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名著导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常谈》名著导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典常谈名著导读【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最为人知的是散文的艺术成就,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先生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诗集踪迹等,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作品简介】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
2、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写作目的】朱自清是按照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读经典的意义】1.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2 .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
3、,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 .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4 .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读书方法指导】选择性阅读:与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目的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进行选择性阅读,需要对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最简便的方式是浏览目录。如果目录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就需要浏览全书,了解其概貌,再进行选择性阅读。【内容简介】说文解字第一是由东汉经学
4、家、文字学家许慎编著的语文工具书著作,是中国最早的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方向是简易。秦以前出现“仓颉造字”的传说。书体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汉字造字方法,主要包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是“象形”。如“日”“月”。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如“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止”“戈”为“武”,“人”“言”为“信”等。四
5、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水)是形,“工”“可”是声。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相同或一部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如“考”、“老”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如代名词,“予”“彼”等。周易第二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汉代,周易上升为儒家六经之首。周易重要组成部分一一八卦。八卦的由来是筮法,解释八卦吉凶的辞为爻,卦爻的集合为周易。战国末期道家学说、阴阳家的学说盛行,
6、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尚书第三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五经”之一。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老陈觉得尚书了解这些就够了,考试也不会盯着尚书去考。)诗经第四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共305篇(一说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诗)。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多为各地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颂功德的宫廷乐歌,也有少数民谣。“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赋:直陈其事,铺陈、
7、排比。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兴:托物起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徒歌随口唱,乐歌随乐器唱。歌谣的节奏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到了孔子时代,诗篇的本义渐渐模糊,于是孔子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三礼第五三礼一一礼记周礼仪礼汉代流传到现在的只有大戴记和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大戴是西汉的戴德;小戴是西汉的戴圣。(老陈不觉得三礼有啥好考的,稍微知道一下就可以了。)春秋三传第六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鲁国的国史,相传为孔子修订而成。春秋用于
8、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春秋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就是对春秋的解读,公羊、谷梁两家全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四书第七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由南宋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大学:大学本是礼记里的一篇,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是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中庸:是传授心法的书,“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和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语录体为主。这部书不但显示了一个孔子
9、伟大的人格,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五经:诗经尚书诗经礼周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战国策第八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本书载录了战国时期名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史实,着重记录了策士们的策略和游说言论。用编者刘向的话来讲,战国策就是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策士:战国纷争,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手段便显得十分重要,游说之土便应运而生,也叫策土。合纵: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
10、东。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苏秦。连横:劝六国亲秦,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代表人物便是大名鼎鼎的张仪。史记汉书第九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为西汉的司马迁。叙事自黄帝以来到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全书共130篇,有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表:大事年表。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世家:记诸候国和汉代诸候、勋贵兴亡。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1、“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诸子第十诸子,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土”。“土”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土”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儒家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核心思想是“仁”。儒家主张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忠于自己的心,能够推己及人,这就是所谓“直”“仁”“忠”“恕”;其他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墨家创始人:墨子。墨翟,鲁国人,后来做到宋国的大夫。核心思想:“兼爱非攻”。他们反对侵略战争,他们只帮被侵略的弱小国家做防卫的工作,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墨家是有团体组织的,他们的首领叫做巨子;墨子是第一任“巨子。他们主张“节葬”“短丧”“节
12、用”“非乐”,都和儒家相反。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老子相传姓李名耳,楚国隐士。庄子名周,宋国人。老子以为宇宙间事物的变化,都遵循一定的公律,这叫做常。顺应这些公律,便不须避害,自然能避害。治天下本求有所作为,但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不如排除一切制度,顺应自然,无为而为,不治而治。那就无不为,无不治了。庄学比老学更进一步。他们主张绝对的自由,绝对的平等。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不齐是自然的。一切但须顺其自然,所有的分别,所有的标准,都是不必要的。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中国严谨逻辑思想开创者,在中国开创了逻辑思想探究。先秦诸子的著作当中多半称其为辩者。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贵族政治崩坏的结果,
13、人治、礼治,都不适用了。法术之士便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君主整理国政,这就是法治。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对现代法制的影响也很深远。法家重势、重术、重法三派,而韩非子集其大成。主张“法”“术”“势”并用。法:严刑厚赏,明晰的法令术:君主驾驭臣下的策略势:君主的权势和威势。秦相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但他的基调却是道家。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效仿吕不韦编撰淮南子,也以道家为思想基调,想要统一思想。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向汉武帝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利禄提倡儒学,儒学统于一尊。辞赋第十一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
14、氏,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屈原的作品一一离骚和九章弟子宋玉创作九辩,到了汉代模拟离骚的更多,东方朔、王褒、刘向、王逸都走着宋玉的路,汉武帝时最盛。汉时称这种体制为“辞”,又称为“楚辞”。西汉的刘向将这些东西编辑起来成为楚辞一书。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指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一一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因此风、骚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15、义两大流派的源头。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辞赋合一:贾谊是荀卿的再传弟子,他模拟屈原的体制,却袭用了荀卿的“赋”的名字。这种赋日渐发展,屈原诸作也便被称为“赋”。诗第十二乐府汉武帝立乐府,采集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这种种乐歌,后来称为“乐府诗。北宋郭茂倩收集汉乐府以下历代合乐的和不合乐的歌谣,作乐府诗集。五言诗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氏父子在五言诗上下功夫。但真正奠定五言诗基础的是魏代的阮籍,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最高成就是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所录的古诗十九首。陶渊明:东晋诗人。“田园诗”创始人。谢灵运:东晋诗人。“山水诗”创始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16、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李白用诗歌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南宋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派变化出来的。文第十三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后来除了卜辞之外,还有讼辞。春秋一一列国外交的言语称为“辞”或“命”又合称为“辞命”或“辞令”。战国一一游说之风大盛。所以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最重辩。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从此也便有了第一种私家的著作论语。汉朝一一汉武帝时候,盛行辞赋。“骈文”或“骈体”出于辞赋,句读整齐,对偶工丽。魏晋
17、南北朝一一梁昭明太子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叫作“文”。唐朝一一唐初陈子昂提倡改革文体,韩愈继往开来倡导“古文运动”。宋代称为“散文”。韩愈和柳宗元也因此成为“唐宋八大家”O宋代的“唐宋八大家”以欧阳修为首,以下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朝一一到了宋代,又有“话本”,这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后来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明朝一一明代八股文盛行,清桐城派声名大振。清末一一梁启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登峰造极。胡适之先生提倡白话文。经过五四运动,白话文畅行。经典常谈考试真题1.小雨想以典型汉字为例,向同学介绍经
18、典常谈一书中关于“六书”的内容。在准备阶段,他无法判断“友”字的造字方法并分析其结构特点、推断其意义,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一书相关内容,参照下图由中华文字博物馆提供的“友”字甲骨文字形及“六书”简介,帮助他完成。(3分)答案:1.(I)会意字(2)由两只方向一致且靠在一起的手组成(3)意思是志同道合(志趣相同)的人。(3分)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某班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班长天乐邀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1)请阅读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
19、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B.“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C.“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2)为
20、了提高阅读效率,圆豆同学推荐大家采用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并请你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上述“方法提要”,请推测圆豆推荐大家采用的阅读方法是(3)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2 .(1)B(2)选择性阅读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指的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在诗的发端。D(3)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涉
21、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V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完整的了解。3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他们普通只
22、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就够了,但要详细推算,就得用阴阳和八卦的道理。八卦及阴阳五行和我们非常熟习,这些道理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信仰;我们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之中教这些道理支配着。(选自周易第二)(1)经典常谈的作者是,全书共一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括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2)作者从人家门头上和小孩的帽饰上的八卦说起,有什么作用?3 .(1)朱自清13(2)周易用来辟邪、预言吉凶、里面的道理被大部分人当成信仰,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4 .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一一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观并完成下表。5 .春秋说文解字孟子6 .某同学读了经
23、典常谈,围绕整本书内容他发现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C.史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汉书是汉代班固所著。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5 .C6 .综合运用。(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再阅读这本书时,可以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除了根据兴趣选择,还可以根据来选择。(2)小文最近因为看了央视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后,开始对汉字的起
24、源演变感兴趣,他选择阅读经典常谈中的V说文解字第一,请帮助他完成下列知识卡片。(3)你在阅读经典常谈之后,发现其对下列三本古籍都有精彩的阐述,如果想要选择一本进行深入阅读,你会选择哪一本呢?请说说理由。(60字左右)尚书诗经战国策6 .(1)阅读的目的(2)E象形形声(3)示例:我选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国人诗歌启蒙之,因此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7 .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典文学”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分类别
25、(1)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空格;经典常谈所讲经典中,史记汉书属于“史”,诗经属于“,离骚属于“,墨子吕氏春秋属于“A.经B.史C.子D.集读诗经语段一:“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语段二:“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谪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谪谏”。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
26、的叫做兴。”一一均选自经典常谈诗经第四(2)结合语段一,我们可知,是诗经主要的艺术手法之一。(3)结合语段二,试从我们学过的诗经二首中举出一例运用“比兴”的例子:,o读儒林外史1 4)儒林外史的扉页上写道:“经史子集是为国学正统。所谓外史,即为野史杂闻,不如正统者流。儒林外史举其要者,即为儒林败史。所谓儒林,究到底方知,原来就是一个江湖,衣冠人物的江湖而已。”儒林外史描绘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幅生动鲜活的土人百态图。读完儒林外史,班上同学展开讨论。甲说:“儒林外史是典型的讽刺小说。”乙说:“不尽然,它也在宣扬传统美德,树立了许多正面形象。”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名著中的人物及相关情节,加以说明。7
27、 .(1)ADC(2)赋、比、兴(3)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4)示例1:我同意甲的观点。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含蓄幽默的言辞,揭露封建知识分子追求功名富贵和封建官吏贪污受贿的卑污灵魂,抨击腐朽的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如对范进、高翰林、汤知县、严氏兄弟一类人物,作者无情地给予讽刺。示例2:我同意乙的观点。作者以高超的笔法讽刺了范进、汤知县等人,也树立了许多正面人物形象。如王冕懂事孝顺,勤奋好学,蔑视权贵;杜少卿仗义疏财,为人至孝。他们都是典型的正面人物。8.列说法中和经典常谈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O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B.根据造字法可知,汉字“鱼”“口”“手”“田
28、”等都是形声字。C.书中讲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的是礼记。D.春秋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是我国第一部通史。8 .B今年四月,XX学校举行“读经典、学经典”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卜面任务。9 .任务一: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10 .任务二:八2班的小张同学对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很感兴趣,知道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想用造字法来探究字义。请你参考“武”的例子和他一起探究“孝”这个字。例:“武”是会意字,字形结构:上面是表示武器的“戈”,下面是表示脚趾的“止”,它的含义是征伐示威
29、,引申为勇敢、英勇。“孝”是字,字形结构:,它的含义是。【提示:“孝”与“老”“孕”有关。9. 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10. “孝”是会意字字形结构:上面是表示老人的“手”,下面是表示孩子的“子”。它的含义是儿孙搀扶老人(或服从和侍奉老人长辈,或即为孝顺)11.以下有关经典常谈一书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OA.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
30、C.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部伟大的工具书。其中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这“六书”是由许慎创造。D.“赋、比、兴”是前人概括的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11. C12.为了方便同学们借阅图书,班级图书管理员为经典常谈标注了下列四个标签。其中标注有误的一项是()A启蒙读物B.国学入门C.白话典范D.山水名文12. D13.小文根据经典常谈梳理了“古诗发展史”,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OA.诗的源头是歌谣。春秋时,太师们记录下三百多篇唱词,遗称“诗三百”,便是后来的诗经。B.汉武帝立乐府,采集歌谣和乐谱,以备传唱,这些乐歌,后称为“乐府诗”。汉乐府以叙事为主。C
31、.魏晋时期,阮籍扩大诗的范围,正式成立抒情五言诗。陶渊明是将田园生活写在诗里的第一人。D.唐代谐调发展,律诗绝句称古体;不谐调的诗,称近体。李白用诗抒写时代,杜甫抒写自己生活。13. D14.根据经典常谈,在下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主要内容与书目相符O这部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书。作者早年游历各地,搜得大量史料。后担任太史令和中书令,著述历史。他在书中据事实录,使善恶自见,完成这部纪传体通史。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收录九千个汉字,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让后人可以溯源沿流,并提供了研究字形、字音、字义的依据。由于
32、各诸侯国关系紧张,战争频繁,担负外交的策士受到重用。策士们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他们的言辞被此书收录。A.B.C.D.14. D15 .关于经典常谈的概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OA.本书作者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6 全书共13篇,展示了我国古代和近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C.作者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D.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等情况。15. B16 .下在关于诸子第十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OA.孔子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17 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
33、不讲。这是他们的“非攻”主义。C.老子以为事物变化的最大公律是物极则反。处世接物,最好先从反面下手。D.荀子说人性是善的,孟子说人性是恶的。16. D17.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1)这段通俗浅显的文字,出自为中学生撰写的O(2)下面关于这部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OA这是一部以
34、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点研究传统典籍的作品。B.这段话是全书的第四篇,梳理的是关于尚书的内容。C.这部作品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D.这部作品共梳理了包括说文解字等在内的多部经典作品,我们在阅读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17 .(1)朱自清经典常谈B18 .在班级“读名篇传经典”读书活动中,同学们选择的诗文在经典常谈中都有提到,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选项,使之匹配。A.诗第十二B.尚书第三C.诗经第四D.战国策第八19 .CD20 .阅读名著文段,回答以下问题。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
35、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的经典常谈。该书是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史记等经典著作。(2)以上文段主要讲的经典是工。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的形式;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后来发展了字数均齐,韵脚调谐。19 .(1)朱自清传统文化经典说文解字周易(2)
36、诗经重章叠句20.班级里举办以“了解经典常识,开阔知识视野”为主题的读书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写推荐语。读书会上,你要向同学推荐经典常谈这本书,请围绕作者、作品内容、作品风格三方面写一段推荐语。(2)盘点名著。在读书会上,你还要与同学分享“盘点经典常谈”,表格中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补充。(3)反驳观点。读书会上,有同学就“中学生该怎样阅读经典”这个议题表达如下看法,你需要针对此人的观点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阅读经典应该“观其大略”。首先,观其大略,才能利用有限时间涉猎更多的经典,开阔知识视野;其次,中学生又不是专家,对经典有所了解即可,没必要咬文爵字,过
37、分深究。所以,泛读经典,效益最高。20 .(1)示例:本书作者朱自清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研究的学者。经典常谈是他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通俗易懂,不故作高深,很适合中学生阅读。(2)象形中庸历史纪传阅读经典应泛读与精读相结合。除了用泛读增加阅读经典的广度外,还应选择重要的篇目或章节精读,使阅读更有深度,提高鉴赏力和阅读品味。所以,泛读加精读,受益更多。21 .八年级(3)班全体同学共同阅读名著,下面是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三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如“止”“戈”为“武”,“
38、人”“言”为“信”等。四是“,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声意符,声是音标。如“江”“河”两字,少”(水)是形,“工”“可”是声。但声也有兼义的。如“浅”“钱”“贱”三字,“水”“金”“贝”是形,同以“戋”为声;但水小为“浅”,金小为“钱”,贝小为“贱”,三字共有的这个“小”的意义,正是从“戋”字来的。(1)根据原著,在文中横线上填写造字法的名称。22 .会意形声23 .班级开展”经典常谈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问题。24 .诗经重章叠句我认可孔子的做法孔子的做法有道理(肯定态度)。此乃“巧用”,孔子借治玉来教化人,明确做学问(或培养人)与打磨玉器一样都需要有不
39、断雕琢、不断精进的过程(明确共同点即可)。用诗句来表情达意更具体形象。25 .老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经典常谈昵?小宇:我们可以结合平时所学,选择性阅读相关内容。比如学习兼葭时可以读读经典常谈中的(1)这一篇目。还可以根据兴趣或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比如对汉字文化感兴趣,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2)这一篇目。老师:我们现在想选择杜甫诗歌编辑成集,现在可以根据经典常谈中诗第十二这一篇来确定主题方向。确定的主题是什么呢?PPT: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小文:依据PPT展示的
40、这段论述,我们可以将杜甫诗集的主题确定为(3),比如(4)J(以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例,说明理由)。小宇:我明自了,学习经典常谈可以了解经典内容,可以了解一个作者的风格特点,还可以了解一个文体的发展脉络。归纳这些内容,利于我们系统学习经典。23 .诗经说文解字示例主题:时代新声杜甫在春望中直接写到,国家动荡,春天满城草木的荒凉景象,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而使诗歌在领域、主题价值方面都呈现了新境界。(抓住“时代、新领域或新世界”这些关键词,阐述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还要依据PPT展示内容的)24 .经典常谈中,对很多古代经典都有平实而高明的观点。请你根据提示,将ABCD四
41、个观点填入表格中的正确位置。(只填序号)经典与观点A.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B.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史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C.断代为书,尽可充分利用史料,尽其颂述功德的职分。文字趋向骈体,句子比散体长。D.大体依春秋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君子”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24.BCDA25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表格。26 .说文解字辞赋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42、“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吟咏的对象。27 .按要求完成题目。(1)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一一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2)学校读书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小记者在八年级活动区域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访问并回答问题。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请问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说你的理由。同学:小记者:如果是选择性阅读,你的兴趣点在哪一方面,又会选择哪些篇目来读?同学:26. (1)春秋说文解字孟子周易(2)(1)示例一:你好!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诗经,里面
43、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人的生活,也更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示例二:你好!我最喜欢的经典是论语,书中记录的关于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的语句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教育,引导我成为一个有坚定志向、努力学习、善于自省的人。示例:我喜欢汉字文化,选择说文解字篇。(我喜欢古典诗歌,选择诗经篇、辞赋篇、诗篇)27.八(1)班开展“经典常谈”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成果分享】经典常谈入选教材名著导读后,李老师在班级里组织阅读。下面是小组阅读成果分享现场。李老师: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很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O在于实用,O在于
44、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同学们在阅读了经典常谈后,有什么收获?甲同学:阅读这部作品后,我对人们常常提到的“四书”有了全面的了解。知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乙同学:我对历史很感兴趣,所以我重点阅读了史记汉书第九,了解到除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部“正史”,都采用了汉书的体制,断代为书。丙同学: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史记成于一人之手,汉书成于四人之手。汉书表、志由班昭(曹大家)和马续补成。丁同学:我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变,了解了我国古代诗经楚辞以及诗歌的发展脉络,获益匪浅。阅读经典常谈,使我们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新深,源远流长。第一段文字括号里应填写的一组关联词语是()A
45、.如果就B.因为所以C.只有才D.不是而是丁同学说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丁同学是通过阅读经典常谈中的了解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2)【品格赞颂】下面是张洁同学演讲稿的开头部分。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千秋太史公,精神永流传”。司马迁,他秉笔直书,记载历史人物:他不负使命,成就史家绝唱;。今天,他的精神依然激励我们奋勇前行!演讲稿在格式上有一处不当,请指出。根据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再写一个句子,构成排比句。27. (I)D说文解字删去“使”(2)称呼应顶格(将“同学们,大家好”顶格)示例:他坚忍不拔,彰显生命价值。28.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往往承载着人类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养成读书的习惯,坚持阅读经典、品味好书,好似在心中长燃一盏明灯。班级正在开展以“文海遨游,品味经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在读书分享会上,有四位同学就经典常谈前五章的内容进行了发言,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来并纠正。小语: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小文: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著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小诗: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9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