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4.docx
《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202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工作内容和程序25评价方法3附录A(资料性附录)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相关参数取值.11附录B(资料性附录)火电行业建设项目减污降碳排放变化核算与协同措施清单12附录C(资料性附录)碳酸盐排放因子缺省值14附录D(资料性附录)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表15附录E(资料性附录)新增燃煤发电建设项目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参考值16,J.,A刖百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2、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1)4号)以及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环环评(2023)52号)等文件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统筹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评价工作内容,推动从源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制定本指南。本指南规定了火电行业建设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指南附录A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组织制定。本指南由生态环境部解释。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火电行业建设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
3、法和技术要求。本指南适用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火力发电4411”和“热电联产4412”类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含异地迁建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的其他火力发电(含热电)项目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指南。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32151.1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2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01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环办气候函(2022)485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3. 1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Q、氧化亚氮(NzO)、氢箍;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本指南中的温室气体仅包含二氧化碳(CO2)o3.2温室气体排放greenhousegas
5、emission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煤炭、油品、燃气等化石燃料(包括自产和外购)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等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因外购电力和热力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计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c)wO本指南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注: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温室气体的质量乘以其全球变暖潜势值,二氧化碳全球变暖潜势值为1。3.3化石燃料燃烧排放emissionfromfossilfuelcombustion化石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煤炭、油品、燃气等化石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和移动设备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排放。3.4工业生
6、产过程排放emissionfromindustrialprocess生产过程除化石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指南中工业生产过程为烟气脱硫的脱硫剂(碳酸盐)分解和烟气脱硝的脱硝还原剂(尿素)水解或热解过程。3.5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emissionfrompurchasedelectricityandheat外购入使用电量和热量(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电力、热力生产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3.6活动数据activitydata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如化石燃料消耗量、购入使用电量和热量等。3.7排放因子emissionfactor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
7、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3.8温室气体排放水平greenhousegasemissionlevel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单位产品(电力、热力)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9评价基准年assessmentbaseyear评价改建、扩建(含异地迁建)建设项目中现有工程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水平的1个日历年。4工作内容和程序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政策符合性分析、工程分析、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协同减污降碳措施比选与可行性论证、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评价结论。相关内容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相应章节,其中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设置独立章节,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第阶段1研究
8、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3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1政策符合性分析2收集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数据信息资料X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2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11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项2确定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基准3确定项H核算边界制定工作方案1分析确定项目温室气体产排节点2分析工程建设内容与温室气体排放情况3核算建设项目温室气体产排量变化情况第阶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工程分析AtT段1各环节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a.1核算评价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水平2分析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符合性1I一一1协同减污降碳措施
9、的技术、经济与环境效益比选与可行性论证2制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与监测计划3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结论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c+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确定评价对象(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b)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1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I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f5评价方法5.1 政策符合性分析|;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4气体排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区域(园区)和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或行动方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要
10、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等政策,以及国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相符性。5.2 工程分析5.2.1 核算边界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核算边界包括所有生产、生活设施和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为主要边界与其他边界两类。主要边界为燃烧系统(输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汽水系统(锅炉、汽轮机、凝给水、补水、循环水等)、电气系统(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升压变电等)、控制系统、除尘及脱硫脱硝等装置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外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环办气候函(20
11、22)485号)核算边界一致。其他边界为工业生产过程除化石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反应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厂区内其他辅助生产系统(化验、机修、库房、运输等)以及附属生产系统(生产指挥、食堂、浴室等)中相关设施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外购入使用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温室气体捕集和利用装置收集回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详见图2。鼓励建设项目核算煤炭等大宗物料厂外运输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对于涉及“上大压小”、等(减)容量替代、区域削减关停的火电行业建设项目,还应核算被淘汰关停削减源具有代表性生产负荷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情况,其中,非火电行业削减替代源原则上只核算化石燃料燃烧过程
12、和净购入电力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电设施购入使用电力其他购入使用热力和燃料化石燃料燃烧燃烧系统(输煤、磨煤、燃烧、风烟、灰渣等)电气系统(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升压变电等)其他辅助生产系统(化验、机修、库房、运输等)Z电力热力一产品汽水系统(锅炉、汽轮机、凝给水、补水、循环水等)附属生产系统(生产指挥、食堂、浴室等)控制系统1脱硫、脱硝工业过程除尘及脱硫脱硝等装置温室气体捕集利用装置其他边界主要边界图2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5.2.2 现状调查与分析收集与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主要技术资料,根据化石燃料及原辅料使用等情况,识别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13、,明确核算技术方法和相关活动数据。(1)新建项目依据项目可研报告、立项与工程设计文件、化石燃料成分检验报告、节能评估报告等资料,明确建设项目化石燃料(包括设计和校核)种类、使用量、收到基元素碳含量、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原料、辅料及其他物料种类、使用量等,外购入电量、热量等,以及发电量、供电量、供热量、供热比、机组年利用小时数等,确保所引用数据有据可依且合理可信。(2)改扩建及异地迁建项目调查现有项目评价基准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除参照新建项目所需资料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外,还需收集现有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化石燃料购买合同、能源台账、购售电结算凭证、供热协议及购售热结算凭证、化石燃料成分检验报
14、告等资料文件。综合考虑评价数据的一致性,原则上现有工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基准年应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基准年保持一致,不一致的,应说明理由。若现有项目已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可直接从平台引用相关数据信息,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外购入电力和热力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发电量、供电量、供热量、供热比、机组年利用小时数等信息。若现有项目存在温室气体排放量缺项或未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的,应根据本指南要求予以分析补充,其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和文件要求的实测收到基元素碳含量核算,未开展实测或实测不符合相关标准和文件要求的,参照附录A取值核算。5.2
15、.3 产生与排放情况分析分析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产排节点,并在工艺流程图中明确产生与排放情况。根据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外购入电力和热力等情况梳理相关活动水平数据,结合减污降碳技术措施建设与运行控制情况,分析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5.2.4 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为正常生产运行阶段主要边界和其他边界所有生产设施和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设计和校核燃料)、脱硫过程脱硫剂(碳酸盐)分解、脱硝过程脱硝还原剂(尿素)水解或热解过程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企业外购入电力和热力间接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考虑温室气体回收利用(处置)未排入
16、环境的量。其中,改建、扩建及异地迁建项目还应单独核算现有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及最终排放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分别按现有项目、拟实施建设项目、削减替代等情形汇总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变化情况(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结果按照主要边界和其他边界分别统计),具体参见附录B。具体核算方法如下:E总=E主要边界+E其他边界()式中:E.某一时段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c);ExM一某一时段建设项目主要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后谶绣一某一时段建设项目其他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ICoQ。(1)建设项
17、目主要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QE主萎边界)建设项目主要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发电设施相关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购入使用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E主要边界=E化石燃料-发电设施+E的人电力(2)式中:Ey建设项目主要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KXhe);石化4冰发砂一发电设施相关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c);E构人也外购电量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ICo及)。a)发电设施相关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QE化S)发电设施相关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般包括发电锅炉(含启动锅炉)等主要生产系统消耗的化石
18、燃料燃烧以及脱硫脱硝等装置使用化石燃料加热烟气产生的排放,对于掺烧生物质、生活垃圾、生活污泥等固体废物的项目,仅核算其中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具体核算方法见公式(3)。E化M0电设电W卜0X叫X12)3)式中:E化研共发也一某一时段发电设施相关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c);,一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炭、油品、燃气等;FC1.某一时段第,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吨(I);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万标准立方米(104Nm3);Cg某一时段第i种化石燃料收到基元素碳含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单位为吨碳/吨(tC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吨碳/万标准立方
19、米(tCilNm3);OF1.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参照附录A取值;44/12一二氧化碳与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外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1E购入电GE巡入电力=AD电力XEF电力(4)式中:EQ吆N1.某一时段外购入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IC(K);AD的力一某一时段外购入使用的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EF电1.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吨二氧化碳每兆瓦时(tCOMWh),取0.5568tCO2MWho根据主管部门的最新发布数据适时调整。地方有要求的,从其规定,并注明来源。(2)建设项目其他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建设项目其他边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包括其他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火电 行业 建设项目 温室 气体 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指南 试行 202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05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