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
《塔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某研发中心项目工程塔机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某某实业有限公司 某某年四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塔机参数和平面布置图四、工程地质情况五、塔机基础的施工六、塔机承台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要求七、塔吊交叉作业概况八、塔吊避雷接地措施九、塔吊天然基础计算书一、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某某研发中心项目2建设地点某某新区兴隆镇宝塘村二组,煎茶镇五里村七组、青松村一组3建设单位某某实业有限公司4设计勘察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某某新永一集团有限公司6总建筑面积.4地上.38(1)住宅79543.85(2)非住宅.53商业建筑13855.07办公建筑97
2、138.05酒店建筑7292.65配套设施884.12公共服务设施412.37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7393.61(3)其他936.66地下66168.027项目组成及功能划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号地块功能研发办公及配套服务用地总建筑面积43099.83地上31635.76地下11464.07,一层4号地块功能研发办公及配套服务用地总建筑面积.66地上79781.51地下25610.15,一层6号地块功能住宅及配套服务用地总建筑面积.30地上88645.50地下29093.80,二层8号地块功能配套学校用地总建筑面积17393.61地上17393.61地下0二、编制依据1、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测设计
3、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某某研发中心勘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件;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有关条文要求;9、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2008;10、塔机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1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
4、规程JGJ46-2005;13、部、省、市级单位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1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15、塔式起重机(GB/T 50312008)16、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17、施工组织总设计 18、固定式塔式起重机基础技术规程DB33/T1053-200819、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20、其他相关规范三、塔机参数和平面布置图1、塔机整体技术参数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现场条件,拟采用 四 台TC5610(QTZ80)型塔式起重机,起重臂长为56m,额定起重力矩80tm,塔机安装臂
5、长均为56m。塔机的生产厂家均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生产。2、塔机安装臂长为56米时起重性能特性及起重特性曲线:3、塔机基础所受荷载:说明:A、上面的图和表所示为;独立高度(40.5m)塔机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塔身未采用附着装置,塔机工作工况以及非工作工况时,基础受到的载荷。B、Fv为基础所受到的垂直载荷,Fh为基础所受到的水平载荷,M为基础所受到的倾覆力矩, T为扭矩。C、铺设砼基础的地基应能承受0.2Mpa(2kg/cm2)的压力,如达不到该承受力,则应根据砼基础所受的载荷另行设计砼基础,可采用打桩等措施,使其达到塔机对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要求。4、塔机支腿固定独立式外形尺寸5、塔机的平
6、面布置图四、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塔机的平面布置图知,C1#塔机基础位于SKC02孔附近;C2#塔机基础位于SKC12或16孔附近;C3#塔机基础位于SKC65孔附近;C4#塔机基础位于SKC52孔附近,基础下方的地基均为1层土。1、塔机基础:基础边长为7.0米*7.0米,厚度为1.2米。承台的砼为C35,基础内配25200双层双向钢筋。2、塔机的基础采用预埋螺栓形式:用预埋螺栓组把塔机基础节和砼基础连在一起,预埋螺栓到塔机制造厂家购置。五、塔机基础的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该塔机基础为天然基础,塔机基础下平面黄海标高如下:序号塔机编号桩顶或塔机基础下平面黄海标高(米)备注1C1#482.62
7、C2#485.43C3#485.44C4#482.61、塔机承台的施工。塔机承台施工工艺:挖土垫层浇筑承台放线(墨线)验线底层钢筋网绑扎塔机预埋螺杆安装固定上层钢筋网绑扎塔机承台模板支模塔机承台钢筋模板验收塔吊承台砼浇筑砼养护。2、根据塔机基础图,利用经纬仪将塔机定位轴线测出,按照1:1放坡系数外放相应距离,撒白灰线示之,依据开挖边线,采用一台反铲式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3、在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刻将控制垫层厚度及标高的小木桩打设完成,每平方米范围内应至少有一个小木桩;随后在基坑边四周用50100的木方围起来;进行垫层砼浇筑,初凝后进行压光处理。4、承台放线(墨线):在垫层砼达到30%以上的强度即
8、可进行承台放线。首先利用经纬仪将承台定位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弹墨线示之;然后按照承台的设计尺寸将承台边线测出,弹墨线示之;最后通知技术负责人进行验线。5、底层钢筋网绑扎:将塔机承台底部受力主筋安装相应的间距要求绑扎到位,要求采用满扎,同时在塔机预埋螺栓区域内钢筋网应采用点焊加固,最后放置底层钢筋网垫块。6、预埋螺杆组的安装、固定:6.1 用经纬仪将塔机定位轴线投测到底层钢筋网上,弹墨线喷白漆示之,同时用工装将四组预埋螺杆定位好,然后将预埋螺杆用电焊固定在钢筋网上。6.2 必须保证预埋螺杆高出砼基础上平面135毫米。6.3 必须保证砼基础平面度为1/1000。7、承台上部钢筋网绑扎:首先安装150
9、0左右的间距放置钢筋马蹬,接着将上部受力主筋按图纸要求的间距放置到位,进行绑扎,上部钢筋网可以采用梅花状绑扎。8、承台支模:采用15厚多层板做面板,50100木方做背楞,48钢管做外楞的模板支撑体系。9、钢筋、模板验收:以上工作完成后,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单位进行钢筋、模板验收。10、塔机承台砼浇筑:本工程中塔机承台砼采用商品砼,由汽车泵配合进行砼浇筑,砼在振捣过程中要充分,快插慢拔,均匀振捣,避免过振。待砼初凝后,进行砼表面压光处理。同时留置砼试块。11、塔机承台砼养护:砼养护时间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当塔机承台砼强度达到不少于设计值的90%上时方可进行塔机上部结构安装。12、塔机承台在浇筑
10、前要将预制桩顶进行割断或凿毛处理,并将预制桩上部主筋与承台内主筋可靠连接,确保塔机承台与预制桩的有效接合。六、塔机承台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要求1、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做到交底到人,使每一个施工人员明确每道施工工序的要点和难点。2、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5;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1/1000;3、严格执行基础施工方案,塔吊基础定位要准确。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满足要求,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做好混凝土试块工作5、基础砼浇筑完毕后应浇水养护,达到砼设计强度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作业。如提前安装必须有同条件养护砼试块试验报告,强度达到安装说明书要求。6、塔吊基础砼浇筑后应按规定制作试块,基础内钢筋必须经
11、质检部门、监理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浇筑砼,并应作好隐检记录。以备作塔吊验收资料。7、钢筋、商品混凝土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8、塔吊基础底部土质应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及地质报告概述方可施工。9、塔吊基础施工后,四周应排水良好,以保证基底土质承载力。10、塔机的避雷装置宜在基础施工时首先预埋好。11、基础塔吊砼拆模后应在四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完成初始高程测设,在上部结构安装前再测一次,以后在上部结构安装后每半月测设一次,发现沉降过大、过快、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汇报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分析处理后,方可决定可断续使用或不能使用12、严格按照方案作好围护和支撑加固工作,基础四周搭设1200
12、mm高围护栏杆,并布置警示牌。夜间加设红灯标志。13、做好钢筋的隐蔽验收,并经过监理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14、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文明教育。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定安全生产责任。15、地基紧实、平整,地基或基础隐蔽工程资料齐全,位置正确。16、基础周围有排水措施。 17、砼配比报告及原材料检验报告。18、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施工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七、塔吊交叉作业概况1、根据塔机的平面布置图知:C1#塔吊与C2#塔吊、C3#塔吊、C4#塔吊均有交汇,C3#塔吊与C1#塔吊、C2#塔吊、C4#塔吊均有交汇, C2#塔吊与C3#塔吊、C1#塔吊
13、均有交汇,C4#塔吊与C1#塔吊、C3#塔吊均有交汇,四台塔吊均为交叉作业。2、群塔作业安全使用要求2.1 加强对塔吊司机的管理:严把人员关,选派责任心强、有较长驾龄、技术较全面的司机担任驾驶任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塔机司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管理规定,做到严格自律、一丝不苟,禁止各行其是。2.2 加强对信号指挥人员的管理。各台塔机水平交叉、立体多层次的作业,塔机司机视野有限,有时需要信号传递。因此信号指挥人员至关重要,必须选派有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能够照顾全面的信号指挥人员担任现场的信号指挥工作。同时必须经相关部门统一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指挥。2.3 各塔吊起
14、重臂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错开至少3m高差。2.4 在日常施工作业时,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以减少同一作业面范围的吊运作业。2.5 加强对现场特种工作人员的管理现场塔吊的安装维修工(包括机械工和电工)、操作工等必须由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信号指挥员采用对讲机与司机联系指挥,每台塔吊专设频道,严禁串台互相干扰。司机应定人定机,严禁私自调整岗位。因本工程的特殊性,管理人员设定人定点指挥与协调,每天现场均安排机械维修工和电工值守,现场人员,各就各位,随时可取得联系,塔吊故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修复,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性。2.6 加强塔吊的维护保养2.6.1 塔吊进场应严格质量把关,安装后应
15、按程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6.2 维护与保养。日常的维护与保养是不可缺少的,只用不养必将加速设备的磨损与消耗,不正确的维护保养也将会埋下隐患,威胁安全,阻碍其效能的发挥,我们同时进行保养,正确维护与保养的方法、材料工具、时间、执行人员的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有章可循的制度,确保维护与保养不间断的穿插进行。2.6.3 检查与修理工作。贯穿于设备管理与使用的全过程。每台塔吊要求司机做好班前、班后检查,周检,月检;维修人员除日常修理外,每月安排一次巡检,分公司组织月检、季度检查等,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禁设备带病运转,不留任何隐患。2.7、群塔运行控制:2.7.1运行原则、低
16、塔让高塔。低塔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后塔让先塔。在各塔机塔臂交叉区域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动塔让静塔。在各塔机塔臂交叉区域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 轻车让重车。在各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荷载塔机。、客塔让主塔。以各栋号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栋号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塔机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以上排序原则执行。2.7.2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被吊物重量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
17、、信号不清。、吊物下方有人。、吊物上站人。、埋在地下物。、斜拉斜牵物。、散物捆绑不牢。、立式构件、大模板等不用卡环。、零碎物无容器。、吊装物重量不明。有起点无落点不准吊。2.7.2运行控制:、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该频率。要做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换班时应采用当面交接制。、现场用指挥语言采用普通话。指挥语言应规范,防止发生指挥错误。、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机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的
18、塔机编号,待塔机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与被吊物。塔机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还必须环顾相邻塔机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起重工在作业前、作业中和交班时,必须对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查与鉴定,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3、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3. 1施工过程中各台塔吊的安全高差不得小于3m。 3.2 相互交叉的塔吊运转时吊钩绳与大臂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m。 3.3 吊装发生矛盾时各塔塔司和司索要做到安全礼让,原则上轻钩躲让重钩,不得有意阻碍其它塔吊运转。 3.4 严禁多台塔吊同时在交叉区域内吊装作
19、业。 3.5 各台塔吊的大臂回转时,小车的安全幅度为20m,严禁在此幅度外转臂。3.6 各塔吊的起重臂或平衡臂进入交叉区域时,塔司、指挥人员及监护人员都要精力集中,回转不得使用高速,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3.7 防碰撞措施 3.7.1 塔吊在顶升过程中严禁回转起重臂,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塔吊间及塔吊与建筑物之间发生碰撞。 3.7.2 塔吊应由专职人员操作和管理,严禁违章作业和超载使用,机械出现故障或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予以解决。 3.7.3 塔臂前端设置明显标志,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塔与塔之间回转方向必须错开,严格控制楼和楼之间的操作高度和作业时间。3.7.4 从施工流水段上考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专项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92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