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docx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学习目标】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重、难点】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任务一】阅读教材第一目,指出什么是冷战?为什么会出现冷战?含义原因【任务二】完成下列填空:冷战的表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年3月,”演说发表,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O1947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O经济美国实施,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形成以苏联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军
2、事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1955年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O地壕政治直接导致和于年相继成立,德国分裂。二、两极格局1.形成:世纪年代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正式形成。2.特点:两极格局是和的。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及其盟国。有些国家处于两大建直之外,如、等。【图解历史】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雅尔塔体系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刷又促进两极格局的形成【任务三】完成下列问题1
3、 .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列举两极格局形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2 .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3 .阅读教材第一目并观察下面的漫画,思考: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对西欧国家实行的哪一项经济政策?其实质是什么?【随堂练习】1 .1946年9月,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由此可见()A.苏联率先挑起了冷战B.二战后美苏从大国合作走向了对抗C.报告背景是北约的成立D.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无法和
4、平共处2,二战结束后,美国利用“它”将遏制西欧可能产生共产主义政权的计划与本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指的是()A.杜鲁门主义B.世界银行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知识点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一、冷战的发展1.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2 .特点:既有,又有激烈的o3 .表现:缓和:美苏开展O对抗:发生了危机和危机。评价:这两次危机虽没达到的程度,但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二、多极力量的成长1.表现: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及其要成为“”的追求。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和O表现:A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
5、争;B关系的破裂。中国的发展标志事件:拥有“、恢复在的、美国总统正式访华等。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年,29个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室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不结JE1.运动:年,在等国倡导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是不结盟运动的O意义:是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2.影响:对造成了有力冲击。【易错点拨】不结盟运动并不是不跟任何国家结盟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JB.,而是不与以黄堇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地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 18 冷战 国际 格局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20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