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隧道施工技术交底#湖北.doc
《单线隧道施工技术交底#湖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线隧道施工技术交底#湖北.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隧道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我分部隧道总计6854.83m/6座,其中小于1Km的隧道1092m/4座(含双线隧道66m/1座),13Km的隧道1746m/1座,大于3Km的隧道4016.83m/1座。1、十堰一号隧道进口里程DZK112+506,出口里程DZK112+704,全长198m,为单线隧道。隧道位于半径为1000m的圆曲线内。线路纵坡为11.8的单面上坡。洞身围岩级别为、级,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进口DzK112+506+517段采用明洞钢筋混凝土衬砌。隧道洞身处主要地层为中元古界武当山群片岩,进口附近分布有全新统洪积粉质黏土和人工填筑碎石土。进口DZK112+517+535和出口
2、DZK112+687+704处于洞口浅埋,采用工字钢架结合超前小导管支护。2、十堰二号隧道进口里程DZK112+769,出口里程DZK113+027,全长258m,为单线隧道。隧道位于半径为1000m的圆曲线内。线路纵坡为4.8的单面上坡。洞身围岩级别、级,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老河口东端洞口采用台阶式洞门,安康端洞口采用翼墙式洞门。隧道洞身处主要地层为中元古界武当山群片岩,进口附近分布有全新统洪积粉质黏土和人工填筑碎石土。进口DZK112+769+785和出口DZK113+007+027处于洞口浅埋,采用工字钢架结合超前小导管支护,二次衬砌采用级围岩加强衬砌。3、十堰三号隧道进口里程DZK11
3、3+550,出口里程DZK114+120,全长570m,为单线隧道。隧道全长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4.8的单面上坡。洞身围岩级别为、级,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隧道洞身处主要地层为中元古界武当山群片岩,进口附近分布有全新统洪积粉质黏土和人工填筑碎石土。进口DZK113+568+580和出口DZK114+097+120处于洞口浅埋及DZK113+730749、DZK113+763780、DZK113+835870处于冲沟浅埋段,采用工字钢架结合超前小导管支护,二次衬砌采用级围岩加强衬砌。4、十堰四号隧道进口里程DZK114+338,出口里程DZK118+788,全长4016.83m(短链433.17
4、m),为单线隧道。DZK117+220处设置牛沟斜井,长232.22m,与隧道线路中线平面夹角48。立角约55941。洞身大部分位于曲线上,进口位于半径为4000m的曲线上,洞身为“S”型曲线,半径为2000m。线路纵坡为-4.4、-10.5、-5的单面坡。洞身围岩级别为级,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隧道位于十堰市城区,所经地区为低山区,相对高差50150m。洞身U型沟谷发育,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大部为二汽场区和居民区,洞身浅埋,地表构筑物对施工要求高,施工中要加强支护及监控量测,进出口为居民区。该隧道不良地质为DZK118+419+469穿越的断层破碎带,该断裂宽度约50m,断带物质为碎裂岩,对隧道
5、施工影响较大。5、王家沟隧道位于低山区,通过区域地形起伏较大,最大埋深75m,隧道起讫里程DzK119+654DzK121+400,全长1746m,为双线隧道。进口段101.62m位于半径为2500m的曲线上,出口段451.79m位于半径为2000m的曲线上,其余段均为直线段。隧道纵坡依次为11.3、11.7、11.4的下坡。洞身围岩级别为,隧道在王家沟、花果畜牧场、均田沟、刘家沟及张家沟均以明洞通过。6、新门闩隧道地处低山区,地形起伏不大,山体自然坡度较缓,地表植被茂盛。隧道起讫里程DzK121+583DzK121+649,全长66m,为双线隧道,隧道洞身位于半径为2000m的曲线上,线路坡
6、度为单面下坡,坡率为-11.4。二、工程特点1、隧道多穿沟谷浅埋,围岩差,施工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必须严格按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及其它构筑物安全。2、十堰四号隧道及王家沟隧道为长大隧道。特别是十堰四号隧道,施工条件差、工期紧,是我标段控制性工程。三、隧道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以及采用的施工图号主要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序号标 准 名 称标准号备 注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4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5铁路
7、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20036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7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102-2004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9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10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11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119-20001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1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1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16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
8、程TB10027-200117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18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19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20新建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76号21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2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采用图号表采用图号隧道名称壹隧(02)0035专隧(02)0046专隧(01)0013贰通1009老安施隧200老安施隧201单线电化铁路偏压隧道门铁路隧道避车洞单线电化铁路隧道门通信信号电缆通过隧道图单线电化铁路隧道衬砌设计图单线电
9、化铁路隧道接触网锚段衬砌设计图十堰一号隧道十堰二号隧道十堰三号隧道十堰四号隧道王家沟隧道新门闩隧道四、设计文件要点及施工的相应措施1、主要技术标准(1)隧道内轮廓隧道内轮廓按旅客160Km/h进行设计,单线隧道轨面以上净空横断面积不小于42m2,双线隧道净空横断面积不小于76m2,为确保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施工时将设计轮廓线扩大5cm,衬砌台车加工时考虑扩大后的尺寸。衬砌施工时台车定位时控制好中线与水平。曲线加宽:隧道内轮廓不考虑曲线加宽。(2)洞内轨道内型及道床类型轨道类型按重型标准设计,我部管段的隧道全部采用碎石道床。隧道内轨顶面设计高程与路肩设计高程之差单线按104cm设计,双线按111
10、cm设计。道碴槽宽度不小于380cm,洞内侧沟盖板顶面与道碴顶面齐平,临近道床一侧的侧沟墙身设构造钢筋。(3)竖曲线的设置:当相邻坡段差大于1时,设圆曲线型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为R-15000m,施工时高程注意考虑竖曲线设置的影响。2、洞口工程的设计(1)洞口位置按“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确定,洞口边仰坡的开挖及防护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及时做好洞顶截水沟,对洞口坡面存在的危石或松散堆积物时,及时清除,必要时做支挡及防护,确保洞口施工安全。(2)洞口20m范围内基床设置C20混凝土刚性过渡段,厚度由1.8m向0.7m过渡。3、支护与衬砌(1)按喷锚构筑法技术要求设计,隧道采用曲墙带仰拱衬砌,初期支
11、护采用喷锚支护,不同围岩有相对应的支护衬砌参数。严格按设计图纸所标注的衬砌类型施工。(2)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每立方喷混凝土中掺加0.9Kg聚丙烯纤维。纤维的化学物理性能指标要满足设计图中有关要求。4、辅助坑道设置(1)十堰四号隧道大于4Km,根据工期要求及地形、地质条件设置辅助坑道。(2)辅助坑道按非永久工程设计,除级围岩的坑道两端及、围岩地段采用模筑混凝土外,其余采用喷锚衬砌。(3)辅助坑道与正洞相交附近围岩受力复杂,应当采取加强支护措施。(4)辅助坑道洞口与正洞连接处在工程竣工后按设计要求封堵。5、防排水设计(1)隧道防排水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2)
12、洞内均设置双侧排水沟。(3)衬砌拱墙背后设EVA防水板(厚度不小于1.2mm),背衬无纺布(大于300g/m2)拱墙环向设50mm的盲沟、墙脚纵向设80mm的盲沟(纵、环向盲沟用四通连接,与生产厂家购货时考虑),并与侧沟连通,环向盲沟间距按6m考虑。(4)二次衬砌环向施工缝设橡胶止水带(浅埋沟谷段按个别设计施工),仰拱超前施工产生的衬砌墙脚的纵向施工缝设刚性止水带,变形缝设背贴式及中埋式止水带。(5)隧道防水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衬砌结构自防水能力,混凝土衬砌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6(个别地段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6)明洞采用外贴式防水层,施工缝、变形缝的处理的处理及盲沟的设置同暗洞
13、。明暗分界处暗洞防水板向明洞延伸不小于2m。(7)防水排水设计详见“老安施隧200”图,防水板、盲沟、止水带(条)等材料的性能指标及施工均应满足设计院图要求。(8)洞外排水(截水天沟、洞口盲沟及洞外侧沟反坡排水沟)按各隧道设计图施工。6、洞内设备(1)按要求设置避车洞,施工时注意在设计相应的里程施工避车洞。(2)洞内左侧设通信、信号电缆槽,右侧设电力电缆槽。施工时注意及时施作预埋件。7、监控量测(1)现场监控量测不仅监测各施工阶段围岩和支护状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是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作时间的依据。(2)量测项目洞内外观察、水平相对净空变化值的量测及拱顶下沉量测为必测项
14、目,浅埋地段应进行地表下沉量测。根据施工需要,必要时增设地表下沉量测及围岩内部变形等量测项目。(3)监控量测详细设计参见见“老安施隧200”图及施工组织设计。(4)各施工队工地成立工地现场监控量测小组,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仪器。(5)对长大隧道施工,特别是十堰四号隧道要配备TSP202地质预报仪进行超前预报,确保施工安全。8、弃碴与环保(1)弃碴必须满足环保和水保的要求,首先结合利用,其余选择合理的弃碴场地,遵循少占农田,不占好田的原则,尽量利用荒坡、荒沟。(2)按设计设弃碴挡墙防护,碴顶有条件复垦时,碴顶整平换以0.75m厚的原土。无有条件复垦时,碴顶整平后进行绿化。(3)隧道施工便道尽量,工棚
15、及作业场地布置,应尽量维护自然占用荒地应少开挖,少刷方,以保护自然植被。(4)隧道施工排水应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5)隧道竣工时应尽量恢复原有植被。五、我分部隧道工程施工工期、质量及安全和环保的具体要求1、工期要求十堰四号隧道在2007年5月31要达到铺轨条件,其余隧道应尽早完成。2、质量要求创优规划表序号创优工程项目创优类型1十堰四号隧道创部级优质工程及优质样板工程2王家沟隧道创集团公司优质工程及优质样板工程3十堰一号隧道创集团公司优质工程4十堰二号隧道创集团公司优质工程5十堰三号隧道创集团公司优质工程6新门闩隧道创集团公司优质工程3、安全要求消灭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铁路行车险性
16、以上事故;消灭隧道坍塌事故;消灭机械设备大事故;消灭大交通运输责任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消灭危险物品爆炸事故;消灭地表建筑物严重损坏、通信中断、地下管线泄漏等工程施工责任事故。4、环保要求根据国家“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施工期间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与当地环保部门签订环保协议。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施工中的燃料、油、沥青、化学物质、污水、废料、垃圾以及弃方等有害物质对河流、池塘和水库的污染。防止扬尘、噪音和汽油等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六、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1、施工队伍安排及劳力组织根据隧道工程
17、量的大小及工期要求,共安排了七个隧道施工队(其中十堰四号隧道安排三个施工队分三个工作面施工,王家沟隧道安排两个施工队伍分两个工作面施工,十堰一、二号隧道安排一个队伍施工,十堰三号隧道安排一个队伍施工,新门闩隧道由王家沟隧道进口施工队伍施工),各施工队要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各工种要满足施工需要。2、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材料需求量计划各施工队根据工程情况配备足够机械设备并考虑要有一定的富余,材料计划超前并考虑备用料。3、进度安排根据不同的围岩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掘进进度指标:级围岩150m/月,级围岩90m/月,级围岩45m/月,级围岩30m/月。衬砌滞后掘进一个月左右并考虑便于掘进施工和确保安全而
18、适时施作。水沟电缆槽在不影响其它工作情况下及时跟进。七、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准备(1)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2)技术资料准备。(3)资源准备。(4)施工现场准备:清除障碍物、建立测量控制网、施工道路及管线铺设、搭设临时设施、对毗邻建筑、构筑物的保护、施工现场安全及环境保护。2、洞口施工(1)洞口边、仰坡开挖不得采用大爆破,洞口挡护工程应紧跟土石方开挖及早完成。洞门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虚碴、杂物、积水、软泥必须清除干净。(2)隧道的排水应与路基排水系统合理连接,不得冲刷路基坡面、桥涵锥体、农田房舍。(3)隧道洞口段邻近建筑物时,应采取微震动控制爆破,并对建筑物下沉、倾斜、裂缝以及振动等情况
19、作必要的监测,确保隧道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4)隧道洞口邻近既有襄渝线时,施工应严格按照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l0204-2002)“17.3增建第二线隧道施工”条款的有关要求进行,确保既有线和相邻结构物的安全。3、洞身工程 (1)级围岩宜采用全断面法施工,、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短台阶法施工,级围岩采用短台阶(留核心土)法施工。支护采用先拱部后边墙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衬砌采用先墙后拱法(全断面)施工。(2)加强洞内施工用水管理,防止积水浸泡墙基。 (3)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施工中应设置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交错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当受喷面有
20、滴水、淋水、集中出水点时,应进行处理。(4)锚杆杆体的抗拉力不应小于150KN,锚杆用的水泥砂浆,其强度不应低于M20。孔内灌注砂浆应饱满密实。锚杆必须安装垫板,垫板应与喷混凝土面密贴。(5)系统锚杆应与钢架焊接,以增强初期支护的整体性,对于v级围岩加强地段,施工中在不减少锚杆总根数的情况下,根据钢架的设置间距调整锚杆间距,以保证钢架与锚杆的连接。(6)钢架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架设。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钢架应与喷混凝土形成一体,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必须用喷混凝土充填密实;钢架应全部被喷混凝土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上台阶使用钢架时,应施作锁脚锚杆防止拱部下沉变
21、形。(7)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量测的变形规律,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做时间。一般情况下,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做,浅埋、偏压及特殊地段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8)灌筑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防止收缩开裂,振捣时不应破坏防水层。二次衬砌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有关规范的要求。(9)仰拱宜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仰拱施工前,必须将隧底虚碴、杂物、积水等清除干净,超挖应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仰拱施做应优先选择各段一次成型,避免分部灌筑。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应作防水处理,其工艺及要求同衬砌拱墙的施工缝及变形缝。(10)地形严重偏压地段采用单压明洞衬砌时,坡面应进行喷
22、锚防护,明洞先施做外侧大边墙,并在外侧拱部设钢架及混凝土护拱,然后进行洞顶回填;内侧拱部及边墙采取超前支护后暗挖施工,并及时设钢架支护,及早施做模筑衬砌。 (11)明洞在石质地段开挖时,应防止爆破影响边坡和仰坡的稳定。松软地层开挖时,宜边支护边开挖。不宜在雨季施工,当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防护,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 (12)明洞边墙基础必须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偏压和单压明洞外边墙的基底,在垂直线路方向宜向内挖成O1:l的斜坡,提高边墙的抗滑力。深基础开挖应核对地质条件,当挖至设计高程仍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提出变更设计。(13)衬砌背后的排水盲管应配合衬砌一次施工,施工中应防止衬砌混凝
23、土或压浆浆液浸入盲沟内堵塞水路。 (14)防水板施工中应注意:防水板铺设前,应先割除初期支护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头等坚硬物,凹凸不平处需补喷、抹平,局部漏水处先行进行处理。二次衬砌灌筑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板。在清理好的基面上,先铺设土工织物缓冲层,后铺设防水板,边铺边与暗钉焊接。固定缓冲层宜用钢钉,打钉时应加垫圈并垂直于喷混凝土表面,钉与钉之间不得绷紧,缓冲层与喷混凝土表面应密贴。 两环防水板的搭接宽度宜为10cm,搭接焊缝宜为双焊缝,若有漏焊、假焊时应补焊,当有烤焦、焊穿时应采用塑料或橡胶片焊粘覆盖。 铺设防水板时应按隐蔽工程办理,二次衬砌施作前应检查质量,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15)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线 隧道 施工 技术 交底 湖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5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