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中古时期的世界(解析版).docx
《专题11 中古时期的世界(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中古时期的世界(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11中古时期的世界1【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湖北卷【真题题文】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英国。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定社会的文化是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可知,13
2、世纪英国的小品剧和田庄总管职责中的规定均能一定层度反映英国当时的政治和经济,据材料可知,小品剧中,庄园领主讨论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是因为市场上小麦等农产品较多;田庄总管职责保护羊毛的价格,同样是因为当时羊毛作为庄园的产品较多,这些都折射出当时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B项正确;题干涉及时间13世纪,当时封建庄园并未崩溃,排除A项:农业经济的转型说法笼统,材料主要体现出13世纪英国庄园经济较发达,不能体现英国农业经济的转型,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圈地运动是英国15世纪至19世纪的土地变革运动,题干涉及时间是13世纪,与圈地运动的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欧中世纪的庄园经济,属
3、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以英格兰小品剧的内容和田庄总管职责为依托,辩证、客观地解释庄园领主和总管关注农产品价格的本质。【得分要点】西欧的庄园和农奴制度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由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组成。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农奴份地和自由农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农奴和自由农民还要向领主缴纳租税。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
4、件,维护庄园的秩序。画阖凰画2【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广东卷【真题题文】英王亨利一世(IlOo/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世纪(英国)。根据材料“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签署了加冕宪章,规定
5、了国王的权力,明确了很多贵族和人民的利益与权力,主张财产自由和人身婚姻自由,为英国民众和贵族阶级维护人权开了明文的先例,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B项正确;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权利法案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排除A项;宪章内容规定国王不得私自占有教会财产,不会激化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宪章内容主要与国王有关,与市民阶层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英国王权有限的观念,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根据材料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以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内容为依托,理解英国限制王权的传统由来已久。【得分要点】英国
6、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意义1.内容:(1)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2)议会下院议员自由选举产生,他们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3)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的实施;(4)不得找任何借口随意征税,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等等。2.意义:(1)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史上重要的文献,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一方面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另一方面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都铎王朝以来形成的君主专制统治,这样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得以确立。(2)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3
7、【真题来源】2023年北京卷【真题题文】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是商业和手工业重镇,行会众多。1413年,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决议不需要封建领主批准工人通过罢工阻止新机器的引进行会有效保护了成员的经济利益该决议重创了机器大工业生产A.B.C.D.【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世纪的德意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的自治城市获得了一定的特权,而且从材料看出该决议是该城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所以不需要封建领主的批准,正确;根据材料“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
8、,理由是它会让该城许多丝织业从业者断了生路可以看出行会有利于保护成员的经济利益,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行会决议的形式阻止制造和使用新机器,没涉及工人罢工,错误;机器大工业生产出现于工业革命之后,错误。故正确,错误,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中世纪德意志自治城市的发展情况,属于组合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命题方向】以1413年,德意志自治城市科隆最高行政机构市政会议讨论决定永远禁止制造和使用纺丝搓丝机史料为依托,考查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的发展。【得分要点】西欧中世纪城市自治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
9、生手段。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促进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B4【真题来源】2023年6月浙江卷【真题题文】下为古代世界两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与下列两图所示疆域对应的帝国是()A.波斯帝国、拜占庭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拜占庭帝国【答案】AB.波斯帝国、罗马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10、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两个帝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图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下图6世纪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A项正确;罗马帝国则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亚历山大帝国包括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及印度河流域,是继波斯之后再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但在疆域上的区别在于,其领土覆盖了马其顿和希腊,故不可能是亚历山大帝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属于正向思维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
11、能力和时空观念学科素养。【命题方向】以波斯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所学知识再认再现能力。【得分要点】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疆域1 .波斯帝国: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品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2 .亚历山大帝国:包括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及印度河流域,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3 .罗马帝国:古代罗马帝国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军队首先征服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
12、海。4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曾经地跨亚非欧,但是没有把地中海变为内海。阊阖凰网5【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湖北卷【真题题文】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A.罗马帝国一分二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东罗马帝国时期(西方)。根据材料可以判断,这位罗马帝国统治者
13、力图恢复往日罗马帝国荣耀,可知这肯定是在罗马帝国分裂以后,据材料“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可知该罗马帝国皇帝对法律贡献大,据此可以推断这位罗马帝国皇帝是查士丁尼,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在位时期,罗马占领北非和意大利,D项正确;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在查士丁尼之前,排除A项;东罗马帝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排除B项;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而且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的文治武功,属于正向思维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命题方向】以某学者研究的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
14、为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得分要点】查土丁尼的文治武功6世纪时,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在位。他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他在位期间编定了查士丁尼法典,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阊阖凰河6【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五省)【真题题文】有学者认为,直到13世纪,拜占庭人才被迫接受如下现实:他们的皇帝已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这可以用来说明()A.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广泛传播B.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C.地中海地区出现
15、资本主义萌芽D.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答案】D*(ggsr【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东罗马帝国).据本题材料时间“13世纪”,“他们的皇帝己经不具备所称的,统治全人类的能力,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己失去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东罗马帝国领土日益缩小,第4次十字军东侵期间(12021204),西欧封建主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及帝国的大部,建立拉丁帝国,东罗马残余势力退至小亚细亚,建立尼西亚帝国,1261年复国,国力更加衰落,14世纪初开始,又面临奥斯曼土耳其的严重威胁,1453年,土耳其
16、人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由于东罗马帝国疆域的缩减及国力损耗,导致材料中拜占庭人认为皇帝的许可与授权已失去意义,D项正确;限制君主权力的思想最早出现于15世纪,由著名律师傅德斯古爵士明确提出限制君王权力的主张,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奥斯曼帝国创建时间始于1299年,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属帝国的首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形成,13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处于初建阶段,排除B项;14世纪前后,欧洲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C项。故选D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属于本质类试题,旨在考查
17、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方向】以学者观点为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历史解释。【得分要点】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拜占庭的连年征服战争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6世纪中期以后,由于游牧民族的冲击和内部矛盾,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此后帝国一度复兴,但再也未能恢复鼎盛时期的疆域。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阑阖凰阈7【真题来源】2023年高考湖南卷【真题题文】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
18、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答案】BSSSF【试题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公元723年日本。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鼓励开垦荒地的三世一身法。此法规定: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由于贵族豪强可以驱使属民和奴婢开垦,然后把开垦的荒地占为己有,因此该法令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
19、,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土地的开垦,没有涉及灌溉技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天皇的地位,排除C项;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庄园制度,而非推动了庄园经济,D项因果颠倒,可排除。故选B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鼓励开垦荒地的三世一身法产生的影响。属于本质、影响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影响的能力。【命题方向】以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鼓励开垦荒地的材料为依托,辩证、客观地理解这一经济政策产生的影响。【得分要点】日本的庄园经济与幕府统治10世纪时,日木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贵族及
20、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利,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阊阖凰画8【真题来源】2023年海南卷【真题题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
21、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空间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而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言简意赅的短语,能够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洲传统法庭上可以援引谚语,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
22、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中当地谚语的效力,属于推断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命题方向】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当地谚语的效力为依托,历史地解释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得分要点】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他们也出土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马里继承并扩
23、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来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它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BSSH9【真题来源】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真题题文】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创造了玛雅文字建造羽蛇神金字塔发明数字符号
24、0”广泛使用马拉战车A.B.C.D.【答案】A【试题解析】玛雅人创造了玛雅文字,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满智慧的建筑之一,都是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A项正确;印度人发明数字符号“0”,西亚苏美尔人广泛使用马拉战车,排除,排除BCD项。故选A项。【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属于正向思维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学科素养。【命题方向】以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和独特文化为依托,考查印第安人的文化成就。【得分要点】印第安人的文化成就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1 中古时期的世界解析版 专题 11 中古 时期 世界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1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