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docx
《2024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要点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年发病率为(1345)10万人1,2,约20%可发展为中度重症AP(moderatelysevereacutepancreatitis,MSAP)或重症AP(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o急诊科是此类患者第一次医疗接触的科室3o发病72h内,病因持续存在、休克未及时纠正、脏器功能持续损害而易发展为SAP4oSAP的诊治呈现时间依赖性。急性反应期的合理处置有助于减少感染期“感染出血-肠痿”的发生。本急诊专家共识的目的在于将“急救”理念贯彻在AP急性反应期的治疗之中,按照时间依
2、赖性的“急救”理念对“关键诊疗措施”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目标化管理。经四轮会议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10余个具体临床问题,检索相关数据库,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方法,将共识的证据等级分为三级(表l)o本共识注册编号:PREPARE-2023CN633o1急性反应期的定义及病理生理特点目前已公认的SAP的临床分期分为急性反应期(12周)、感染期和残余感染期。急性反应期通常指病程的前两周,其特点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
3、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及器官功能障碍。根据SAP急性反应期的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3个阶段5-6o病因、血容量丢失、休克和SIRS等因素可导致病情呈现持续加重状态,直至发病后72h达到疾病的高峰4o患者腹痛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23h7o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前,均是MSAP和SAP的黄金救治救治的关键阶段。1.2 亚早期(72hl周)该阶段是缺血一再灌注后的再损伤阶段,超早期的SIRS状态可持续至该期而发生持续SIRS状态(PerSiStent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P-SIRS)及多脏器功能障碍(multipleor
4、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加重。1.3 早期(12周)该阶段内可呈现为3种状态,SIRS缓解、P-SIRS和MODS,是决定是否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pancreaticnecrosis,IPN)和其他部位感染的关键时期。可见胰外侵犯、胆道、肺部和血流感染等,此时需密切监测降钙素原(ProCaICitOnin,PCT)、微生物学、影像学、临床症状与体征等。2急性反应期医疗救治单元选择与急诊分级管理明确急性反应期患者就诊的主体责任科室及对AP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1 医疗救治单元的选择2.1.1 救治医疗机构发病72h内的SAP
5、患者应通过调配必需的医疗资源就地抢救,在首诊医院内经过急救处置后,若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相对稳定,经充分评估转运的获益及风险,可根据需求转运至获益更大的医疗机构。规范的转运流程是保证转运安全的基础。携带首诊医院的所有医疗资料;测算转运途中所需的氧气总量,保证转运途中有充足的氧源;持续心电监护;备足抢救用药;转运需由专业医疗团队完成8o凡具有综合救治急危重患者能力的急救中心均可收治SAP9-10o推荐意见1:建议发病72h内的SAP患者就地抢救,评估转运风险后,可转运至获益更大的医疗机构。(证据水平:低)2.1.2 救治科室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急救模式。AP患者抵达急诊后,不同医疗单位的急救处置
6、模式各异。我国AP患者的住院前(急诊诊室、抢救室)急救现状如下:(1)不同的就诊专科及接诊医生。患者可分布在急诊科、消化科和外科等。不同科室的医生对急救环节的处置存在差异。(2)收治的科室各异。不同医疗机构内,患者的住院科室存在差异,常见有普外科、肝胆胰外科、消化科和急诊科等。这容易发生急诊诊室、抢救室和收治科室之间的医疗干预措施连续性的中断,对实施规范化治疗带来困难。明确AP的诊治流程是急性反应期面临的巨大挑战。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以某一专业科室为救治主体的多学科团队,患者住院期间均由该团队进行全流程管理。发病72h内的AP患者可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
7、U)或有监护条件的普通病区的重病房接受住院监护治疗,以及时发现循环与呼吸功能的异常。发病72h后,MAP和MSAP患者可转至普通病区(急诊科、消化科等)继续治疗;SAP患者需继续在ICU内接受强化治疗。从预检分诊开始,由急诊医生首诊,然后发病72h内的AP患者由急诊ICU或其他ICU负责收治管理,同时邀请外科、消化科、内镜、营养、介入等多学科团队参与全流程诊治,建立“一站式”无缝隙管理模式的多学科诊治团队,更符合我国目前AP诊治的实际需求。推荐意见2:AP患者通常由急诊医生首诊;建立以急诊为起点的“一站式”多学科诊治团队更有利于患者的救治。(证据水平:中)2.2 急性胰腺炎的分级管理1955年
8、,DeNicolaRR提出了AP的急救理念10。患者在急诊诊室、抢救室阶段的早期急救处置与ICU的治疗同样十分重要,与预后密切相关10o尽管发病72h内部分患者尚未达到11级或I级标准,但鉴于AP发病72h内有病情逐渐加重而发展为SAP的可能,故建议按急诊II级患者进行管理,这符合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111要求。患者抵达急诊诊室或抢救室后,急诊医生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处置。SAP患者属于H级患者,且可能短时间内进展为I级,因此应迅速安排接诊和收入抢救室或ICUo推荐意见3:需动态评估发病72h内的AP患者病情,可按II级患者的急救流程进行诊治管理(证据水平:高)3急性
9、反应期“关键诊疗措施”的内容AP无特效治疗措施,但有时间依赖性和直接与预后相关的诊疗措施。明确诊断、祛除病因可避免AP恶化和复发。有效的保护和维护脏器功能是SAP患者顺利渡过急性反应期的基石。3.1 诊断及鉴别诊断尽管AP的诊断标准已达成共识,但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12-13o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是阻止病情恶化和防止延误其他急腹症治疗的基础。除血淀粉酶、脂肪酶外,详细询问病史和标准范围的腹部CT平扫(从胸腔至耻骨联合)作为诊断AP的必需标准受到高度重视9o其他急腹症和一些内科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与AP相类似,但其发病机制与AP完全不同。一类是胰酶原在胰腺外激活(十二指肠穿孔、胰周器官手术引起
10、的胰腺损伤等);另一类是无胰酶原激活,全身急性中毒、局部组织炎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4-15等。此类疾病存在外科手术指征时,应第一时间请相关学科紧急会诊,而不能按照AP急性反应期的非手术治疗策略进行处置而延误诊疗。推荐意见4:标准范围的腹部CT平扫是诊断AP的必需标准;应重视AP的鉴别诊断。(证据水平:高)3.2 病因诊断尽快明确和积极处理病因是阻断AP重症化的必需措施之一16-17。常见病因包括胆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酒精,较为少见的有高钙血症、肿瘤、病毒、药物、自身免疫病、胰腺解剖和功能异常等,约20%的患者有病因不明被归类为特发性APo胆源性因素。是我国发生AP的第一位病因。目前多数诊断
11、标准较为模糊,尤其是诊断的可操作性、准确率、阳性率等仍有争议。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billiarypancreatitis,ABP)的诊断标准需同时满足以下3个指标:发病72h内任何时间点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有导致胆总管下端发生梗阻或可能发生梗阻的影像学表现之一(胆道微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胆总管囊肿、十二指肠憩室等);排除其他病因。这一诊断标准的优势是可操作性强及临床数据的同质性高17o-旦诊断为ABP,应即刻进行临床分型。根据胆总管状态可分为三型18oI型为非梗阻型,是指单次肝内、外胆道的微小结石事件引起胆总管短暂梗阻。血清总胆红素轻度升高或不升高,无胆总管
12、扩张;II型为非完全梗阻型,是指胆道内或外因素导致的胆总管通而不畅或反复间断性梗阻,胆总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In型为完全梗阻型,是指胆总管完全梗阻,不能自行缓解,常伴有急性重症胆管炎。该分型为尽快处理病因提供了科学依据。高脂血症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性AP(hyertriglyceridemicacutePanCreatitiS,HTG-AP)是我国发生AP的第2位病因。其诊断标准:血清油三酯(triglyceride,TG)11.3mmolL,或TG在5.6511.3mmol/L之间,且血清为乳糜状,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P19-20o高钙血症因素。AP患者的血钙升高,同时排除其他病因即可诊断
13、。导致血钙升高的原因需要继续鉴别。复合型因素。指同时达到2个或以上常见病因的诊断标准,此类患者更易发生脏器功能障碍21o3.3 液体复苏及时的液体复苏是缓解和阻断SIRS/MODS和改善SAP预后的关键措施9。只有重度血容量缺乏的患者需要启动液体复苏流程。发病72h内,同时满足下述3项或以上即为重度血容量缺乏,心率120次/min、平均动脉压85mmHg(lmmHg=0.133kPa)或60mmHg动脉血乳酸4mmol/L、尿量0.5mL(kgh)、红细胞压积44%22o3.4缓解和阻断SlRS与脏器功能保护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目的是防止脏器功能损伤,而及时合理的保护脏器功能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14、阻断胰腺坏死、保护心脏、肺与肾功能等是显著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尤其是需要最大程度地防止SAP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这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病率为7.9 %,但其病死率是非AKl患者的3倍23o7.10 养治疗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改善病死率、多器官衰竭、全身感染和手术需求方面的影响均优于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24o早期实施EN时,往往是滋养肠道为目的,如果无法达到热卡和蛋白的目标需求,建议短时间内应用PN,规范选择PN途径和标准化维护、尽可能恢复EN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举措25。早期合理实施
15、EN可以防止和降低胰腺内、外侵犯感染而显著改善预后。7.11 道功能保护SAP患者肠道功能损伤与死亡密切相关。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是SAP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26。保护肠道功能可防止二次打击和肠源性脓毒症。7.12 生素应用预防性抗生素是针对坏死胰腺组织或胰外侵犯而言,不建议在AP早期阶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免带来后续耐药菌和真菌感染增多5o但一项来自22个国家的9728例患者的回顾性资料显示,41%82%的AP患者在早期即接受抗生素使用27oMSAP和SAP患者接受早期(发病72h之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显著提高预后28-29o建议急性反应期内需根据AP病因、疾病严重度和PCT指导抗生素应用3
16、0o7.13 低腹腔压力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是指腹内压持续高于20mmHg且导致新发器官功能障碍,伴或不伴腹腔灌注压低于60mmHg31o腹腔高压容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和肠道功能衰竭。因此迅速降低腹腔内压力是防治MODS的核心措施。推荐意见5:“关键诊疗措施”直接与SAP的预后密切相关,是核心的诊疗内容。(证据水平:高)4急性反应期“关键诊疗措施”的实施方案4.1 病因处理胆源性病因。I型(非梗阻型)无需进行介入性处理,可给予松弛Oddi括约肌的解痉药物。II型(非完全梗阻型)是否需急诊处理胆道一直存有争议,建议急诊进行
17、胆道引流。引流方法首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弓I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BD),次选经内镜鼻胆管弓I流术(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oIII型(完全梗阻型),ENBD和PTGBD均可以,目前尚无依据哪种方法更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上述两种方法失败后,建议开腹放置胆总管切开引流和留置管18,但禁止打开胰包膜减压。患者疾病稳定后,根除胆道疾病的方法与指征可参考其他指南或共识。高甘油三酯血症病因。降低TG的方法包括降脂药物、胰岛素及血液净化32-33,模式包括血浆分离、血浆置换
18、和血脂吸附等。高钙血症病因。紧急降低血钙的方法包括无钙置换液的血液滤过、双瞬酸盐。由于降钙素降血钙疗效较低,不推荐常规使用。因甲状旁腺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不建议在急性反应期内手术切除,需等全身炎症反应消失和无感染状态下再考虑手术。妊娠因素。MAP和MSAP可密切观察保胎,SAP应急诊终止妊娠。复合型病因。按照单一病因的处理原则进行干预。推荐意见6:合并急性胆管炎、胆道完全梗阻或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PTGBD,必要时手术探查胆道。(证据水平:高)4.2 限制性液体复苏有效血容量扩充。限制性液体复苏显著优于快速大容量的液体复苏22o如果平均动脉压60mmHg,则应
19、在30min内,通过输注液体或加用多巴胺(一般不建议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将平均动脉压提升至60mmHg以上。在此基础上,控制液体输注的速率在5-IOmL/(kgh),控制发病当日至发病3d内的输注总量,控制体液潴留。连续不间断每4h评估是否扩容达标。满足下述指标中的2项或以上即为扩容达标:心率120次min;平均动脉压为6585mmHg;尿量0.51.0mL(kgh);血细胞比容为35%44%22o输注液体途径。主要有静脉和消化道途径。静脉途径液体复苏方便、快速和直接,可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但其缺点是易导致体液严重潴留而引起器官功能损伤。经结肠液体复苏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在显著改善血流
20、动力学的同时,具有保护器官功能的作用34,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液体种类。乳酸林格液应作为晶体液的首选,即使在高乳酸状态下也可将其作为首选,乳酸林格液比生理盐水更能降低SIRS和C-反应蛋白35,除非患者患有高钙原因导致的胰腺炎或严重的肝脏疾病。胶体液首选白蛋白,不建议选择血浆,以防止血浆中凝血因子导致的高凝而加重胰腺缺血。晶体液导致的腹腔内压力升高速率高于胶体液,因此两条血管通路以2:1比例的晶体与胶体同时输注。(4)复苏终点。金标准是氧债为零,但获取该指标的有创操作较大。由于SIRS消失与氧债为零存在直接关联,因此将其作为液体复苏终点指标。其他液体复苏终点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限制性液体
21、复苏需要把握好三个“控制”,即控制液体输注速率、控制发病当日至发病3d内的输液总量和控制体液潴留量。血容量扩充一旦达标,应恢复体液的正常分布。限制性液体复苏既要避免液体不足、又要防止液体过量,实际上是一种滴定式复苏方法,在复苏过程中需要连续不间断的每4h评估血容量,以达到最佳血容量状态。推荐意见7:急性反应期内伴有重度血容量缺乏的SAP,应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证据水平:高)4.3 阻断SIRS控制SIRS是防止MODS的关键步骤之一36o目前缓解和消除SIRS的方法包括药物、血液净化和外科介入等。建议静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C和大剂量乌司他丁,同时给予抗炎和抗凝双重作用的药物,如血必净。药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急性 胰腺炎 急诊 诊治 专家 共识 要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48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