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全)78818.docx
《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全)788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全)78818.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笔记第1课、荷马伊利亚特)荷马史诗公元前九世纪行吟诗人,成文于公元前100O年起先,记载一12世纪的事,一3世纪定稿)1、史诗分为伊里亚特奥德塞两部分,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相传作者是盲诗人荷马,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两部史诗都与特洛亚斗争有关。伊里亚特(共24卷,15693行。)干脆描写特洛亚斗争最终一年的事情。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在特洛亚斗争结束后十年回国的艰难历程2、主要人物:特洛亚斗争的三方参与者希腊联军方:1阿基琉斯(英俊骁勇,感情剧烈、但过于自尊,盛怒之下不免残忍),2统帅阿伽门农、3阿基琉斯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特洛亚一方:赫克托尔(遇事冷静,比较
2、内向,性格稳重,有人情味);2赫克托尔父亲、老王普里阿摩斯;3赫克托尔母亲赫卡柏;4妻子安德罗马(诗中哀叹阿斯提阿那克斯丧父后凄凉)4弟弟帕里斯神祇方面:1女神雅典娜2集云之神宙斯;3射神阿波罗“荷马式比方指的是荷马在描述人物行动、特征和事务时,擅长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以比方的手法表现事物特征。荷马式比方在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激发联想方面起巨大作用,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性和形象性。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1规模宏大构思精致剪裁得当,是史诗结构的一大特色。2塑造出众多特性显明的人物3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写成运用了大量的表现技巧如夸张烘托比方固定修饰语等4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闻的丰富的
3、想象力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5客观的叙事手法仿佛作者亲眼l三l睹事务发生的全过程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和关键性场景和选文中的一些闻名诗句选文的主要故事情节:阿基琉斯的挚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上阵迎敌,结果被赫克托尔所杀。好友的死,使得阿基琉斯懊悔不已,遂与阿伽门农捐弃前嫌,再次上阵,指名要与赫克托尔决斗。决斗发生前,赫克托尔父亲普里阿摩斯与赫克托尔母亲赫卡柏都劝其放弃和阿基琉斯争锋,但赫克托尔照旧确定参与决斗,随后赫克托尔在决斗中被阿基琉斯杀死,他的尸体也被阿基琉斯拖在战车后面绕城,赫克托尔的父亲普里阿摩斯与赫克托尔母亲赫卡柏、妻子安德罗马克都陷入万分哀思之中简述荷马史诗所反映的时代:
4、荷马史诗是探讨古希腊社会的宝贵文件,它反映的时代是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录制社会过渡时期;4、基本精神:是歌颂英雄是歌颂英雄的行为和他们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从本章可以看出诗人对斗争的看法是冲突的;采纳高度集中的手法,以及点带面的结构;多用比方,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1、一个片断。围绕的是阿基琉斯的生气来描写这51天的斗争,而详细描写的只是9天间发生的故事,这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2、人神两条线索交织平行发展。在描写这场斗争时,人与人在相互斗争,同时也穿插着神之间的斗争。如在斗争中描写天父取出那把黄金天秤,把两个凄惨的死亡判决放进秤盘阿基琉斯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人物,在他身
5、上体现着既威猛又残忍,既冷酷易怒又宽厚慈爱,既天真任性又珍视英雄荣誉的多重特性。因此,这一英雄人物形象让黑格尔赞美:“这是一个人,名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上显示出了它的丰富性J第2课:萨福永生的阿芙洛狄忒1萨福,是希腊女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传闻她有三个同性伴侣,最终却因失恋而投海自杀。2.萨福的作品经人整理后为抒情诗九卷,哀歌一卷,惋惜后来以伤风败俗为罪名被焚烧,目前只有永生的阿芙洛狄忒、给所爱和失去的友人等基本完整,另有相思等残篇。阿芙洛狄忒的身份是:宙斯的女儿为阿芙洛狄忒驾车的是:金翅之雀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主司爱与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是萨福笔下最鲜活的人物形象,体现生命
6、热力的爱情是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此诗就显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首先,诗作是对爱与美的颂扬。诗中,诗人所爱的人不爱她,她“万盘苦痛”,满怀惆怅。于是她呼喊阿芙洛狄忒,希望爱神保佑她“一切心愿能够实现”。其次,诗作是对个体生命力的弘扬。诗人是第一位描述个人爱情和失恋的诗人。她的诗凸显自我,具有丰厚饱满的生命力,是贵族女性对生活志向的大胆追求,是对人的主体性的珍贵发觉,是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诗性体现。正是是拜伦唐璜中所说的那个“如火焰一般炙热的萨福”“缪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主管科学和艺术女神的总称。第三课: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1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被称为古希腊“戏剧艺术的荷马”和“
7、其次大悲剧诗人”(第一是埃斯库罗斯,第三是欧里庇得斯)。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民主制旺盛时期的思想意识。他拥护民主,赞扬人的自由意志,书写人在不行抗拒的命运面前不屈的抗争精神。他的悲剧往往被称为“命运悲剧二2 .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100多部戏剧,现有7部传世。其中主要的有埃阿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等。以俄狄浦斯王成就最高,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3 .主要人物:克瑞翁,国舅,后继承王位;厄忒俄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大儿子;波吕涅刻斯,俄狄浦斯王的小儿子;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的大女儿;海蒙,安提戈涅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欧律狄刻,克瑞翁的妻子。4 .关键情节:波
8、吕涅刻斯和厄忒俄克勒斯为争夺忒拜统治权发生冲突,波吕涅刻斯被厄忒俄克勒斯赶走后召集六位英雄前来攻打忒拜,被厄忒俄克勒斯杀死,厄忒俄克勒斯自己也牺牲了性命。克瑞翁断承了王位,为保卫忒拜的厄忒俄克勒斯实行了隆重的葬礼,同时宣布波吕涅刻斯为叛徒,禁止将其下葬,违者将被处死。安提戈涅不顾克瑞翁的禁令,到荒野安葬了自己的哥哥,为此安提戈涅被囚禁并自杀。她的未婚夫海蒙也殉情自杀,海蒙的母亲也随之自杀,只剩下克瑞翁一人。5 .安提戈涅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围绕是否安葬一个人而绽开,这个人是:波吕涅刻斯6 .安提戈涅的思想主题:A在血缘伦理与城邦伦理不行调和的冲突中,呈现了人物不行避开的命运悲剧。B在对命运的不屈抗
9、争中,安提戈涅既彰显了个人的自由意志,也显示了女性的尊严和觉悟。安提戈涅敢于以一己之力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充分显示了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所崇尚的自由同等精神。C警告人类不行过度高傲高傲。克瑞翁坚持以自己制定的人类之法执掌一切,安提戈涅却说:“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吩咐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剧作结尾克瑞翁失去了全部亲人,歌队长最终的话“高傲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峻惩处”,是对人类的提示和警*O7 .艺术上的特点:显明地体现了索福克勒斯剧作的艺术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主子公安提戈涅有优点,也有弱点。而克瑞翁既不是完备无缺的好人,也不是为非作恶的坏人。他是一个在权力
10、的鼓动下失去了理智和克制实力的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典型的悲剧人物,有缺点的现实人。其次戏剧结构严谨、完整。第四课:但丁神曲(节选)(1314世纪)(3850)1、1 .但丁是欧州中世纪最宏大的意大利诗人,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中世纪的最终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意大利诗人)2 .但丁一生著作甚丰,最能够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长诗神曲。另外有抒情诗集新生,还有著作论俗语、殖宴、帝制论等。3 .但丁早年曾把所写的31首写给贝亚特丽采的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结集出版,这部诗集是:新生4 .神曲的一三部分篇名: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拦路的三头野兽:豹、狮、虎。神曲的原意是“神圣的喜剧”全长
11、14233行。5 .主要人物:但丁、维吉尔、弗兰采斯加、保禄6 .关键情节:但丁来到地狱其次圈,看到生前放尽情欲的灵魂遭遇惩处,听到弗兰采斯加和保禄的不幸遭遇时因怜悯而昏晕,似乎将濒于死亡,犹如一个尸首倒下。7 .主要内容:新生是意大利人但丁早期的作品。但丁少年时期曾经邻居家的少女贝亚特丽采产生了爱情,贝亚特丽采早逝以后,但丁把在1283年以来所写的31首献给她的抒情诗用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出版。记述但丁对贝亚特丽采的爱情和她芳魂早逝的悲剧。这部作品歌颂了男女之间纯净的爱情,表现出了反对禁欲主义的心情。特殊是艺术上深受“温顺的新体”诗派的影响,具有清爽自然的风格。8 .在地狱入口处迈诺:斯用
12、什么来衡量罪人的灵魂该去地狱第几层:用尾巴在自身上缠绕的圈数9 .但丁的神曲不用当时一般文学作品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民族语言写成,它所用的民族语言是:意大利俗语10 .在维吉尔的带领下,“但丁”游历地狱、炼狱11 .象征意像:黑暗的森林-象征当时意大利黑暗的政局,意大利现实三头猛兽-阻碍人类达到光明世界的邪恶力气但丁在森林中迷路-人类的迷惘但丁游历-追随理性与信仰12 .神曲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贡献:但丁正是用中世纪诗人惯用象征手法,描写了在理性、神学信仰和爱的引导下的心灵觉醒过程。但丁对宗教和教会、对世俗生活、对封建统治者、对古典文化都既确定又否定,体现了作家思想上的冲突性,也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
13、意大利现实生活的本质特征。运用宗教文学中常用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前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一部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8、神曲地狱篇但丁在“情欲”看法上的冲突性。这表现为他两个方面的两重性:1、思想内容上的两重性。作为一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他的作品构思具有宗教性,其思想内容也表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但是,其中已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透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如他虽然依据宗教观念把弗兰采斯加和保禄打入地狱,但是他又赞许他们对真诚爱情的追求,甚至最终因怜悯他们而晕倒在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色调9、神曲表现手法:A、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新文学特征。(梦幻故事,但取材于现实,从现实动身来评价人物)B、
14、擅长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量取自现实的比方。C、留意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人物特定的境况和特定的心情。D、不是纯客观描写,爱憎分明、感情充足、直抒胸臆,有显明的抒情性。第五课、薄伽丘十日谈(14世纪)(5260)1、作者乔万尼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早年致力于神曲探讨。是欧洲最早第一个驾驭古希腊文的学者。写过叙事诗、抒情诗、十四行诗、史诗、长篇小说,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晚年写有学术著作异教诸神谱系、但丁传等。2、人文主义: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宗教思想,提倡以人为中心,针锋相对地确定人,赞美人;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认为人有享受爱情和财宝的权利,华蜜不在来世而在人间,人可
15、以依靠自己的才智和力气去争取特性的解放和现世的华蜜。人文主义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3、I日谈以一个故事开端,引出100个故事,套装在一个共同的背景故事之中,期间用文字串联。这种结构方式被称为框式结构十Fl谈中100个故事的缘起:故事的起因是1348佛罗伦萨爆发了黑死病。为躲避瘟疫,七位青年女子与三位青年男子在一所教堂不期而遇,随后相邀来到一所美丽的乡间别墅。在那里,他们漫步、唱歌、跳舞、宴饮,生活特别满足。后来,七女子之一潘比妮亚建议讲故事以消遣时间,大家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选出一人来主持活动,督促、引导大家轮番讲故事。每人每天讲1个故事,一共讲了100个故事。瘟疫过
16、去后,他们离开了别墅,各自回家,这10天讲的故事,构成了十日谈的全部作品。第四天故事一的基本情节:唐克烈亲王的女儿-绮思梦达的爱情悲剧。郡主绮思梦达青春年少、才貌出众,才智过人。她喜爱上了人品高尚、气宇轩昂的侍从纪斯卡多。两人真诚相爱,但因地位悬殊,为亲王所不容。亲王发觉了郡主和侍从间的幽会之后,派人杀死了纪斯卡多,将他的心脏送给绮思梦达,以图让女儿死心。哀思的绮思梦达选择服毒自尽,为爱情殉葬。追悔莫及的唐克烈遵照女儿的遗嘱,将一对情人隆重地葬于一处。5、绮斯梦达形象:性格刚毅,思想开明,眼光敏锐,能言善辩,行动果敢。主动争取自己的华蜜,私情暴露后,不否认,不求饶,义正词严地为自己辩护。英勇地
17、面对父亲的狠毒行为,殉情而死。体现了新时代新女性的面貌。唐克烈并不是坏父亲,但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和旧观念的维护者,他又残忍、狠毒的一面。女儿面临情、理、势三重力气的考验。情节发展的三个阶段:私恋、辩护、殉情4、十日谈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文艺复兴运动:中世纪后期的14世纪至16世纪末,欧州产生了一场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核心,崇尚理性,主见特性解放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与其说是这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十日谈主题思想内容:(主角:绮思梦达纪斯卡多他的父亲是唐克烈)十日谈中的故事来源多样,
18、但都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广袤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剧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精神。详细而言,它以人文主义为思想武器,批判宗教蒙昧主义、奇妙主义和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压迫和包办婚姻,大胆地揭露教会的腐败和欺瞒,以及种种悖情逆理愚行固念,热忱洋溢地歌颂爱情,赞美人的聪慧才智和高尚美德,以及华蜜在人间的思想。第六课:拉伯雷巨人传弗朗索瓦。拉伯雷是欧州文艺复兴时期法国重要的人的人文主义作家这一。他的长篇小入巨人传共五部,出版后风靡一时,却被巴黎高校和法院宣布为禁书。主要人名:巨人高康大-国王高朗古杰之子。他躯体浩大,体能超常,食欲旺盛,行为夸张,他有着人的正常欲望,自信而有才智。约诺土斯。德。卜拉克玛多
19、大师-巴黎神学院的神学士。他语言繁琐、啰唆,外表装腔作势,实则是酒囊饭袋。艺术特点:在艺术上,本文采纳滑稽夸张和象征、寓意等写法写成,既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是却又包含着大量的夸张、幻想成分,情节离奇怪异,荒诞不稽。作品运用了民间百姓喜爱的诙谐、粗俗的语言,但表现的则是肃穆、深刻的内容。恰恰以这样的艺术风格,客观地显示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现实。高康大一时兴起,把圣母院塔楼上的大钟摘下来挂在马颈项上当铃铛,这是对教会圣物的公然调笑和戏li人传思想特色(现实内涵,思想内容)。(拉伯雷创作与时代的关系)故事表面看起来荒诞离奇,但作者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世纪法国社会生
20、活的各个方面,有剧烈的现实影射和讽喻意味。A通过描写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形象,歌颂人的自身力气,确定人的欲望与追求的合理性,挑战了基督教禁欲思想。B揭露教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表现出显明的反教会倾向。C对封建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的无情嘲讽。在从中世纪神权统治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法国,法律制度和司法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神权的延长和王权的仆从,毫无独立性可言。D揭示了市民阶层的无聊愚昧、保守落后等特征。第七课: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7世纪)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宏大的剧作家。一生共创作38个剧本,两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集以及若干不同题材的短诗,人们称他为“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
21、时代而属于全部的世纪”莎士比亚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理查三世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高兴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及(奥塞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四大悲剧)基本情节:哈姆雷特是一部五幕悲剧。故事讲解并描述了正在德国威登堡高校读书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回国为父奔丧,却发觉叔父克劳狄斯已经登基成为新王,并与母亲结婚。一天夜里,父亲的鬼魂出现,告知哈姆雷特自己是被克劳狄斯毒死的,并要求儿子报仇。哈姆雷特震惊哀思,发誓报仇,同时确定在实行行动前用装疯迷惑对手,爱护自己。克劳狄斯不断派人摸索,都被哈姆雷特识破。哈姆雷特用戏中戏证明白鬼魂的话,但在克劳狄斯祈祷时却
22、没有动手;一次他在与母亲谈话时,将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当成克劳狄斯误杀。克劳狄斯派哈姆雷特出访英国,准备假英国国王之手除掉他,结果,奸计被哈姆雷特识破。此时,哈姆雷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因种种变故,精神受打击失常,溺水身亡。克劳狄斯一计不成,又挑起波洛涅斯的儿子,奥菲利娅的哥哥雷欧提斯对哈姆雷特的仇恨,怂恿他们决斗,并在剑上涂毒,酒里下药,要置哈姆雷特于死地。最终哈姆雷特被雷欧提斯的毒剑刺中;雷欧提斯也被毒剑所伤致死,王后则误喝毒酒而死。哈姆雷特临死时,将奸王克劳狄斯刺死。主要人物:哈姆雷特-丹麦王子。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内涵,性格愁闷,延宕。 克劳狄斯-丹麦现任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阴险奸诈、残暴狠毒。
23、 奥菲利娅-波洛涅斯的女儿,哈姆雷特的情人。单纯,天真、温顺可爱,不谙世事。 波洛涅斯-克劳狄斯的御前大臣。通晓世事,趋炎附势、圆滑、迂腐、自私 雷欧提斯-波洛涅斯儿子、奥菲利娅的哥哥。感性冲动、莽撞 奥斯里克-宫廷大臣。阿谀逢迎、见风使舵 霍拉旭-哈姆雷特的好挚友。忠厚诚恳、机敏聪慧、支持正义。4、主题:悲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它通过古代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真实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现实,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第五幕其次场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城堡中的厅堂。5、分析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1、莎士比亚擅长在内外两重的冲突冲突中,在冲突冲突的发展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534 外国文学 作品选 复习资料 7881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9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