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思考.docx
《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防地磷援队伍建设发展思考摘要:随着国家对地震灾害的重视程度增加,多个防灾文件先后颁布,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应急管理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此类文件都强调了消防救援队伍应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履行工作职能,成为灾害救援的中坚力量,由此,我国消防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必须进一步增强。文章研究了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作出了相应思考,以期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经过改革能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持续进步。关键词: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建设;发展经过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之后,国家为了强化灾害救援能力以高效处理突发的自然灾害
2、事件,对消防救援队伍作出了调整,并组建了专业的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由此,推动了消防救援队伍的快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消防地震救援队伍曾奔赴过青海玉树、四川雅安参与地震救援工作,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经过实战后全面增强。借助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这一历史机遇,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的发展愈加专业化,但同时我们还须掌握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存在的问题,如上层的统筹规划不够全面、团队体系建设尚不健全、救援工作考评机制未能确立、跨区域救援能力较差等。对此,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应通过改革转隶这一机会,努力克服制约队伍发展的众多因素,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的工作职责从现有的空间结构来讲,当地区发生地震时,
3、其所呈现出的伤害属性将全部作用于地区内的建筑结构及人员身上。类似各种基建类设施、商业区、住宅、交通都将被严重损毁。地震灾害直接影响着发生地震的整片区域,所以在进行救援工作时,消防地震救援队伍必须分工明确,高效且精准地开展救援。但单个救援人员的能力终究是微薄的,无法做到不眠不休、高负荷的独立处置整场灾害事故。因此,必须将整体救援工作细分为各个清晰的救援任务,并恰当分工给个人,才能有效保证救援工作开展的时效性,达到最佳救援效果。而消防地震救援人员接到的灾害救援处理任务则是按照其自身所处的岗位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地震覆盖地域范围分配的。从宏观角度来看,主要是搜救地震幸存人员,借助医疗手段降低受灾死亡人
4、数。另外,地震可能会导致建筑损毁、泥石流、海啸等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即次生灾害,所以消防地震救援人员还应提前精准预判次生灾害的发生概率,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保证各类施救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二、我国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系统的发展现状(一)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指挥机制的运行包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内的多部有关地震灾害应急处理的法律法规对地震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实际救援时应以地震灾害发生地的省级部门的领导决策为主,构建了“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四级响应”的地震应急救援体制机制。若发生了特大或重大地震灾害,灾害发生地的省委、省政府应组成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决策震后应急救灾工作
5、。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负责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总指挥工作,由省政府其他相关领导、警备司令员和地震救灾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成立一个团队,负责抗震救灾的副指挥工作。而军队、武警、消防部门以及负责灾后应急的其他部门则抽调人员作为搜救团队的成员,负责具体搜救工作。消防地震救援队伍是实际搜救工作的中流砥柱,他凭负责的救援工作主要包括快速搜救灾后幸存人员帮助他们脱困、得到有效救治,此外,还须预判并处理地震引起的二次灾害,抢修某些建筑设施等。(二)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是针对国家级特大地震灾害的救援队伍,二是针对地方性地震灾害的救援队伍。国家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是由中国国际
6、救援队和中国救援队共同构成的。其中,国际救援队的成立时间是2001年,成员抽调于国家地震局、解放军工程部队以及武警总医院,成立初期的成员人数是230人。2008年之后,人数增至480人,这一救援队主要的工作职责是找出并营救被埋在因地震损毁的建筑下的幸存者。中国救援队成立于2018年,构成人员主要来自北京消防总队,总数约为200人,主要执行地震和地质等各类灾害救援现场处置任务。地方性地震灾害救援队伍在我国31个省和90%市县都有设立,主要的搜救成员来自部队、武警、消防部门、地震及地质灾害处理部门,且地方性地震灾害救援队伍的救灾设备配置得也很全面,包括搜救设备、医疗器械、通信设备、动力支持工具、个
7、人防护用具等。此外,自发形成的救灾志愿者队伍就全国而言约有数千支,有39支志愿者队伍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并具有较为专业的救援能力,他们的搜救装备较为齐全,有保护自身安全的防护用具、适用于野外生存的各类工具和定位仪、搜索有生物体的生命探测仪器和搜救犬等。我国为了强化这些地震灾害救援队伍的搜救能力,于2016年起草实行了中国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工作指南。该工作指南是从五个大的方向评测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的,分别是团队的组织管理、对幸存人员的搜索效率、营救效率、事故现场的医疗技术手段、团队的后勤管理。按照众多具体的评价标准将消防地震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即轻型、中型、重型。评价标准包
8、括救援队伍总体成员数量、每次参与救灾的出勤成员的构成和数量、救灾实际范围的大小、队伍的人员结构、队伍高层的领导决策能力、灾害现场的统筹能力、队伍先锋的工作效率、现场幸存人员的搜索营救能力、救灾时间的长短、灾情信息的收集能力、现场通信手段的先进程度、医疗技术水平、处置灾害的灵活机变能力、救援设备的维修情况等。另外,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装备能力建设指导意见从九个方面出发,对救援队伍的多项能力作出了规定。这九个方面是侦察灾情的机器设备、搜寻及救治幸存人员的装备、动力照明设备、通信设施、急救手段、自身安全防护工具、后勤配置和用于救援运输的车辆,而意见作出了规定的多项能力指的是快速准确地收集灾害信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防 地震 救援 队伍建设 发展 思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54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