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2024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八篇).docx
《初级中学2024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八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学2024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精选八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级中学2024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了贯彻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学校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
2、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3 .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二、组织架构劳动教育管理领导小组组
3、长:副组长:组员:劳动教育工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年级部主任、班主任。三、劳动教育目标三初分阶段劳动教教育目标级劳动教育目标劳动教育内容(家务劳动+学习劳动)劳动教育实施1、塑造1、学会班级1、在校午餐“劳动创造美体就餐劳动。2、分配,卫生打扫。好”思想认识。学会布置温馨教2、参与每月学校室。3、学会参与大扫除。3、参与校园绿化养护。4、校内公益劳动。4、学会参与社区捡参与校外公益劳脏护绿。5、学会动。5、参与家庭烹饪食物。烹饪。1、塑造“劳1、学会班级1、在校午餐动创造美好”思体就餐劳动。2、分配,卫生打扫。想认识。2、养学会布置温馨教2、参与每月学校成“勤能立志”、室。3、学会参与大扫
4、除。3、参与“爱戴劳动人校园绿化养护。4、校内公益劳动。4、民”美德。3、学会参与社区捡参与校外公益劳提高参与劳动脏护绿。5、学会动。5、通过劳技技能。4、提高一项劳动技能。6、课锻炼劳动技能。劳动技能。主动完成在家个人事务,协助父母料理家务。1、塑造“劳1、学会班级1、在校午餐动创造美好“思体就餐劳动。2、分配,卫生打扫。想认识。2、养学会布置温馨教2、参与每月学校成“勤能立志”、室。3、学会参与大扫除。3、参与“爱戴劳动人校园绿化养护。4、校内公益劳动。4、民“美德。3、学会参与社区捡参与校外公益劳提高参与劳动脏护绿。5、学会动。5、通过劳技技能。4、提高一项劳动技能。6、课锻炼劳动技能。
5、劳动技能。5、主动完成在家个提高参与劳动人事务,协助父母技能。6、提高料理家务。劳动技能。四、劳动教育实施(一)氛围营造1、宣传动员,营造热爱劳动氛围利用班队会和劳技课,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和动手操作教学,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
6、动理念。中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主题队会、故事会、我参与、我体验等形式,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3、家校配合,营造劳动氛围。(1)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
7、造劳动教育氛围,在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进行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2)活动搭台,融入亲身劳动体验。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要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同时开展“绿植走秀”“我为净化校园出一份力”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同行,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性。(二)活动安排集体劳动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参与年级1、温馨教室创建班级大扫除每月第三周中午(全年共10次+2次)7-9年级2、假日雏鹰小队劳动公益行社区慰问孤老,参与社区捡脏护绿劳动。每月一次。79年级3、社会
8、实践公益劳动校内公益劳动、校外公益劳动。按照社会实践活动方案7、8年级4、开学、期末集体大扫除校内班级大扫除。每学期一次7、9年级5、寒暑假劳动教育形式多样:烹饪菜肴、职业体验每学期一次7、9年级个人活动名活动内活动时参与年劳动称容间级班级每周值日教室卫生打扫每周一次7-9年级就餐卫生参与每天7-9年级家务劳动个人卧室整理每天7-9年级家务劳动家庭家务劳动参与每天8年级劳动技术劳技课劳动按劳技课安排对应年级五、劳动评价学生个人劳动教育评估根据劳动态度、劳动操作、劳动成效等列出考核内容,进行师生评价、自我评价。集体形式的劳动课、社区服务等劳动教育列入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学校劳动教育管理
9、评估包括管理、课程设置、实践基地与设备、师资队伍、制度建设等方面。劳动教育评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评价学生,通过自评、他评等方式,实行民主评定。加强文德学子劳动教育开创素质教育新局面。小学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二、各项教育活动安排1、爱绿护绿活动教育。(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2)中高年级可开展“爱护环境动
10、起来”活动。各班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J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联系卡”形式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二(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星级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3、班级劳动。(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4、课堂教学
11、。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德育处。5、节日教育。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队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二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二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研究,将来就要捡垃圾二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二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
12、做完,我都做3件了二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两样二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二各班简要总结教育活动,期末交德育处。根据总结情况,德育处评选“劳动好少年二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课程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练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依据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实施方案。一、具体目标坚持学校和家庭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
13、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二、基本原则1.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在劳动教育中树德、增智、强体、审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2 .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的正确观念。3 .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
14、,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同时要教育学生,劳动过程中学会自护,确保人身安全。三、主要任务1.课程的有机。依据上级要求,开好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其他学科教育中有效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美德、劳动技术的教育。要结合综合实践课有机的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4 .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常规工作中要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做好值日,认真清扫校园,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结合学生实际的劳动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开展与劳动有
15、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室内装饰、班务整理等实践活动;开展“爱学校集体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5 .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学雷锋活动日”、“志愿者日”、“劳动节”、“元旦”、“春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合农村实际,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一定的生活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6 .鼓励参与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
16、面的劳动。结合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适量的安排家庭劳动作业(如洗碗、扫地、洗衣、整理房间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为父母分忧;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增强劳动意识。四、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4年9月2024年10月)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7 .制定措施,提高认识。制定切合本校实际
17、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组织教师学习细则,使全体教师明确人人为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4年10月2024年5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劳动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2,利用多种途径与载体。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重视孩子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通过校本课程,传授家务劳动方法,掌握家务劳动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园社团活动,加强学生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通过学校开展的各种主题活动,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的正向引领。8 .课程整合与。利用学校各级课程进行整合与有效,利用有利资源,丰富劳动教
18、育内容。4.加强督导评价。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把具体的劳动情况和相关材料计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作为评选“劳动小能手”、“三好学生”等的依据之一。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年6月)做好劳动教育成果的积累,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存档工作,学校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对评选出的劳动小能手、劳动好少年等进行表彰。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孩子的劳动观念必须从小养成,只有树立了劳动的观念,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才会让孩子热爱劳动。那么,作为小学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呢?我结合自己几年的教育实践
19、,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1、探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增强。劳动课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实践,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劳动习惯相结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2、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以在小学生中定期举办自理能力测试、劳动能手竞赛、“今天我当家”中队主题会等活动,让孩子参与实践。在学校继续开展“雏鹰行动”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五自能力”,还可以举行隆重的颁章仪式,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学生通过参加
20、这些活动和劳动实践,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加了对劳动的兴趣,同时,自理能力、动手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3、重视劳动过程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在确定劳动教学目标、内容的同时,要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如采用制定“学校家庭劳动教育反馈”、等有效手段,注重学生在研究技能的过程中,从不会到会的各项需求,踏踏实实,真正使劳动教育自始至终落到实处。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
21、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假日小队”、“红领巾特别行动小队”等形式,定期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劳动,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尽量为学生劳动技能的提高创造条件。这些社会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在家里劳动态度的改变,在学校认真做好值日,在社会上自觉遵守文明规则。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1、要打破来自家庭教育的障碍。学校要
22、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克服来自思想上的障碍,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不断增强其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意识。2、要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引导家长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四、健全家校合一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我相信,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学劳动教育总结“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有关要求,中学
23、紧密开展各项工作,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动手动脑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一、落实好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参与有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培训。理论学习是助力实践成长的重要内容,要想开展好劳动教育,必然要深入解读上级政策要求,理论指引实践。关于劳动教育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论教育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提到的劳动实践不是简单的教学生干活,而是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因此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扎实有效推进劳动教育的落实,办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中学 2024 劳动教育 实施方案 精选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79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