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docx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摘要:本文介绍一种采用STC公司的STC89C52RC单片机控制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最后在共阴极的1.ED灯上实时显示温度值的温度检测系统(由于实验及成本因素本文只做一路传输系统)。该系统从实际应用工程出发,重要对硬件电路设计、电子元件选择、系统应用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具体探讨和研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测量准确、传输距离远、维护简朴等优点,系统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温度检测;STC89C52RC;DS18B20第一节引言31.1 系统原理及基本框图31.2 设计任务3第二节硬件设计介绍42.1
2、 STC89C52RG42.2 DS18B2062.3 三极管901282.4 4共阴极数码管82. 5硬件部分电路图9第三节软件设计介绍142.1 程序流程图和实际图142.2 调试18WffP个人,C三*会21参考文献24附录25附1:电路图附2:元件清单附3:程序第一节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科研、生产和平常活动中,人们对温度、压力、流量等模拟物理量的测量规定越来越高。而这些物量中温度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如何将温度通过传感器变成电信号,再通过解决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辨认的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将采集到的数字量进行不同的解决,然后在显示器显示出来,并进行实时监控。
3、这已经为当前计算机测量与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89C52和DS18B20的低成本、远距离传输的温度检测系统设计方案。1.1 系统原理及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为系统的基本框图。图1.1系统基本方框图该系统由六部分组成:STC89C52RC核心单片机,温度采集电路,1.ED显示电路,报警警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等,其中温度采集重要由DS18B20组成,在短时间内把热力学温度信号数字,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显示电路显示,并且判断是否达成设定温度,若达成设定温度,由单片机启动报警电路,报警。1.2 设计任务运用单片机与AD转换器设计一个八路温度巡回检测系统,对某粮库或冷
4、冻厂八点(八个冷冻室或八个粮仓)进行温度巡回检测。可以测量-3(+5(TC的温度范围,检测精度规定不大于1。采用数码管显示测量值;单片机和AD转换器型号自选(如单片机可选AT89S51或AT89C51等;AD转换器可选ADC0809或DC0804等)。(本文均基于一路温度检测系统设计)。第二节硬件设计介绍2.1STC89C52RC2.1.2 STC89C52RC介绍单片机自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价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不久。单片机的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规定不高,价格低,可靠性强,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基于以上的优点,单片机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
5、,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等各个方面,所以本系统采用单片机做为控制器。单片机中51/52系列最具有代表性。本设计核心采用了STC89C52RC单片机。STC89C51/52单片机系列是在MCS一51/52系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TC89C52RC完全兼容MCS-51系列单片机的所有功能,并且自身带有2K的内存储器,可以在编程器上实现闪烁式的电擦写达几万次以上,比以往惯用的803ICPU外加EPROM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在硬件上具有更加简朴方便等优点,其外形如图2.1所示。图2.1STC89C52RC芯片2.1.3 STC89C52引脚介绍STC89C52RC的引脚图如图2.2所示.T2P1.O
6、T2EXP1.1234567Pppppp.RSTRXDP3.OTXD?3.1INTOP3.2INT1P3.3TOP3.4T1P3.5%P3.6RDP3.7XTA1.2XTA1.lVSSi111111limA11VCCPO.O/ADOPO.1AD1PO.2AD2PO.3AD3PO.4AD4PO.5AD5PO.6AD6PO.7AD7EAA1.EPROGPSENP2.7A15P2.6A14P2.5A13P2.4A12?2.3/AUP2.2A10P2.1A9图2.2STC89C52引脚图单片机的引脚功能说明:电源引脚VCC(40脚):电源端,工作电压为5V。GND(20脚):接地端。时钟电路引脚XTA
7、1.I(19脚)和XTA1.2(18脚)复位RST(9脚).输入输出(I/O)引脚PO.O-PO.7(39脚-32脚):输入输出脚,称为PO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1/0口,内部不带上拉电阻。P1.0-P1.7(1脚-8脚):输入输出脚,称为Pl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0-P2.7(21脚一28脚):输入输出脚,称为P2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1/0口,P3.0-P3.7(10脚一17脚7输入输出脚,称为P3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1/0oP3端口具有复用功能。表2.1P3口端口引脚与引用功能表P3引脚兼用功能P3.0串行通讯输入(RXD)P3
8、.1串行通讯输出(TXD)P3.2外部中断0(INTO)P3.3外部中断I(INTl)P3.4定期器0输入(TO)P3.5定期器1输入(TI)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WR)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RD)2.2DS18B202.2.1DS18B20性能DS18B20是Dallas公司推出的单线集成数字温度采集系统,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规定通过简朴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其实物如图2.3所示。I图2.3DS18B20DS18b20内部重要有三个数字部件:64位激光ROM、温度传感器、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1.oDS18
9、B20的性能特点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解决器连接时仅需要条口线即可实现微解决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多点组网功能; 无需外部器件;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范围:3.05.5V; 测温范围-55+125C,在-10+85时精度为0.5C 零待机功耗 温度以9或12位数字量读出; 用户可定义的非易失性温度报警设立; 具有非易失性上、下限报警设定的功能,用户可方便地通过编程修改上、下限的数值; 负电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温度计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合用于DN1525,DN40DN250各种介质工业管道和狭
10、小空间设备测温。8PVC电缆直接出线或德式球型接线盒出线,便于与其它电器设备连接。 数字量的转换精度及转换时间可通过简朴的编程来控制:9位精度的转换时间为93.75InS:10位精度的转换时间187.5ms:12位精度的转换时间750ms。2.2.2DS18B20引脚图本文用的DS18B20的常用封装为3脚,如图2.4所示。:DA1.1.ASDS18B20123GND1.JUUuccDQ图2.4DS18B20引脚图各脚功能描述如下:DQ: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GND:电源地端。VDD: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时此脚应接地)。2.3三极管901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重
11、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IC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ICIB,表达变化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一方面要进入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也叫建立偏置,否则会放大失真
12、。9012是一种最常用的普通三极管。它是一种低电压,大电流,小信号的PNP型硅三极管: 集电极电流Ic:Max-500mA 集电极-基极电压VCbo:-40V 工作温度:-55to+150oC 和9013(NPN)相对 重要用途:o开关应用o射频放大2. 4共阴极数码管数码管由8个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字段)构成,通过不同的组合可用来显示数字09、字符AF、H、1.、P、R、U、Y、符号“-”及小数点。数码管的外形结构如下图2.5所示。数码管又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结构。ll.ll.图2.5共阴极四位一体数码管共阴极数码管的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二极管负端)连接在一起。通常,公共阴极接低电平(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片机 原理 应用 课程设计 八路 温度 巡回 检测 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9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