)合计CPU物理核合计内存(GB)合计存储(GB)1数据中台-信息标准管理平台2台166410003212820002数据中台2台166420003212840003业务中台应用2台86410001612820004业务中台数据库2台416200083240005流程引擎平台2台8321000166420006移动办事大厅2台8322000
15、166440007用户权限平台应用2台166410003212820008用户权限平台数据库2台166420003212840009自主迎新系统2台83210001664200010学生工作管理系统2台83210001664200012自主离校系统2台83210001664200013就业管理系统2台83210001664200014学生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2台8965000161921000015一表通系统2台169650003219210000296144052000智慧校园业务系统计划当前使用的业务量资源为296核CPU,1440G内存,52T存储空间;为了保证未来35年的使用需求,业务量
16、资源资源预留如下:CPU资源需预留不少于30%,即总计不少于385核;内存资源预留不少于200%,即总计不少于4320G;存储资源预留不少于50%,即总计不少于78T;2.2 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超融合基础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等元素,而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超融合基础架构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超融合基础架构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使用计算存
17、储超融合的一体化平台,替代了传统的服务器虚拟化+集中存储的架构,使得整个架构更清晰简单。(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软件ita三iH网络设备超融合架构在数据中心中承担着计算资源池和分布式存储资源池的作用,极大地简化了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而且通过软件定义的计算资源虚拟化和分布式存储架构实现无单点故障、无单点瓶颈、弹性扩展、性能线性增长等能力。先进性分析:目前大部分数据中心还处于传统的集中式架构,即X86物理服务器+集中式存储+网络设备模式,这种竖井式的架构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部署多套专业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的成本很高。超融合基础架构相比于传统集中式架构,它是建立在标准的通用硬件平台之上,利用高
18、速以太网络支撑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并且业务均部署在虚拟机上,实现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超融合架构还具有强大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最优的性能、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极大简化IT系统的设计。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的主要区别和先进性如下:比较*传统架构超融合架构备注一架构模式集中式3分布式一O支持业务一传统业务BZS业务,互联网业务,支持95%业务场景*33存储架构一FC+集中式一万兆+分布式,O存储件能P受限控制器一根据节点数量线性护展,节点数量少性能会差,数据保护一RAID策略3副本策略,3服务器利用率,单台物理机平均10%-50%单台物理机可达95%*3N可靠性
19、一存在单点故障,依赖硬件一分布式,自恢复能力强至少3节点一可扩展件一架构限制,纵向扩展一横向线性扩展一灵活性一安装更杂,通常需要数天安装部署一节点览时按需扩展,可实现数小时内上线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对于业务系统而言最重要的。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和数据安全不丢失主要依赖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可靠性水平。超融合基础架构集成的虚拟化技术打破了软硬件的紧耦合关系,软件系统不再依靠某单一硬件环境运行,硬件系统的故障也不直接影响软件系统运行,业务系统的连续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超融合基础架构集成了分布式业务支撑平台,采用多副本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同时支持数据备份。不但可以避免因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还可以防止因
20、病毒或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核心业务数据丢失。扩展性分析: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中,如果对业务支撑平台进行升级时,需要购买物理硬盘或者扩展柜,更新微码、停机、加盘和连接扩展柜等等一系列操作。如果对计算资源进行升级时,需要购买物理服务器,提前规划好操作系统、分区、存储空间占用、上架安装和安装应用软件等一系列操作。这些增加的设备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级的数据需求,并不能提高系统性能,当维护人员配置不当时,会造成系统性能明显下降。新增设备安装部署工作量大,操作繁琐,为减少数据风险,一般需要把整个系统全部停机后操作,在某此情况下会影响生产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及工作效率。超融合无须停机便可无缝地添加其它超融合节点,从而线性
21、地提高系统性能和数据存储,动态群集的方法使得计算和存储能够每次扩展一个节点,因此无须过度部署基础设施,使系统扩展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超融合架构优势:整个数据中心采用标准的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即可。不再需要专门的SAN集中存储,而且超融合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可以让数据中心的架构由三层转变为二层,降低复杂度,降低采购和运维成本。超融合架构可以实现完全的资源整合、统一管理、调配和统一存储功能。在扩展性上可以做好按需线性的横向扩展,采用的是分布式的自治系统。由于计算与存储资源的深度融合,在对系统进行扩容时,只需要扩展超融合服务器的节点即可,不需要提前对设备进行选型、设计、系统集成和长时间的系统调试,通
22、常一个三节点的扩容,一小时之内就可以完成,深度软硬件集成的超融合系统甚至可以做到开箱即用。软件定义的基础架构,可以满足未来对业务系统的扩展需求。通过软件定义,能够让数据中心在一个简单的基础架构下升级成为一个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数据中心。使用超融合架构优势总结:超融合架构简单,可大大降低基础架构复杂性,同时降低运维和管理的成本。整合数据中心资源,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实现统一管理。超融合架构集成的虚拟化双机、热迁移功能,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时间,确保核心业务的连续性,避免传统IT,单点故障导致的业务不可用。便于业务的快速部署,缩短业务系统上线周期,高度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提高运维和管理效率。超融合
23、架构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架构,采用多副本策略,可以最大化的保证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同时分布式存储支持HDD和SSD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资源,在满足虚拟机的双机、虚拟机热迁移技术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性能。2.2.2 性能需求分析1)计算资源:考虑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计划计算资源CPU物理核数不少于400核、内存使用不少于5T;2)存储资源:考虑学校未来3-5年的发展,超融合业务支撑平台计划存储资源可用量不少于80T,本次考虑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采用三副本机制以满足存储需求;3)超融合平台安全资源:虽然传统安全设备可以物理网络层和操作系统提供安全防护,但是虚拟环境中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5页 职业技术学院 数据 存储 中心 建设项目 建设 方案 45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2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