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论坛5G白皮书.docx
《移动通信论坛5G白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论坛5G白皮书.doc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11.引言-52i5G总体目标与框架_52.15G总体需求_522设计框架_82.3频谱策略_92.4测试需求H&用户中心网络UCN123.1 UCN总体目标123.1.1. 端到端总体架构与目标123.1.2. 无线接入网总体目标133.2 无线接入网框架143.2.1. 无线接入网构153.2.2. 增强边缘163.2.3. 核心网与接入网重分173.2.4. 网络切片即服务183.3 关键使能技术183.3.1. UDN183.3.2. C-RAN/NGFI203.3.3. SDN/NFV213.3.4. 灵活的网络切片243.3.5. 网络能力开放273.3.6. 多连接与多空
2、口293.3.7. D2D313.3.8. 动态网络334. 软件定义空1.ISDAl364.1 SDAl总体目标364.2 SDAI总体框架364.3 关键使能技术3843.统自适应帧结构381.2. .灵活双工401.3. 3,灵活多址411.4. 4.灵活波形431.5. 大规模多天线44436新型调制编码461.6. 7.灵活频谱使用475. 5G安全技术485J5G安全架构48ARwM通信论上*eiae4ceMO*Mbm5.1. 终端安全技术505.1.1. 安全需求505.1.2. 关键技术515.2. 空口安全技术535.3 .安全需求535.4 .2.关键使能技术545.3.
3、数据处理和传输安全技术54541.安全需求545.3.1. 关键技术555.4. 应用层安全技术56551.安全需求5%5.4.1. 关键技术575.5. 物理层安全技术571.1 .1,安全需求575.62 关键使能技术586. 5G智能终端一606.1. 智能终端通信需求616.2. 智能终端能信能力61621.个人信息中心626.2.1. 可穿戴设备636.2.2. 智能机器设备646.2.3. 微型传感器657. 总结66参考文献67缩略语67致谢69AII助通信论发未来移动通信论坛5G白皮书1 .引言5G致力于应对2020后多样化差异化业务的巨大挑战,满足超高速率、超低时延、高速移动
4、、高能效和超高流量与连接数密度等多维能力指标。FUTURE论坛5G特别兴趣组(SIG)围绕着“柔性、绿色、极速的5G愿景,重新思考5G网络的设计原则:香农理论再思考:为无线通信系统开启绿色之旅;蜂窝再思考(RethinkRing&Young):蜂窝不再(nomorecell);信令控制再思考(RethinkSignaling&control):让网络更智能;天线再思考(Rethinkantennas):通过SmarTile让基站隐形;频谱空口再思考(Rethinkspectrum&airinterface):让无线信号量体裁衣,围绕这些理念,FUTURE论坛5GSIG在5G网络架构、RAN和空
5、口研发方面的取得了显著进展1,2b在5G业务场景与需求、关键技术逐渐明晰,以及5G标准化即将开展之时,迫切需要给出5G系统设计框架以及面向标准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本白皮书(版本2.0)基于之前的设计原则,进一步对前传链路和协议栈再思考,聚焦用户中心网络(UCN)和软件定义空口(SDAI),重点关注如下内容: 5G总体框架与目标 UCN架构与关键使能技术 SDAI与关键使能技术 5G安全与智能终端技术本白皮书(版本2.0)于2015年11月发布,目的是统一共识,凝聚力量,应对5G标准化。后续版本根据5G研发进展情况适时更新。2 .5G总体目标与框架2.1 5G总体需求根据图2.1中业务预测报告显示
6、:2014到2019年全球IMT流量将进一步快速增长,总的流量上涨倍数达到几十到100倍3另外,我国“互联网+”国家战略需求中明确指出:未来电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要在国民经济中下沉,满足农业、医疗、金融、交通、流通、制造、教育、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教育和能源等垂直行业的信息化需求,改变传统行业,促生跨界创新。因此,未来5G网络不仅需要继续面对移动互联网业务带来的挑战,例如:频谱效率和用户体验速率的提升,时延的减少,移动性的增强等,同时还需要满足物联网多样化的业务需求。从信息交互对象不同的角度出发,目前5G应用分为三大类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7、eMTC)oeMBB场景是指在现有移动宽带业务场景的基础上,对于用户体验等性能的进一步提升,主要还是追求人与人之间极致的通信体验。mMTC和UMTC都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但各自侧重点不同。mMTC主要是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而UMTC主要体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SMeD0riMm43(八)全球不同区域业务增长趋势McCnMiWMMaM(36*忡川MobtkiFaSMmg(1MotMeAud(JJ(b)全球业务类型增长趋势fl7CAGR20U-20Y920182019to4HM01hM3jsCVMMHf5(c)全球终端及连接数增长趋势图2.1全球移动业务20142019增长趋势5G网络关键能力
8、指标(KPD在不同场景下侧重点不尽相同。本白皮书第一版(版本vl.0)2定义了两类KPI:一是速率、时延、密度和移动性等性能指标,二是频谱效率、能效效率以及成本效率等效率指标。本白皮书与ITU4相比,两者定义的KPl指标基本一致。但前者定义了ITU没有定义的端到端时延和成本效率指标,对于频谱效率的指标要求也要高于ITU。图2.2给出了具体的KPl目标值,可见为了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有些如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对于5G部分KPI指标要求极具挑战性。IICWtyIUdioUttncyuptof0Mn/4rtmPeakDataRateConneclionOensItyTrifflcVolumeDM
9、Sity1住,ZfTEE2E1.alMcyMnimumguvMiwdOM*M,*Mty图2.25G能力KPI(引自Future-Forum第一版白皮书及ITU愿景报告4)为了满足2020后的eMBB需求,一方面,4G空口将持续演进和增强:通过更多的载波聚合(如32载波)和多天线增强,如FD-MlMO,MaSSiVeMIMO等实现更高吞吐率;通过多连接、多RAT融合持续增强技术实现更好的异构组网和用户体验;通过更加灵活的频谱使用增加可用频率总量和频率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为了达到5G部分极高KPl指标,如IoGbPS峰值速率,需要引入5G新空口和新技术特性。为了满足mMTC场景需求,基于4G的M2
10、M特性将在技术和实现上持续演进和增强,满足一定场景的需要。更重要的,需要设计全新的针对低功耗、大连接、低成本、深度覆盖的5G物联网新空口,针对物联网业务特性设计全新的系统带宽,选择合理的载波设计,优化实现信令过程和业务过程,以极低的成本满足未来千亿连接的物联网广泛普及使用的需求。为了满足UMTC场景需求,拓展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场景,一方面可以基于现有1.TE-A系统,进一步扩展和增强D2D特性、群组通信特性等支持更多行业的扩展,另外可以在后向兼容的基础上设计新子帧结构和传输过程,缩短端到端时延,提升用户体验。但是4G增强很难满足5G提出的ImS空口时延以及99.999%可靠性的需求,所以需要设
11、计5G新空口,引入新的载波设计,缩短子帧长度,支持新的调度和资源分配模式,新的组网形态和端到端传输方式等以缩短时延,同时引入先进的编码调制,先进的传输方式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由于支持的场景众多,频率范围广,5G空口设计上应尽量灵活可配置,避免多网络重复建设,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整网成本。尽量统一灵活空口设计将成为5G空口重要目标。综上,在5G演进路线上,4G及其演进系统与5G系统将长期共存,并与其它无线宽带技术(如下一代W1.AN)紧密融合,如图2.3所示。4G演进主要面向6GHz以下频段,满足部分5G场景和需求,5G新空口则同时工作在低频段和高频段,满足全部5G场景和需求。4Groute5Gro
12、ute图2.35G技术路线图2.2 设计框架5G设计框架包含了5G愿景、5G场景、5G能力、设计理念、核心技术、测试评估和5G方案等多个要素。网络愿景是“柔性、绿色、极速”2。目标场景是eMBB、mMTC和UMTC,包括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以及其他具体场景4。为实现愿景和场景目标,图2.2清晰的定义了5G能力。如图2.4和2.5所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和能力,5G设计理念从香农理论再思考、蜂窝再思考、信令控制再思考、天线再思考、频谱空口再思考2,到前传再思考和协议栈再思考,全面定义5G设计原则。基于这些理念,UCN和SDAl两个核心概念被明确作为5G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这里UCN通过R
13、AN架构和功能重定义,尝试提供一个拥有公共的高层协议的统的无线接入架构,而SDAI通过空口不同功能模块的重定义,提供一个具备面向各种差异化业务和场景的定制能力的统一空口。UCN和SDAI中关键使能技术的性能将被评估和测试,同时考虑频谱策略和测试测量技术,以验证技术UCN和SDAl的5G解决方案是否能达到5G能力目标,这是一个闭环设计过程。5GvisionTo/ftagvM11puffieyawrelesss/stemsTbXtVMkappl;CfitionqdadawareToZMBSGViaibIe刃RethInkRing&YcungRethinkSignafang&ContrdRttfcA
14、mennaIRethinkSpectrum&Ari1eraceperFastV图2.4从5G愿景到研发理念21AAM通信论HJ*tMe*.!C4BMWiFi等。 汇聚层,允许传统的核心网功能下放到接入网位置;汇聚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多RAT管理,本地转发,本地数据处理、本地数据感知。 控制层包含了网络的核心控制功能,包括网络策略控制、业务会话、移动性管理、集中数据网关;同时,控制层能够灵活地管理配置汇聚层的本地用户面功能。 服务层提供增值业务服务,比如,流量优化(例如,视频优化加速),类似防火墙的安全功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开放式API可以管理和调用网络关键功能块提供的信息和能力,并开放给第三
15、方应用。 应用层包括来自OTT服务商、企业以及移动虚拟运营商提供的各种应用。AAM通信论HJ*tMe*.!C4BMXM9tOpenAPIControl1.ayerEnterPriSe.Application1.ayer图3.15G端到端网络架构示意图总结起来,5G网络架构需要实现如下架构特征: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网络功能虚拟化,灵活的网络业务流程,网络的开放性,多网多制式融合,本地化缓存/处理/转发,灵活组网。这些特征依赖如下相对应的技术趋势:软件定义的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SDN/NFV)技术,网络切片技术,融合多制式网络技术,超密集网络实现技术,C-RAN/下一代前传接口(NGFD。值
16、得一提的是,SDN/NFV技术有助于建立一个通用、可管理的网络基础设施框架;并且,基于这个设施框架,能够实现软件定义、可编程的网络功能和网络分片。SDN/NFV技术促成了一个全新网络理念的诞生、加速5G网络迈向绿色和柔性。3.1.2. 无线接入网总体目标截至目前,无线接入网络面向所有用户提供无差别的一致的网络架构和服务。然而,在5G时代,不仅业务将会更加多样化、网络的接入点以及网络的拓扑都将更加复杂。因此,UCN接入网络(RAN)需要具体实现如下目标: UCNRAN应该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支持所有5G用例,包括高密度流量,超低成本,超低延迟。 UCNRAN应该实现高效率,这意味着:需要面向不同业
17、务和网络场景,提供场景相关的效率最优化的网络服务。 为了实现网络的简化操作,网络中所有的业务场景对应的多有的网络服务,需要通过一个灵活可伸缩的网络架构框架统一地进行管理。 该架构框架需要能够感知业务需求和网络状态,决策以及提供最优的网络服务和网络配置。3.2无线接入网框架表3-1列举了3个5G关键场景的核心性能指标以及中发现的一些相应的技术的映射关系:表31应用场景和技术引擎的映射关系CMBBmMTCuMTC关键性能指标(KPI)用户感知数据速率;高移动性海量连接;低成本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技术引擎超密集网络;多连接;多网多制式融合;移动边缘计算动态网络移动边缘计算;D2D;V2X;动态网络根
18、据所述四个UCNRAN目标,UCNRAN主要包含如下四个架构元素: RAN重构:在5G,无线网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将包括多样的接入点和拓扑。为了提升网络整体效率,UCNRAN将打破传统蜂窝小区的边界。通过将RAN功能分配到不同的最佳承载的接入点,以及通过接入点间的协作配合,UCNRAN将充分利用不同网络接入点的差异性、通过节点间协作,实现优化的网络效率; 边缘提升:如表3-1指出的,网络应该部署融合的边缘服务,以支持最低ImS的端到端网络延迟。与此同时,考虑到移动宽带将持续作为网络的主要驱动业务,可以通过部署边缘数据中心以及边缘控制器,实现有效的数据分流、分发以及本地移动性支持,从而增强移动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动 通信 论坛 白皮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19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