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2024年4月11日生态环境部令第33号公布).docx
《《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2024年4月11日生态环境部令第33号公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2024年4月11日生态环境部令第33号公布).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2024年4月11日生态环境部令第33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复议申请第三章行政复议受理第四章行政复议审理第五章行政复议决定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生态环境部依法行使职权,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生态环境部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办理行政复议案件,适用本办法。第三条行政复议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生态环境部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高效、便民、为民的原则,坚持
2、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第四条生态环境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应当遵循合法、自愿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第五条生态环境部法制工作部门是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机构同时组织办理生态环境部的行政应诉事项。第六条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机构中初次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参加统一职前培训。第七条对在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八条生态环境部应当确保行政复议机构的人员配备与所承
3、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提高行政复议人员专业素质,根据工作需要保障办案场所、装备等设施。行政复议工作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第九条生态环境部管辖下列行政复议案件:(一)对生态环境部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二)对生态环境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定,以派出机构的名义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三)对生态环境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前款规定的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和生态环境部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授权的组织,以下简称为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生态环境部和其他国务院部门以共同名义作出的同一
4、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生态环境部或者其他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由生态环境部和其他作出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共同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第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行政复议。下列事项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规范性文件;(三)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对本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四)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信访事项按照信访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办理。第十一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
5、被复议的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并向生态环境部提出对该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申请。第十二条依照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申请人。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人数众多的,可以由申请人推选代表人参加行政复议。代表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申请人发生效力,但是代表人变更行政复议请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承认第三人请求的,应当经被代表的申请人同意。第十三条申请人以外的同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或者行政复议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行政复议,或者由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
6、机构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第三人不参加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第十四条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者其他代理人代为参加行政复议。申请人、第三人委托代理人的,应当向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机构提交授权委托书、委托人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文件。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和期限。申请人、第三人变更或者解除代理人权限的,应当书面告知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机构。第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
7、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行政复议机关和申请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因不动产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的,生态环境部不予受理。第十六条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书面申请有困难的,也可以口头申请。书面申请的,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生态环境部
8、指定的互联网渠道等方式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也可以当面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通过互联网渠道送达行政行为决定书的,应当同时提供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的互联网渠道。口头申请的,生态环境部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申请人对两个以上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分别申请行政复议。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应当先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对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二)认为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存在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
9、规定的未履行法定职责情形的;(三)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不予公开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的其他情形。对前款规定的情形,生态环境部及其派出机构、管理的组织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向生态环境部申请行政复议。第三章行政复议受理第十八条生态环境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规定的,生态环境部应当予以受理:(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被申请人;(二)申请人与被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三)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四)在法定申请期限内提出;(五)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范围
10、;(六)属于生态环境部的管辖范围;(七)行政复议机关未受理过该申请人就同一行政行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并且人民法院未受理过该申请人就同一行政行为提起的行政诉讼。对不符合前款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生态环境部应当在审查期限内决定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不属于生态环境部管辖的,还应当在不予受理决定中告知申请人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申请的审查期限届满,生态环境部未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审查期限届满之日起视为受理。第十九条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无法判断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生态环境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补正通知应当一次性载明需要补正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态环境部行政复议办法 生态环境 行政复议 办法 2024 11 部令第 33 公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9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