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docx
《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一、研究背景与目的1二、研究方法体系1三、主要研究成果4(一)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4(二)商业地产百强企业发展特点41 .规模表现4D2023年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持有及运营面积同比增速降至8.4%,规模增长继续放缓42)线下场景恢复,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租金及运营服务收入增速回升,部分头部企业业绩有所修复53)商业地产企业布局策略更趋谨慎,更聚焦优势区域核心一二线城市52 .成长性6D300城商办用地供需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企业拿地保持谨慎态度62)存量市场大宗交易规模延续缩量态势,险资加码优质不动产投资63)百强代表企业继续发力轻资产拓展,扩大管理规模,提升盈利能力73 .经
2、营质量81)商品消费市场及写字楼租赁需求温和复苏.百强企业重点项目平均出租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仍低于疫情前水平.82)商业经营:凭借多业态布局增强竞争力;紧抓客户消费趋势及节假日消费契机,提升经营效益93)写字楼经营:租赁需求恢复释放,但租金仍承压;代表企业强化办公生态打造,与租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114.稳健性12D百强代表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值为69.5%,与上年基本持平122)以商办物业为底层资产的CMBS/CMBN和类RElTS产品发行量有所下降,企业融资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123)政策支持通过经营性物业贷款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优秀商业地产企业受益明显13四、商业地产发展趋势与展望15(一
3、)居民消费更趋理性,主打“大品牌、小价格的奥特莱斯业态迎来发展机遇15(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需求愈发多元,聚焦个性消费和细分场景的非标商业开始涌现18(三)高能级城市商业地产市场起步发展早,目前老旧低效商业规模大,存量改造需求旺盛20(四)不动产金融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商业项目退出渠道.推动企业强化资产管理能力22五、结语25研究主持:中指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数据支持:中指数据CREIS主要研究成员:中指研究院:莫天全黄瑜曹晶晶徐跃进姚卓程威魏云静王建梓汪勇丁晓牛晓娟吴建钦赵丽一李汶法薛建行胡佳娜张凯张化学程宇张文静黄雪一、研究背景与目的2023年是我国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
4、受益于线下场景修复,商品消费需求及写字楼租赁需求有所复苏,但宏观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在此影响下,居民消费日趋理性,企业投资信心仍待提振.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预计今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在相关政策带动下,商业地产市场也有望逐步恢复.此外,近两年在政策推动下,私募基金+公募REITs的不动产金融链条已逐渐形成,将进一步拓宽商业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助力商业地产存量项目盘活。存量时代,商业地产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应顺应新的消费和服务趋势,持续强
5、化项目运营水平与资产管理能力,轻重并举实现稳健发展。中指研究院、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持续深耕于商业地产行业的数据分析与研究:已连续多年对商业地产优秀企业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开始发布中国商铺租金指数和中国写字楼租金指数。2024年,中指研究院结合在商业地产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与数据基础,启动u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发掘行业中综合实力强、经营稳健、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商业地产企业群体,推动企业在客观认识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及行业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在分析总结历年研究经验及商业地产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中指研究院继续从规模性
6、、成长性、稳健性、运营能力和融资能力五个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综合实力,引导企业不断优化发展模式,适应新的市场变化.推动行业良性运行。研究目的(1)通过对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商业地产业务的运营表现等指标进行量化研究.发掘商业地产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经营稳健的优秀企业群体;(2)通过系统研究,打造“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企业的行业示范效应,推动企业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健康发展。二、研究方法体系(一)标准和门槛值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坚持以数据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全面的研究原则。依照相关惯例,我们对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设立如下筛选标准和门槛值:(1
7、)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的以商业地产(含商业零售物业经营、写字楼经营等)为重要经营业务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2)按照惯例,对进入研究的企业给予一个门槛指标,中指研究院根据近3年商业地产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将门槛值确定为企业近3年商业地产相关业务收入均值超1亿元,或持有、运营经营性物业面积超10万平方米。(3)为了鼓励中国内地商业地产企业做强做优,同时鉴于境外背景商业地产企业的数据拆分问题,本次研究主要聚焦于内地背景的商业地产企业。(4)符合上述13条,但有严重拖欠工程款,或有重大偷漏税等违规行为问题的企业,取消评审资格。(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原则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以2021
8、-2023年度为研究时间段,涵盖规模性、成长性、稳健性、运营能力、融资能力等指标,全面考量企业的综合实力与业务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企业规模和运营能力相结合。企业规模和运营能力是企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尤其在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后,商业地产企业的运营能力已成为决定其能否稳健发展的核心要素。(2)成长潜力与经营稳健并重。商业地产行业受宏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也面临周期性波动及外部环境冲击,此次研究强调企业成长潜力的培育必须建立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鼓励企业更好地平衡稳健经营与成长之间的关系,以维护整个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3)融资能力与综合实力相结合。融资能力体现
9、了商业地产企业获取长期优质资金的能力。当前,发行CMBSCMBNs类RErrS等资产证券化产品仍是商业地产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私募+公募”的不动产金融链条打通,也有助于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融资渠道。评价指标体系在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中,根据企业规模和运营能力相结合、成长潜力与经营稳健并重、融资能力与综合实力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综合实力。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融资能力指标综合资金成本率新增银行授信额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运营能力指标稳健性指标成长性指标规模性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性物业平均出租率经营性物业平均租金及增长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比率资
10、产负债率总资产年增长率籥备中经营性物业合约面积商办土地储备面积或新增筹备中经营性物业合约面积新增商办土地面积或净资产总资产经营性物业租金及商业运营服务收入运营中经营性物业持有及运营面积(三)数据来源和复核数据来源(1)企业填报数据;(2)中指数据CR日S、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中国商铺租金指数及写字楼租金指数,(3)企业对外公布的信息(包括企业年报、企业网站公布的信息和对外派发的宣传资料);(4)有关政府部门(包括建委、房管局和统计局等)的公开数据;(5)2021、2022、2023中国商业地产企业研究收集的数据资料。数据复核企业填报的数据须如实客观,同时中指研究院对填报数据进行复核。(1)企业财
11、务数据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表进行复核;(2)通过税单复核企业经营收入及利润;(3)对收集的数据坚持交叉复核:通过各地房地产交易中心公开的项目交易情况复核企业提供的销售数据;结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中国商铺/写字楼租金指数样本复核相关租金数据。对有疑问的数据,研究组可要求进行现场复核。(四)计量评价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为增加研究的严谨性,采用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的方法。因子分析是一种从变量方差一协方差结构入手,在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用少数新变量解释原始变量方差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原始变量分解为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之和,并通过因子旋转,得到符合现实意义的公共因子,
12、然后用这些公共因子去解释原始变量的方差。计算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时,主要是计算各构成要素的相关矩阵,通过相关矩阵得到特征值、累计特征值及因子载荷。根据最初几个特征值在全部特征值的累计百分率大于或等于某百分比的原则,确定公共因子的具体个数。然后再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各个因子的现实意义并进行重新命名,最后根据不同企业各个因子的得分及载荷矩阵,通过加权累加构成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指数。u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代表企业)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涧万象生活有限公司印力商用置业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商业
13、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宝龙商业管理控股有限公司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星盛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招商商置投资有限公司世纪金源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合生商业集团保利商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弘阳商业集团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虹教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银泰置地(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鸿荣源壹方商用置业有限公司首创镇大有限公司上海亿丰企业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建东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金融赞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越秀商业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中骏商管智慧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中国国贸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旭美商业
14、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高搏瑞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天河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球港商业集团广州华发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东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建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兆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润达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茂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京基百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昆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圆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德基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岸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三、主要研究成果(一)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在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中,中指研究院根据近3年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依据企业规模和运营能力相结合、成
15、长潜力与经营稳健并重、融资能力与综合实力相结合的原则,运用因子分析法及相关数学模型.对全国重点商业地产相关企业(集团)的规模性、成长性、稳健性、运营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和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科学全面地计算出商业地产企业的综合实力指数。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前,商业地产企业分化显著,有少部分专注于商业开发运营的企业运营规模突出、经营水平高;但仍有不少商业地产企业依托住宅开发背景的母公司,服务于其开发的大型商业项目或住宅社区的商业配套,经营数据未完全拆分。因此,考虑到行业示范效应和数据研究的严谨性原则,本次“2024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仅列示50家重点代表性企业,整体分析也以这50家
16、代表企业为重点样本,供行业参考。(二)商业地产百强企业发展特点2023年,受益于线下场景恢复和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我国经济活动呈恢复态势,叠加上年低基数,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2023年,我国GDP达126.1万亿元,同比增长5.2%0消费市场有所复苏,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8-11月单月增速连续四个月加快。服务业经济亦有所恢复,202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GDP增速快0.6个百分点;12月,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4%,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看好。从市场表现来看,2023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企业投资、开工意愿仍
17、显不足,但宏观经济恢复带动商铺及写字楼租赁需求温和复苏。供应端,2023年,全国300城商办用地供需均缩量,推出及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4.1%.14.9%;商办物业投资开工规模下滑,全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及办公楼开发投资额同比分别下降16.9%、9.4%,新开工面积同比分别下降20.4%,18.5%;购物中心开业节奏亦有所放缓。需求端,2023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及办公楼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2.0%、9.0%;商铺及写字楼租赁需求有所恢复,百强代表企业重点项目平均出租率保持平稳,商铺租金止跌转涨,但写字楼租金仍下行。过去一年,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紧抓消费市场及服务业经济恢复契机,稳扎
18、稳打,部分企业业绩有所修复。一方面.百强代表企业审慎拓储,通过轻资产运营保持规模增长、优化利润结构;另一方面,代表企业不断完善多业态布局,寻找业务新增长点;同时通过举办多样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提升项目客流量和销售额。展望2024.商务部将今年定位为“消费促进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仍是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一.预计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扩内需,着力推动居民就业收入改善。在此背景下,消费市场和服务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商铺及写字楼租赁需求预计将进一步释放,商业地产市场或逐步趋稳。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应乘势而上,顺应市场变化趋势,提升项目运营水平,轻重并举稳健发展。1 .规模表现1) 2023年百强
19、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持有及运营面积同比增速降至8.4%,规模增长继续放缓2023年,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持有及运营规模同比仍呈增长态势,但增速进一步放缓。一方面,疫情期间部分项目延迟交付,2023年商办物业新增供应仍保持一定规模;另一方面.头部企业通过轻资产输出方式持续拓展管理规模。多重因素带动下,2023年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持有及运营面积均值升至50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但增幅延续收窄态势。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截至2023年6月末,万达商管所管理的万达广场数量超480个,总建筑面积超650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末,新城控股持有及管理输出的已开业吾悦广场共
20、161座,总建筑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末,华润万象生活为88个在营购物中心及26栋写字楼提供运营管理服务,管理面积超IloO万平方米。头部企业购物中心新开业节奏略有差异。2023年新城控股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超20个,较2022年有所增加;华润万象生活新开业13个购物中心,开业节奏基本保持平稳;万达商管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约30个,开业节奏显著放缓。其他企业新开业购物中心多在5个以内,以运营现有物业为主。2)线下场景恢复,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租金及运营服务收入增速回升,部分头部企业业绩有所修复图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租金及运营服务收入均值及同比增速2023年,百强代表
21、企业经营业绩有所修复。一方面,2023年线下场景恢复叠加疫情期间的租金减免措施逐步退出,带动部分企业租金收入增速回升;另一方面,历经“大浪淘沙,百强企业群体具备更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收入表现好于行业整体水平。综合影响下,2023年百强代表企业经营性物业租金及运营服务收入均值提升至30.0亿元,同比增长9.9%。由于企业体量及经营模式不同,收入规模存在差异。其中,新城控股商业运营总收入、龙湖集团运营业务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其他多数代表企业租金及运营服务收入小于30亿元。从增长情况来看,商业地产市场需求端温和复苏,部分头部企业收入得以增长。2023年上半年,华润万象生活商业管理版块I收入为23.0
22、9亿元,同比增长20.1%;2023年全年,新城控股商业运营总收入为113.24亿元,同比增幅约13.2%,其中上半年收入为52.01亿元,下半年收入为61.23亿元。3)商业地产企业布局策略更趋谨慎,更聚焦优势区域核心一二线城市从存量购物中心分布来看,根据中指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主要城市3万方以上已开业购物中心总数超6100个,总建筑面积近5.4亿平方米;其中五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超3700个,总建筑面积超3.2亿平方米,占全国存量购物中心比重约60%,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群的一二线及部分三线城市均拥有较多购物中心.其他城
23、市群仅核心城市商业市场相对发达C从新开业购物中心分布来看,根据中指数据,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新开业3万方以上购物中心近300个.总建筑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其中一二线城市占比约六成。1包含购物中心(含分租)及写字楼的运营及物管服务。从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的布局策略来看,鉴于当前商业地产市场仍有待恢复.企业布局策略更趋谨慎.更聚焦于经济发达、消费市场活力强、消费需求旺盛的高能级城市。表2023年部分商业地产百强代表企业布局策略企业名称布局策略华润万象生活商业运营服务坚持在核心城市做深浓度,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在17个城市实现一城多汇和多城多汇布局。未来会增强存量项目布局。新城控股公司坚持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中国 商业地产 企业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1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