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登泰山记》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2《登泰山记》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登泰山记》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登泰山记教学案例统编版必修上册登泰山记教学案例学习目标1.思维发展与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理通思路。2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3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五岳之尊的雄奇壮丽,培养学生对人生“不断攀登以历绝美”的感悟,理解文人在山水自然中安放心灵的文化传统。课前学习任务1 .搜集并整理“赋”与“记”文体的特点与区别,查阅姚鼐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列出姚鼐生平经历简表。2 .阅读全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3 .快速阅读全文,梳理文章思路,完成下面表格。段落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国庆假期将至,泰安中学
2、高一学生朱小纯想沿着当年姚鼐的路线登泰山,请同学们为他设计出国庆二日游的路线图。【学习任务二】假如要你拍摄这段泰山观日出的小视频,请根据文章内容,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解说中要有对日出景色的基本介绍,解说得有诗情画意。【学习任务三】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除夕之日观日出更是罕见,在万家团聚共度佳节之日,作者乘风冒雪,一步步走上冰滑的石阶,于泰山之巅翘首迎接红日喷薄而出,同学们从中能感悟到作者怎样的情怀呢?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推荐的学习资源1 .徐志摩泰山日出2 .电视音乐风光片泰山3 .徐志摩的泰山日出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河北安国中学的王倩老师。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第七单元的
3、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下面就让我们从一位登山家说起,记者曾采访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乔治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多么简单而又纯粹的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2018年69岁的夏伯渝老人成为我国第一位依靠假肢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因为山就在那里,1774年的除夕,姚鼐与挚友乘风冒雪,同登泰山。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去追寻最美的风景,去体会作者别样的情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思维发展与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反复朗读,整体感知,理通思路。2 .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3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略五岳之尊的雄奇壮丽,培养学生对人生”不断攀登
4、以历绝美”的感悟,理解文人在山水自然中安放心灵的文化传统。通过预习,同学们都完成了对文章思路的梳理,下面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下表格来修改,并且完善自己的答案在第一段中,作者主要是介绍了泰山,及其最高峰一一日观峰的位置;第二段介绍了登泰山的经过;第三段描写泰山观日出;第四段介绍泰山的名胜古迹,即人文景观;第五段介绍泰山冬季的景色,即自然景观。【学习任务一】沿作者路线,设计国庆二日游路线图。梳理了课文的思路,同学们对本课已经有了整体的感知,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一个任务。国庆假期将至,高一学生朱小淳,想沿着遥奈当年的路线登泰山,请同学们为他设计出,国庆二日游的路线图。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来完成这个路线图的设计
5、,好,相信同学们已经设计出了完美的路线图。在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由南麓登山,沿着中谷进入,再沿着西谷到达山顶,观赏泰山晚霞夕照。第二天,5点起身,在日观亭看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回途中观看道中石刻以及泰山松。下面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欣赏泰山美景。在第二段中,作者经过艰难跋涉,到达山顶后,看到了怎样的风光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跟随老师一起大声诵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瑰丽的风景画,你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吗?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来描述这一画面。皑皑的白雪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泰山记 泰山 教学 案例 统编 必修 上册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60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