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案).docx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历史地图、朝代更迭表概述西亚、非洲文明的时空分布情况,说明它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时空观念、家国情怀);2、能够概括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特点,并能够从地理环境、政治、宗教等多角度分析这些文明特殊性形成的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3、能够运用有关史料,分析吉尔吉美什史诗、汉谟拉比法典、埃及神庙建筑所反映的人生观和文明特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通过对西亚、非洲文明多样性的学习,增进对世界文化多元传统的了解,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之古代西亚、非洲文明
2、部分。从本课角度而言,首先,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各有发展的特性,除政治、经济等因素外,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其次,这三个文明又具有一定层次性和连续性。古代西亚北非文明,从公元前4千纪末至公元7世纪,前后大约经历了4000多年之久。自希腊、罗马文明后,阿拉伯文明融合东西方文明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明。从本单元的角度而言,本课是世界最早诞生文明的部分,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处于开篇地位,毕竟四大文明古国中本课独占其二,故本课不仅对希腊罗马文明产生重要影响,对近代史之文艺复兴亦产生深远影响。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内容,高一阶段的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对此部
3、分内容亦有涉及。而且,通过本册书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学习,学生对文化史方法的学习也有初步了解。这些都成为学生开展本课学习的基础。当然,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需要在了解两河文明、埃及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基础上,形成对这三个文明多样性的理性认识,这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经济史和政治史等相关领域的内容,综合性难度较大,这是学生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攻克的难点。教学立意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受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课重点从自然环境、政治等多种角度来探究西亚北非文明多样化产生的原因。因为这是理解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本课的教学立意所在。重点
4、和难点重点和难点:了解西亚、北非、阿拉伯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导入新课】诺亚方舟吉尔伽美什以“大洪水”传说导入新课。目前,世界大约有800多种“大洪水”传说,但是影响最深的是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而有的学生考证,圣经中的“大洪水传说”可能取材于吉尔伽美什史诗,理由有二:第一、都是靠大船得救;第二、都放出鸽子来判断洪水是否消退。那么,吉尔伽美什史诗所反映的古代西亚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它具有哪些特征?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古代西亚文化【问题探究】学生结合下列材料,归纳“你眼中的文明”具备哪些特征?史料:“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
5、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质。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收税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J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时空解读】学生根据两河流域地图和王朝更替表,对西亚文明的时空分布和政权情况做一个简单解读。苏美尔文明公元前326前2300城邦林立阿卡隹王国时期公元前2300-前2191统一了巴比伦尼亚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3-前2006古巴比伦王国公元前1894-前1595加喜特人时期统治两河流域400年亚述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12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9波斯帝国时期(解读:是指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即
6、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两河流域城邦林立,政权更迭频繁。)【问题探究】为什么两河流域会出现政权频繁更迭的局面?(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河流域所处的特色的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如两河流域位于欧亚非“十字路口”,导致了频繁的外族入侵。)教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两河流域历史地图和朝代更替表的解读和分析,对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有直观的认识,树立时空观念意识,进而理解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发展的影响。【问题探究】学生结合楔形文字图片和材料,思考下列问题:材料:“从苏美尔时代残留下来、在近代被发掘出来的楔形文字文献都是抄写在泥版上的。这些泥版中,大约90%
7、是商业和行政记录,其余10%大致可以归入文学的范畴”【问题探究】楔形文字在书写方式、书写材料和书写工具方面有何特点?这种书写材料的使用受到什么影响?(特点:最显著的外在特征为构成文字的每一笔画前端呈三角形一一即楔形,或横或竖,少见圆曲弯折;楔形文字主要书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上,书写工具通常是用芦苇制成的,有时也用木材、骨棒或者其它材料;影响:这种书写材料主要受到两河流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两河流域木材稀少,连石头也很缺乏,但却有得天独厚的两河冲积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以下吉尔伽美什的史诗部分和图片,反映了两河流域人民什么样的生活观和人生观?你认为“史诗”作品对历史
8、研究有什么价值?猖獴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籁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讲它淹没史料:“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一一吉尔伽美什”(参考思路:1、两河流域人民的生活极端变化无常,人们重视今世的生活,对死后的一切几乎不抱希望,死后的生活在他们看来令人恐惧,不可能有美好的希望。2、史诗等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属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
9、相互印证。)教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以上文学类的史料和图片史料,能够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同时,对历史研究的史料分类和价值有初步了解,知道文学类作品是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需要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进而树立史料实证意识。【合作探究】结合以下史料,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两河流域人民为何重视今世的生活,对死后的一切几乎不抱美好的希望?史料:“暴躁的底格里斯河使两河人民无法和古埃及人民一样享受平静的生活,两河流经区域受干旱少雨副热带高压气候控制,河水无法定期泛滥,而且由于底格里斯河平时水位过低,汛期水位又过高,流速快,实难利用灌溉,所以聚落主要集中在幼发拉底河流域。一一王靖:两河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比较研究”
10、(提示:可从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和战争频仍、政权频繁更迭等方面进行思考)【史料探究】学生结合下列汉谟拉比法典部分条文,讨论并对法典的条文进行解读。史料:1.“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2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3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贼物者也处死刑。4 .确定基本商品每年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城市负责对本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5 .法典生动、尖刻地诅咒了以后任何敢于篡改法典的统治者。(参考思路:法典奉行奉行“以眼还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教案 2023 2024 学年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古代 西亚 非洲 文化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1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