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清新的空气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4.清新的空气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清新的空气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4.清新的空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14.清新的空气1 .教学内容作为讨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引导学生关注空气的污染与保护问题,特别是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的治理。本课教学内容包括四个活动。活动一,通过将清新的空气环境与污浊的空气环境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空气环境对于人与其他生物的重要性。活动二是有关雾霾知识的资料学习,让学生了解雾霾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以及有什么危害。活动三,通过指导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检测灰尘污染的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看似干净的空气中其实存在很多污染物。活动四,引导学生讨论应对雾霾的方法,以及可以为净化空
2、气做些什么。2 .教学目标通过正反例对比,描述清新的空气是什么样的,指出污浊的空气有什么危害。通过阅读资料指出雾霾是什么,针对雾霾的特点制定35条对策。通过检测空气污染物的实验,判断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了污染。3 .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到保持空气环境清新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难点:根据雾霾的特点提出应对之策。4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介绍雾霾的文字与视频资料。学生分组材料:两盆长势相同的绿色植物、大塑料袋、收集汽车尾气的管子、汽车尾气、水壶等;三面小镜子、凡士林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了解了理想家园的第1个部分内容洁净的水域。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生活中受到污染的水域,知道了造成水污染的
3、一些原因,懂得了废水污染的水会造成哪些危害,同时也知道了一些治理水域污染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理想家园的第2部分的内容。板书课题:14.清新的空气二、学习新课活动一:通过讨论指出空气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出示课本41页上面的两幅插图,学生观察这两幅插图,说一说自己喜欢待在什么样的空气环境中?为什么?预设:左边这幅图是空气被污染的环境,右边这幅图是空气没有被污染的环境,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会让人体感觉舒适,污浊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感官,产生很多不适反应,如刺眼、刺鼻、咳嗽、恶心等,危害身体健康。所以我们都喜欢待在没有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教师小结:是的,清新的空气不仅令人感到舒
4、适,也有利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成长,污染的空气则会危害生物的健康Q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一下污染的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1:研究汽车尾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出示课本41页下面的两幅植物的图片,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全班交流实验材料:两盆品种相同生长旺盛的植物、两个大塑料袋、汽车尾气、清新的空气。实验方法步骤:第1步:准备两盆品种相同、生长旺盛的植物,分别放进一个大塑料袋里。第2步:在一个袋里充入空气,另一个袋里充入汽车尾气,扎紧袋口。确保每天分别充入足够的空气和汽车尾气。第3步:把两盆植物放在同一地点的向阳处,按时浇同样多的水。连续
5、5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实验注意点:这个实验要确保每天往这两个塑料袋里分别冲入足够的空气和汽车尾气。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因此两盆植物要放在同一地点的向阳处,按时交同样多的水。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一个塑料袋里充的是清新的空气,另一个塑料袋里充的是汽车尾气。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保证每天观察两个塑料袋的植物生长情况,观察他们的变化,做好实验记录。教师引导学生预测一下实验将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学生预测实验结果及原因,预设:实验结果:两盆植物的长势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装在充入空气的塑料袋中的那盆植物长势正常;而装在定期充入汽车尾气的袋中的植物会出现树叶变黄、掉落等情况。原因:汽车尾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清新的空气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4. 清新 空气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5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