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接受美学在跨文化文本研究中的重要性--以《百喻经》为例.docx
《浅论接受美学在跨文化文本研究中的重要性--以《百喻经》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接受美学在跨文化文本研究中的重要性--以《百喻经》为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百喻经传入中国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本土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受到影响并且将之与本土文学文化结合的便是读者本人。本文通过考察曹魏至近代百喻经在中国的接受史,辅以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探究出百喻经得以流传的原因及在民间和文人间接受的不同特点。百喻经接受美学接受史文本故事一、百喻经概况百喻经,乃百句譬喻经的省称,又名痴华(花)塾。据百喻经偈语: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竞,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可知百喻经中寓言式故事大多以痴人为喻,饱含戏谑,读来令人发笑。但这种故事就像“花”之“鬟”(做装饰用的花环),或是包裹着有解毒之用的药的叶
2、子。精华在“花、药,即佛理教义上,用来传达教义的故事只是作为附庸而存在。今本百喻经有九十八则故事,若加上开篇的引言和卷尾的偈颂,则正好一百则。每则讲一个譬喻故事,文末则会加上想要表达的佛教义理。根据梁释慧皎的高僧传、唐释智升的开元释教录记载:沙门求那毗地,齐言德进(按高僧传作“此言安进”),中印度人。弱冠从道,师事天竺大乘法师僧伽斯。建元初来至江淮(按高僧传作“来至京师”),止毗耶离寺。初,僧伽斯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要切譬喻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毗地悉皆通通,兼明义旨。以武帝永明十年壬申(按应为壬午)秋九月译为齐文,即百喻经也。于建业淮侧,造正观寺。以中兴二年冬卒。可知,该书
3、是尊者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辑佚而成的,后经其弟子求那毗地翻译为齐文,传入中国。但与现存汉译百喻经所载相似的故事至少在东晋时期,已被辑录书写成某些文本,同时被僧人选入其他佛典之中。关于原文本百喻经的成书时代及传译诸况,由于史料无明确记载,目前关于此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多是推论。根据上述高僧传和开元释教录的记载,至少可以得出百喻经在武帝永明卜年,即492年已经译出的结论。二、百喻经在中国何以被接受?至今,关于百喻经的成书时间、翻译时间和版本问题仍然众说纷纭。本文仅就百喻经在中国的接受史作为讨论对象,故重点考察492年前后的历史时期,具体为三国曹魏时期至近代。笑林中有一则“不识镜的故事与百喻经
4、之宝箧镜喻相似。试看比较一“不识镜”:有民妻不识镜。夫市之而归。妻取照之,惊告其母日:某郎又索妇归也。其母照日:“又领亲家母来也。宝箧镜喻:昔有一人,贫穷困乏,多负人债,无以可偿。即便逃避,至空旷处。值箧,满中珍宝。有一明镜,著珍宝上,以盖覆之。贫人见已,心大欢喜,即便发之。见镜中人,便生惊怖,叉手语言:“我谓空箧,都无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箧中,莫见瞋也。”关于邯郸淳笑林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议,但在三国曹魏时期已经著成乃为学界共识。魂世民甚至考证出了它具体的成书年代是在“魏黄初五年至正始二年间(224241)”,这要远远早于百喻经的译成时间。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与百喻经中相类似的一些譬喻故事早于汉译
5、本百喻经就传入中国。要证明此种观点、寻求更有力的证明则要进一步地追本潮源。向上追溯,可以发现“不识镜”故事的原型出自佛经,在大藏经中有瓮中影,其原文如下:昔有长者子新迎妇,甚相爱敬。夫语妇言:“卿入捌中,取蒲桃酒来共饮之。”妇往开瓮,自见身影在此瓮中,谓更有女人,大恚。还语夫言:汝自有妇,藏着瓮中,复迎我为?夫自入厨视之,开瓮见己身影,逆恚其妇,谓藏男子。二人更相忿恚,各自呼实。有一梵志,与此长者子素情亲耳,过与相见,夫妇共斗,问其所由。复往视之,亦见身影,恚恨长者自有亲厚藏瓮中,而阳共斗乎。即便舍去。复有一比丘尼长者所奉,闻其所净如是,便往视,瓮中有比丘尼,亦恚舍去。须臾有道人,亦往视之,知
6、为是影耳。喟然叹日:“世人愚感,以空为实也。呼妇共入视之。道人曰:“吾当为汝出瓮中人。取一大石,打坏瓮,酒尽了无所有。二人意解。知定身影,各怀惭愧。将汉译本百喻经的故事文本放入在其产生之前的广阔视域中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和笑林中的“不识镜”故事一样,百喻经的宝箧镜喻同是源自佛经故事瓮中影。只是瓮中影中起镜面反射作用的是瓮中的酒水,“不识镜”和宝箧镜喻将其改为镜子罢了。佛经故事这文本,对于邯郸淳而言,是跨文化文本,而对于僧伽斯那而言,则是本文化文本。同一文本,被中印两国读者所接受并改造,然后继续以创新型的文本进行传递,从侧面印证百喻经文本故事的文学性与可读性之强。除了“不识镜”外,一些中国古代文学
7、作品与百喻经的故事文本也有相似之处。试看例:百喻经的医治脊偻喻: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之。医以酥涂,上下著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伊出。笑林中的善治信者:平原人有善治但者,自云:“不善,人百一人耳。有人曲度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货求治。曰:“君且俯。欲上背踏之。低者日:将杀我!日:“趣令君直,焉知死事?明朝江盈科的催科: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脚蛹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日: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死?清代石成金所撰集的医驼背亦与之相似:有一医人
8、,自夸能治驼背:“虽湾如弓,曲如娘,即或头环至腰,但请我一治,即刻笔直。”有背驼人信其言,请其治之。乃索大板二片,以板放地,令驼人仰睡板上,又将一板压上,两头用粗绳着系收捆,其驼人痛极喊声求止,医总不听,反加足力重蛹,驼背随直,亦即随死。众揪医打。医曰:“我只知治鸵背,我那里管人的死活呢。文本一旦被公开,其关照的主体就不再局限于生产者,而是扩大为更加广泛的读者群。这则医治驼背的故事文本传入中国后,对其进行再次创作的关照主体就扩大为更广泛的读者群,而且至少历经曹魏、萧齐、明、清四个时期。根据姚斯接受美学中的“历时性理论,可将不同类本土文化文本于相应历史时期对同一跨文化文本进行纵向研究。百喻经文本
9、中的医治脊偻喻,历经四朝之改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丰满,而且故事情节愈加生动,极大地增强文本之可读性,进而作为新的文学文本为更多中国读者所接受。三、百喻经在民间的接受史百喻经中每则故事都要塑造一个愚人形象,为中国的民间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试看百喻经的夫妇食饼共为要喻: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
10、尔。世人闻之,无不嗤笑。在20世纪80年代刊行的湖南石门县民间故事集成资料本中有一篇一对懒夫妻,原文如下:有两口子,都懒得不愿起早床,每天睡到中午过,饿极了才爬起来弄饭吃。有一天,两口子上床睡觉,堂客讲:“明日早晨哪个醒了先讲话,哪个起来烧早火弄饭吃,要不要得?男人说:“要得。”第二天麻麻亮,他们屋里进去了个强盗,翻箱倒柜,弄得丁挡响,两口子看到了,都不做声,让强盗把一包袱东西偷起跑了。堂客忍不住就讲:“亏你是个男人,屋里东西偷完了,都不做声!好好!今朝你弄早饭。”除上述之外,类似的故事还有浙江义乌、浦江的民间故事、四川的两口子打赌、湖北的该你烧火、河北的分饼等,它在中土逐渐演化为一则广为流传
11、的笑话“夫妻打赌不说话丁乃通先生总结出该故事的几种的情形:【打赌不说话】(a)丈夫和妻子之间(b)两个或三个人之间。(C)当时贼来偷东西,或(d)猫和狗来偷糕饼吃。等到其中的一个尖叫起来,但那时大部分东西或是糕点已经没有了。其中(a)、(b)、(e、(d)代表该故事情节摘要的四种不同说法。那么,这些“夫妻打赌不说话”类的民间故事与百喻经的夫妇食饼共为要喻之间是否存在着渊源关系呢?刘守华先生认为:中国故事除将就一个饼子打赌这一细节改变成就谁先起床做早饭来打赌之外,其他情节、细节乃至某些对话都十分一致,可以看出它是由百喻经故事脱胎而来J也就是说百喻经中的夫妇食饼共为要喻这一开放文本确实在中国本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喻经 接受 美学 文化 文本 研究 中的 重要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54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