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docx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突破口数字政府建设实质是数字化与政府自身建设的深度融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近几年以来,党中央围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安排,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数据孤岛的存在、实体化工作机制不健全、应用场景开发创新不足、上下体制的不顺等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亟待从体制机制层面突破。第一,很多地方的相关组织架构和推进机制不统一。在实践中,我国很多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相关体制机制还不统一,行政体制改革步伐滞后于数字政府建设进程,在很多方面尚未实现与数字政府建设的有效衔接。例如,在政务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上,有的由政府办公厅牵头,有的由发改委、大
2、数据局、政务服务局等政府直属机构负责;有的是副厅级单位,有的是内设处室,还有的是事业单位。在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置上,有的是省政府直属部门,有的是部门管理的内设机构,还有的是事业单位。各地数字政府建设落地实施主体不一、推进机制不同、协调力度不等、评价标准不统一,易造成规则的不统一和落地实施标准的差异。第二,数据的“隔离墙”有待进一步打通。纵向来看,跨层级数据共享渠道还不够通畅。共享数据受时段、频次等限制,地方尤其是基层服务窗口的数据共享还面临一些现实障碍。横向来看,数据“烟囱”问题比较普遍,特别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质量数字政府建设,数据分散化、应用条块化、信息割裂化、服务碎片化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部门在
3、数据管理和使用方面也存在多头采集、衔接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办事效率。第三,体制机制改革中对数字化特点把握不够深入。数字化发展给社会整治管理带来假设干新特点,对于现行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例如,智能化特征迫切要求建立能够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扁平化特征表达为结构更加扁平、机构更少、层级更少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必须基于这一特征开展;融合化特征为各主体参与社会整治管理提供了技术条件,使各个行政主体互联互通、协同联动。在实践中,体制机制建设对于上述特点把握还不够深,改革步伐与高水平数字政府建设的匹配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第四,应用场景开发创新不足、数据价值挖掘不够。全国多地和多个部门积极开发应用场景,已
4、形成了一大批典型案例。但是与巨大数据存量“宝藏”和巨量开发需求相比,当前应用场景开发创新的广度、力度和精准度仍然不足,开发应用潜能有待全面深度挖掘。此外,在支持鼓励场景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各地对于相关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认识不同、准入规则和标准不一,导致部分高质量创新成果难以落地。第五,实体化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特别是“数据职责”尚待明确。这主要表现为:在上下协同、步调一致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力度;数据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间实际工作中面临统筹力度不够、协调难度大、具体工作落实难等现实困境,存在“小马拉大车”现象,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相关部门在数据的采集生成、更新维护、互通共享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 数字 政府 建设 突破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7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