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点亮小灯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2《点亮小灯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点亮小灯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点亮小灯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课题四下2.2点亮小灯泡第2课时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3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科学探究目标:1 .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2 .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 .能观察比较出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方法的相同点。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电探究的兴趣,增强小组合作意识。4 .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树立安全用电意识。5 .敢
2、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学习重点1 .学会正确连接小灯泡的方法。2 .通过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归纳闭合回路的概念。学习难点分析小灯泡发光的原因,并会用语言进行描述。教学准备教师: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课件。小组:1只小灯泡,1节3 .5v的干电池,1根U型导线,电池和灯泡贴纸若干,实验记录单。学习过程设计一、导入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认识到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能源,谁能举例说一说电能可以转化为哪些形式的能量呢?预设:电可以转化为光能,让灯亮起来;还可以转化为声音,让广播响起来;还可以转化为动能,让风扇转起
3、来。(二)联系生活,聚焦话题1.谈话:我们能够很轻易的点亮这些生活中的灯,可在实验室里我们能让(出示小灯泡)小灯泡亮起来吗?准备材料: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你认为还需要什么材料呢?预设1:电源预设2:电池、导线教学策略1:追问:插座里的电能用来实验吗?确定用电池作为电源。教学策略2:追问:电池有什么作用?使学生明确选择电池实验的意义。2 .讲解:家用电源电压是220V,超过了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选择安全的电池作为电源,普通干电池的电压较小,符合人体安全电压范围,对人体没有伤害。3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三种材料来点亮小灯泡,研究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出示课题
4、)点亮小灯泡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使学生了解知识间的联系。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来源于生活。再通过谈话明确实验材料,同时渗透安全用电的意识,并提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材料是科学实验的基础,在了解材料的基础进行实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始研究。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展现出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为后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先验证猜想,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后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发现正确连接方法的特点,体现出了教师的“教”,也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在成功点亮小灯泡后,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
5、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此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在记录单中粘贴电池盒灯泡,只需画好导线即可,降低了记录的难度,提高了记录的时效性。另外提出思考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令实验更深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电在灯泡中的流动问题,使学生的概念水平得到发展。分析小灯泡持续发光的原因,并会用语言进行描述是本节课的难点。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教师出示提示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闭合回路、电流方向等抽象概念,学生的概念和思维也在师生互动间得到发展和提升。学以致用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目的之一,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想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点亮小灯泡 点亮 灯泡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表格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6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