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它们去哪里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它们去哪里了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它们去哪里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简析:它们去哪里了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六课。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会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二这节课通过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研究水的特征。学生将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一一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基于这些观察结果产生的认识都指向“溶解”这一概念,本节课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考虑到“溶解一词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科学词汇“溶解”,并没有给出
2、具体的解释。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对液体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孩子的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一一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
3、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知道盐、红糖在水中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能用溶解一词来描述。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颗粒。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有些物体则很难溶解。教学难点:观察和
4、描述溶解前、中、后物体和水的变化。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每组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四、教学过程聚焦问题1 .问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后续学习物质放入水中是否会发生变化做好了铺垫。)(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鸡蛋番茄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猜一猜,汤中加有那些作料?出示画面,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
5、猜一猜,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感觉到“汤”中有盐、味精、老酒、酱油,初步感受“溶解现象)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2 .聚焦问题。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它们去哪里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二)探索:描述并记录现象。1.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盐、红糖和小石子,布置观察要求。放入前,先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形状并画图记录。领取三杯水,各放入一种物体,观察并记录。
6、3分钟后,学生领取搅拌棒,搅拌后继续观察并记录。观察完一种物体,再观察另一种物体。(对比一下三种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2 .记录的要求:用画图形式表示颗粒大小。教师提示:三次放入物体的量要差不多,每一步必须记录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搅拌棒可以根据学生记录情况适时发放。3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设计意图:使学生会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质充分混合。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按照操作流程在一步步地进行实验,合作是否愉快,在每一个环节是否做到仔细观察,是否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及时记录等。)(三)研讨1 .我们来交流: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
7、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放入前,食盐(红糖、小石子)搅拌时,食盐(红糖、小石子),水搅拌后,食盐(红糖、小石子),水2 .我们的发现(1)写一写将三种物体放入水中,可以溶解,不能溶解。食盐红糖小石子(2)小结将这三种物体放入水中,盐和红糖能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在水中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3 .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说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但是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
8、,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在学生交流环节,继续强调落实说和听的习惯养成。不同的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四)拓展延伸我们已经知道了盐、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继续去尝试味精、面粉、老酒、食用油(设计意图:教学首尾呼应,扩展延伸,巩固所学。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板书设计6 .它们去那里了六、教学反思“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这节课我
9、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灵活处理教材,精心安排实验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围绕“猜测一一验证一一结论一一运用的这一过程展开教学。(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妈妈烧的美味“番茄鸡蛋汤”里加了哪些物质,引导学生回忆、猜想水里加的物质,从而带领学生探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科学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领引者,学生学习的伙伴,应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探究。为每组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为学生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出示相关的实验要求,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的探索。学生从“溶解”和“不溶
10、解”中进一步研究水的特性,这一探究过程,也使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得以延续,建立学生初步的科学素养才。(三)注重合作学习,培养良好科学习惯。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到科学这门学科,在科学课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习惯:(1)学会倾听。倾听老师、同伴的发言,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之处要会整合;(2)学会表达。课中教师要给学生与同伴充分表达的时间,然后每组代表汇报,全班评议;(3)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敢于质疑,积极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课堂中,我多处安排让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在这方面上有所长进。(四)思考从这节课时,我首先思考的是这样两个问题:我要带学生走到哪儿?怎么带着他们走
11、?走到哪儿?这主要是教学目标定位。它们去哪了这节课,首先是科学知识。关于一年级物质科学一类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只有这么一句话: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那么这节课,科学知识上,通过学生观察,能了解,这样的是溶解,这样的很难溶解。就可以了。本课最后有一个核心探究问题是“它们去哪了,到底去哪儿了呢?除了通过观察来寻找物质还存在水里的证据,它们还在水里,只是因为变得太小了,我们看不见了而已。这也是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像科学家一样,继续探究,总会有新的发现。课后延伸方面,你还想通过实验,探究哪些物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继续去尝试味精、面粉、老酒、食用油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一年级的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领着他们走,让学生一步一步在模仿中做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方法上,我认为本课有一条明线,就是通过观察的方法来研究物质。另外还有一条暗线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了解物质在水中的变化。盐、红糖、小石子三者的横向对比。低段科学教学中,这样的实验方法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渗透。“先扶后放”对一年级科学探究是较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相信孩子在今后科学探究方面一定会越做越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6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