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胡曲《红梅随想曲》演奏技法.docx
《浅析二胡曲《红梅随想曲》演奏技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二胡曲《红梅随想曲》演奏技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二胡曲红梅随玛曲法一、红梅随想曲的创作背景红梅随想曲是著名作曲家吴厚元先生于1980年所创作的一首单乐章协奏曲,此曲以歌剧江姐的主题曲红梅赞及一部分旋律等音乐素材为模板,加入一些现代化元素重新整合而成。此曲创作时,中国正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迈向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开放。红梅随想曲描绘了抗日英雄江姐的爱国之情,突出了当时的人民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一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此曲不但采用二胡的传统特色,同时与现代化元素相结合,以协奏曲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二、作者背景吴厚元先生是著名的作曲家,湖北省武汉人,生前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80年代初期应朋友的邀请创作京胡独奏曲京郊行,并获得北京市19
2、82年度音乐创作”一等奖,拓宽了京胡的演奏艺术空间。在二胡创作上,他最著名也最被世人所熟知的作品便是根据江姐主题曲红梅赞创作而成的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三、红梅随想曲的演奏技巧(一)引子引子作为曲目的开头部分,目的是抓住观众的听觉,创造出一种宏伟的气势。引子的第一乐句D宫调式1-5小节,弓子的弓强和弓速右手要注意加力,如同吹响冲锋号一般,气势喷涌而出,情绪激烈。演奏这一乐句同时要降低左手换把的痕迹,按弦干净利落,动作敏捷准确,音色要饱满有力,有浑厚感。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的句型相同,乐句的第一个音也是从弱拍起,其演奏效果同第一乐句一样以强力度使音色饱满。但为了使听众感受新乐句的到来,在演奏第二乐
3、句时要采取和第一乐句不一样的处理手段,在第二乐句需要加入一些快速且深的呼吸气口,让句与句之间条理更加清晰。第三乐句呈现的是种悲壮的情绪,节奏虽较为自由,但速度不可拖延,十二小节的十六分音符连音的五声音阶要由慢渐快,上行到下行,注意音符的准确性,注意左右手之间的配合,确保每一弓扎扎实实贴在琴弦,保持音色的稳定和节奏的激昂。引子整体的揉弦要有所不同,不能只用一种揉弦方式,同时还要注意“留白”,有的音揉弦,有的音不揉弦,给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二)第一部分(慢板)慢板是整首曲子的主题,由四个乐段组合而成,从伴奏乐器开始,渐渐烘托而出,展开第一部分的演奏。富有感情的G徵调式,由四种不同变奏的
4、形式将第一段展现,借傲立风雪的红梅表达了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依旧坚守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崇高信念。第乐段开头要用轻柔的指法进入,以便逐渐加强形成反差对比。慢板滑音较多,左手要尽量减少滑音的痕迹,展现出柔美、连贯,同时要掌握八度换把时的音准。左手的打音和短颤音要干净利索,富有弹性。第二乐段28小节,第一部分开头句型结构再次出现,为了区别于开头部分,在这段的情感表达上应当更加热烈。第三乐段同样采用的是变奏的形式,节奏上变得欢快,旋律更加流畅、更富有歌唱性,表达了革命者们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右手运弓方面要注意加大力度,弓毛紧贴琴筒,出音扎实饱满。第四段是四个乐段中情绪最高涨、活泼的部分,上部分
5、由伴奏乐器为主演奏主旋律,二胡作副旋律出现,上部分要把握弓子的力度,弓子要饱满有力,把握好主、副旋律之间的呼应;下半部分二胡重归主体地位,弓子依旧保持宽广、流畅,逐渐将旋律减慢、减弱,烘托出乐队明亮的连续音型,使听众感受到万里冰山消融,万物复苏,春天已然来到的希望之境。我们在演奏这一乐章时,心中要带有感情色彩,应更多地注意旋律的流动性,更加具有歌唱性,这就要求左右手的配合更加和谐、对称,精准处理每一个音符的音高和节奏的走势。(三)第二部分(小快板)第二部分可分为六个部分,在伴奏乐器的伴奏下,每个乐段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演奏时要先做好各个结构的区分,以便于衔接转换。第一乐段是D宫调式,这一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梅随想曲 浅析 二胡曲 红梅 随想曲 演奏 技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9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