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蜻蜓教案5篇.docx
《抓蜻蜓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蜻蜓教案5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抓蜻蜓教案5篇抓蜻蜓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征。2、情感目标:让小朋友在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对称美。3、技能目标:让小朋友绘画蜻蜓,并能画出各种动态的小蜻蜓,并添加相关景物,丰富画面内容。活动重点: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蜻蜓的特征。发现蜻蜓的主要特征。让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征,画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态的小蜻蜓。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具准备:小蜻蜓的范画一幅,示范用纸,水彩笔。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小朋友可要仔细听了:小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轻又轻,飞东飞西忙不忙,消灭害虫有本领。老
2、师请刚才仔细听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小朋友真聪明,谜语猜对To)老师还有问题问小朋友:提问: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长什么样吗?2 .他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做什么?小结:小蜻蜓的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大翅膀。我们经常看到蜻蜓飞得很低用尾巴点水,这是她在产卵。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飞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虫的天敌,我们要看护小蜻蜓,不能伤害它。二、示范与讨论(1)教师出示示范画小蜻蜓,讲解作画步骤。1.在纸上的中间画两个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对称的,老是有个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告诉老师总结:哦,原来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很大。
3、是不是很神奇啊。3 .现在小蜻蜓的眼睛画好了,接下来画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两端有红色的翅痣,在飞行时,能够防止震动,保持平衡。4 .翅膀画好了,下面画它的身体腹部,是不是像个长长的U字啊。然后是画它的尾巴,长长的。(2)画出小蜻蜒向不同方向飞的形态1.小蜻蜓的样子不变,只要改变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启发幼儿画出各种飞行方向和动态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蜓的眼睛画的大大的,身体细细的。2.在画面上添加景物,大树什么的都可以3.鼓励幼儿画出景物,并大胆涂色,注意构图合理三、引导评价将幼儿作品贴在作业栏中,互相欣赏,说说那些蜻蜓画的漂亮,那些画的内容丰富。四、活动反思抓蜻蜓教案篇
4、2设计意图:因为夏天快要到来了,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夏天的小昆虫,知道小蜻蜓的习性和特征,特此设计了次教学活动。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小朋友了解蜻蜓的身体结构特征。2、情感目标:让小朋友在绘图的过程中感受到蜻蜓的对称美。活动重点:让小朋友仔细观察蜻蜓的特征。发现蜻蜓的主要特征。活动难点:让小朋友抓住蜻蜓的特征,画出小蜻蜓和不同形态的小蜻蜓。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蜻蜓,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具准备:小蜻蜓的范画一幅,示范用纸,水彩笔。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猜个谜语,小朋友可要仔细听了:小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轻又轻,飞东飞西忙不忙,消灭害虫有本
5、领。老师请刚才仔细听的小朋友来回答问题(小朋友真聪明,谜语猜对To)老师还有问题问小朋友:提问:1.小朋友知道小蜻蜓长什么样吗?2 .他喜欢在什么地方飞来飞去,做什么?小结:小蜻蜓的身体细长,有两对透明的大翅膀。我们经常看到蜻蜓飞得很低用尾巴点水,这是她在产卵。它喜欢捕食苍蝇,蚊子,飞蛾等。是大自然中有害昆虫的天敌,我们要看护小蜻蜓,不能伤害它。二、示范与讨论(1)教师出示示范画小蜻蜓,讲解作画步骤。1.在纸上的中间画两个大大的眼睛,眼睛是对称的,老是有个蜻蜓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告诉老师总结:哦,原来蜻蜓的眼睛是复眼,是由成千上百只眼睛组成的,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
6、很大。是不是很神奇啊。3 .现在小蜻蜓的眼睛画好了,接下来画蜻蜓的翅膀,它的翅膀有两对,薄薄的,透明的,翅膀的两端有红色的翅痣,在飞行时,能够防止震动,保持平衡。4 .翅膀画好了,下面画它的身体腹部,是不是像个长长的U字啊。然后是画它的尾巴,长长的。(2)画出小蜻蜓向不同方向飞的形态1.小蜻蜓的样子不变,只要改变它的方向就可以了,启发幼儿画出各种飞行方向和动态的小蜻蜓,要求把蜻蜒的眼睛画的大大的,身体细细的。2 .在画面上添加景物,大树什么的都可以3 .鼓励幼儿画出景物,并大胆涂色,注意构图合理三、引导评价:将幼儿作品贴在作业栏中,互相欣赏,说说那些蜻蜓画的漂亮,那些画的内容丰富。抓蜻蜓教案篇
7、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1、在读文的基础上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明白道理。2、学习多种途径收集、处理资料。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蜻蜓的习性、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扣题引发,理清脉络。1、启发猜想:出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质疑。2、导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大家的猜想来写的。不过,这个和小朋友们说蜻蜒的人,是一位
8、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一一陶行知。你们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让孩子们放飞蜻蜓的经过吗?快读读课文吧!3、初读,理清脉络:(1)第一遍读,读准字词、读通课文。(2)第二遍读,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弄清词语意思。(3)第三遍读,根据板书(捉)蜻蜓一一(谈)蜻蜓一一(放)蜻蜓,让学生填上恰当的词,弄清文脉。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1、指名读第一段,了解大意,想象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2、读第三段(11自然段)(1)从“纷纷”一词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飞蜻蜓。(2)从“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体会孩子们的心情。3、激起悬念。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
9、飞”呢?(在“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三、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问题导入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2、请学生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二、读文入境,探究自悟1、学生自由读二、三段,想一想: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
10、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2、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形成自己的理由。3、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联系前后文说明自己放的理由,关键点:(1)陶行知的语气:“慈爱的”、“商量的”(尊重孩子,耐心、民主,孩子们容易接受他的教育)(2)陶行知先生与孩子们的对话内容:蜻蜓吃什么?尾巴有什么作用?眼睛的结构。(了解蜻蜓的特点,认识到它是益虫,应该保护)提问: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什么了解?(学生读议)(3)孩子们的回答内容和神态。(“入神”说明陶行知先生的话太吸引人了)4、练习分角色朗读。(1)同座间练习,再次体会人物的心理。(2)指名演读,集体评议。5、启发小结。师:为什么这群孩子在和陶行知先生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蜻蜓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83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