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分析研究 税务管理专业.docx
《浅谈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分析研究 税务管理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分析研究 税务管理专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我国增值税的发展状况2二、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2(一)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21 .违背历史成本原则32 .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33 .对赊购和赊销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公平原则44 .征税范围偏窄5(二)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的原因61 .征税对象范围窄,是导致增值税链条脱节的重要原因62 .重复征税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63 .增值税税率和抵扣率多样化,极易造成税负转移74 .扣税凭证不规范75 、完善增值税制度的构想及建议8(一)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8(二)缩小增值税减免税范围9(三)增值税税率方面9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浅谈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摘要:增值税是对
2、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额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看,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实行征税,所以叫做“增值税”。增值税作为流转税的核心税种,在改革中基本上做到了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理顺分配关系,达到了增加财政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和与之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不完善,改革后的增值税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就我国现行增值税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改革,做一些探讨。关键词:增值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征税范围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我国增值税是指
3、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获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从理论上讲,由于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也就是说,增值税只对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收入中没有征过税的那部分增值额征税,对销售额中属于以前环节已征过税的那部分销售额则不再征税,从而使增值税具有有效避免重复征税的优点。此外,我国增值税税率档次少,绝大部分货物一般按一个统一的基本税率征税,这就使得绝大部分货物的税负是一样的,因此增值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我国1994年对原有的增值税进行了改革,并以增值税改革为核心建立了新的流转税制格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增值税改革并
4、不彻底,现行增值税制度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对此问题进行论述。一、我国增值税的发展状况1994年,我国在“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的思想指导下,依据财政、效率、公平原则,对原有的增值税进行了全面的、彻底的改革:征税范围由原来的只对国内单位和个人生产的部分产品征税,改变为对所有产品生产、批发、零售、进口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都普遍征收增值税,取消产品税,对商品批发、零售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不再征收营业税;实行价格计税办法,消除增值税对成本、利润、价格的影响;实行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进项税款进行税款抵扣制度,以
5、避免重复征税的现象;税率设计由原来12档改变为2档税率模式,以简化计税方法,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目前的增值税基本上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建立起来的规范化的增值税,在公平税负、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和促进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一)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税收和会计是经济学的两个分支,其目的和计量原则是不尽相同的。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采用价税分离制形式,显然更多的体现了税法的要求,背离了增值税的会计内涵和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在:1 .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它要求各项财产物质应当
6、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一般纳税人在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完税凭证等合法凭证的情况下,实际付出的是买价、采购费用和增值税,而按照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价税分离核算要求,买价和采购费用计入货物成本,增值税款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据此反映的货物成本只是实际成本的一部分。这扭曲了增值税的会计内涵。2 .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企业(一般纳税人)购进存货由于购进渠道不同、用途不同以及是否出口等造成存货的不可比;同时不同类型企业的存货也不可比。具体表现为:(1)按税法规定,企业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合法凭证(专用发票、完税凭证等),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从小
7、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只能取得普通发票,价税是不可分离的,不予抵扣。这就导致了企业同样的存货,因来源渠道不同,其存货的构成项目不同,而缺乏可比性。(2)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费等),按规定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应通过“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转到商品成本中。这就导致了同一批货物因用途不同,其存货成本产生差异,而缺乏可比性。(3)由于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打破了原有的退税格局,对于出口退税差额(未退税部分)也是结转到商品成本中,这又导致了出口货物与非出口货物的成本缺乏可比性。(4) 一般纳税人取得抵扣凭证,存货按价税分离核算,而小规模纳税人不论是否取得合法凭证一律按价税合计数核算,这又使不
8、同类型企业的存货成本缺乏可比性。3 .对赊购和赊销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公平原则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赊购时,借记“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付帐款”等科目;赊销时,借记“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这种帐务处理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公平:(1)在税款的支付上不公平。赊购时不必付出货币,其进项税额即可以抵扣销项税额而转嫁出去;赊销时,未收到货币,就须实际交纳税款。(2)在财务风险的处理上不公平。赊销的应收帐款出现坏帐时,其货款损失和已交税款损失均作为企业的坏帐损失;而出现无法支付的应付帐款时,货款收益和已抵扣销项税额的进
9、项税额收益均作为企业的收益。如果企业的赊购和赊销业务的金额相当,这种不公平可以抵消,如果赊购和赊销业务的金额相差较大,这种不公平就会暴露出来。4 .征税范围偏窄我国现行增值税和征税范围虽然涵盖了所有货物销售和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但却没有像国外规范的增值税制度那样,将与货物交易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邮电通信业,以及其他劳务服务业等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而是另行征收营业税。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制度征税范围偏窄,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导致增值税货物销售与营业税应税劳务之间抵扣链条的“中断”,从而削弱了增值税制通过“环环相扣”的抵扣链条发挥其对各环节的内在制约作用。二是增值税与营业税
10、实行并列调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产生了不规范的扣税凭证,如运输发票,从而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上出现了运费抵扣率低于实际负担率,企业进项税额抵扣不足的问题和任意填开运费发票进行抵扣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起国税局与地税局的矛盾,由于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窄造成了混合销售收入计税标准模糊、征税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因此实际工作中,国、地税征管交叉,出现了抢税和争税现象,加大了税务督查难度,降低了税收征管效率。三是增值税已税货物进入营业税应税劳务的征税环节时,其已征增值税得不到抵扣,不应按全额课征营业税,因而重复征税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四是由于增值税与营业税在计税依据、计算方
11、法、税率等方面各不相同,使得同处在商品流通不同环节的增值税纳税人与营业税纳税人的税负不够公平。(二)我国增值税存在的问题的原因1 .征税对象范围窄,是导致增值税链条脱节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增值税和征税范围虽然涵盖了所有货物销售和工业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两个环节;对增值税的制度而言,征税范围越宽,覆盖面越广,就越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值税的职能作用,能越彻底地解决经济领域的重复征税的问题;但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偏窄,导致了以下主要问题:导致增值税货物销售与营业税应税劳务之间“抵扣链条中断,削弱了“环环相扣”的抵扣链条发挥其对各环节的内在制约作用。如从事安装业的企业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想分析研究 税务管理专业 浅谈 增值税 存在 问题 及其 改革 设想 分析研究 税务 管理 专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10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