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技术.ppt
《建筑节能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节能技术.ppt(1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1 绪论2 建筑节能设计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4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5 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6.区域供冷及热电冷联产技术7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8.建筑能耗评价9.建筑能源审计及标识,1.1我国的能耗及能耗规划状况;1.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采暖空调建筑能耗状况;1.3能源规划的指标体系;1.4能源平衡、能源预测及能源优化;1.5城市能源规划;1.6建筑物能源规划;1.7国内外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史概况;1.8我国建筑节能的目标与任务;1.9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1绪论,1.1 我国的能耗及能耗规划状况,中国经济与能源增长,中国经济与能源增长,2010年:24亿吨标煤2
2、020年:30亿吨标煤,2005年:22.48亿吨标煤2006年:24.62亿吨标煤2007年:26.55亿吨标煤,实际上,2004年,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能源规划:屡次突破,最快2010年就有可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我国采暖区城镇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36,而采暖用能却占到全国总能耗的96。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高于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从而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建筑用能势必会限制需要国家经济的发展。,(1)建筑能耗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建筑能耗的分类和现状,中国建筑能耗状况(2004),近年来,世
3、界上许多国家越来越关心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各发达国家节能的政策,也是以减少燃料燃烧的排放物为明确的目标人们已经认识到,所排放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环境酸化,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积累,将导致地球产生重大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生存。,(2)建筑用能增加导致环境恶化,建筑采暖用能无疑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以北京的大气环境来说,几个污染因素指标,如S02、NOx等,在非采暖期符合国家标准的,而在采暖期则大大超过标准。,(2)建筑用能增加导致环境恶化,总悬浮颗粒也超过标准,在采暖期主要污染物是煤烟;在非采暖期一个是春季的风沙,一个是施工
4、工地的扬尘。由此可见,如果我国采暖能耗不节约下来,采暖建筑又越建越多,大气环境指标就不可能达到标准。,(2)建筑用能增加导致环境恶化,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过高,发达国家 排放量,我国 排放量,减少或基本稳定,快速增加,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在我国,这种需要日益迫切。这和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寒夏热的气候特点关系很大。,(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上采暖地区为一年内日平均气温5超过90d的地区,这个范围主要是“三北地区,全部城镇居住人口有15亿采暖区域加大采暖标准提
5、高,(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建筑物保温隔热普遍不良,又无采暖设施。热天防暑主要依靠电扇,近年来空调的使用正迅速增加。冷天防寒,长江中下游城镇除用蜂窝煤炉外,用电或煤气红外辐射 炉的也越来越多,为了排出燃烧气味及室内潮气又需要加强通风,结果使室温增加有限,能源效率很低。,(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前几年根据北方35个城市的调查统计,有24个(占686)城市居住建筑采暖平均单位建筑面积实际耗煤量,比19801981年住宅通用设计计算耗煤量平均高出345。与此同时,一些“采暖期度日值”相近的城市,其平均采暖能耗之差,可达1倍甚至2倍,同一城市同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最高值可为最低值的1
6、638倍。这种情况说明,采暖能耗浪费很大,节能潜力很大。,百户拥有量:2004年底平均69.81台,南方城市特点,生活条件改善,家用空调普及,(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近年来我国带空调的高档旅游宾馆发展迅速,其单位能耗很高,每年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能耗,北京地区为190220kg标准煤(约为一般住宅能耗的67倍),上海地区为120140kg标准煤,广州地区为150200kg标准煤。,(3)舒适需求提高导致能耗增加,宾馆能耗中包括电、煤、重油及煤气消耗,其中电耗占第一位或第二位,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年用电量为100200kWh(约为一般城市居民用电的1020倍)。
7、在各类电耗中,空调通风占5060,照明占2535。,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再造一个中国!,2020,300亿平方米,我国城市化进程,(4)导致能耗增加的因素,人们对建筑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数量增加,农村能源改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采暖区向南扩展,房屋建筑需求继续增加,建筑能耗持续增加,到2020年的一个情景预测,三个刚性增长:建筑面积:增加150亿m2,住宅增加80亿m2,一般公建增加60亿m2,大型公建10亿m2采暖需求:新增需采暖的建筑110亿m2 人口:达到14亿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源消耗将达到33左右
8、我国人口众多,若人均建筑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仅建筑用能将接近目前全球总能耗的1/4,必须依靠科技,找到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能源发展途径,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2我国的气候特征 及采暖空调建筑能耗状况,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幅员辽阔,南北跨越热温、寒几个气候带,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冬夏盛行风向交替变更,冬季多干冷的偏北风,夏季多暖湿的偏南风。,气候,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但受东亚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我国年平均温度分布图,我国1月平均温度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温度分布图,冬寒夏热是中国气
9、候的主要特点 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 冬:寒流南侵;夏:太阳辐射强烈 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平均温度相比:冬季偏低,夏季偏高,夏季闷热,冬天潮凉 采暖空调需求迫切,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区,夏热冬暖区,温和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采暖度日数:采暖度日数是指室外日平均气温与采暖基准温度之差值与一天乘积之和。国际上通常采 用18作为采暖基准温度,凡平均温度低于基准温度的日子,均计入采暖度日数。例如,某地某日日平均气温为-4,当日的采暖度日数即为18-(-
10、4)=22。,集中采暖区、过渡采暖区界线变化,参考时段:集中采暖区(大于90 d)在长江、汉水及秦岭一线以北,过渡采暖区南界(60d线)大体在武夷山、南岭一线(东起浙江洪家、金华,经江西、湖南、贵州、云南,至四川的维西,不包括四川盆地(2832N,100110E)的较暖区域);此线以南广大地区的采暖期在060d之间。,1951-1999年年平均气温趋势变化图(摘自秦大河主编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上卷),110E以东界线北移比较明显,其中90d集中采暖区北界在120E附近北移达2个纬距。过渡采暖区112118E之间南界和北界均向北移动,而118E以东地区,南界变化不大,北界向北扩展近2个纬距。,
11、集中采暖界线有一个整体性北移,110E以东地区北移更加明显,在118E120E北移接近3个纬距。过渡采暖区北界整体北移,108E以东过渡采暖区较参考时段范围明显缩小。,全国各地采暖强度普遍减弱,尤以寒冷地区减幅最大,其中东北北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及中部局地区区减少幅度最大,减幅达300以上;东北大部、内蒙大部、宁夏,新疆西北地区减幅也达200以上,而黄河以南地区减幅在100以上。,除新疆南部、西藏东部地区外,全国北方地区减幅都达到200以上,东北、内蒙、新疆北部减幅均超过30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减幅在350以上。,采暖强度的计算方法:度日法 Tb为基础温度(5),Ti为第i天的日平均温度,采暖
12、强度,我国北方地区19852004年建筑物供热节能率普遍在5%-20%之间,其中东北部分地区、内蒙东部、青海、西藏大部节能5%-10%;节能率大值中心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达30%以上。,东北、内蒙东部、西北等地Se与19852004年相似,而内蒙中部、华北地区、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9852004年节能的基础上又节能3%-10%。,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 夏季,我国北方与南方的温差远较冬季小得多,这是因为北方太阳高度角虽然较低,但白昼的时间却比南方要长,接受辐射热的总量少得并不很多。然而,和同纬度的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除了沙漠干旱地带以外,我国又是夏季
13、最暖热的国家。,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 只有华南沿海一带和同纬度的平均温度接近,其他地区都要比世界各地同纬度的平均温度高一些,一般高13,25。我国夏天气候还有一个特点,即极端最高气温很高,从华北平原到江南地区以至甘新戈壁沙漠地带,极端最高气温都超过40c。,1.3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 与相同纬度的北半球城市对比,我国各城市的采暖度日数较高。以18为基准温度的采暖度日数,同纬度下我国各地均高于北美,更远高于欧洲各地。,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温度:0等温线,亦即亚热带气候北界,在我国东部大体
14、上位于秦岭、淮河一线,比欧洲地中海地区偏南约10个纬度。,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冬季气温较低,南北温差很大,主要是由于寒潮活动所致。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骤减10以上的北方强大寒潮,平均每年就要发生6次之多,较弱的寒潮或冷空气活动就更多了。寒潮入侵频繁,其间的回暖期十分短促。正因为如此,使我国冬季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方。,夏季偏高,七月:1.3 2.5,冬季偏低,一月:东北 1418 黄河中下游 1014 长江南岸 810 东南沿海 5 左右,哈尔滨(北纬 457度)为5578,长春(北纬436度)为5172,沈阳(北纬418度)为4291
15、,北京(北纬398度)为3076;而纬度较高的柏林(北纬525)只为3420,法兰克福(北纬502)只有3030,加拿大温哥华(北纬492)低达2924,多伦多(北纬437)也只到3640。,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2001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三次评估报告。报告指出,根据1860年以来的气温观测记录,近百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40.8,由于温室气体仍在继续增加,所以全球气候会继续变暖,估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5.8,同时指出最近20年是过去l00年中最暖的。魏凤英、周自江等指出我国冬季气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增暖
16、,趋势为0.78610a,并连续保持显著的正距平,90年代冬季增暖幅度比80年代显著增加。,全球和中国年平均气温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的距平变化,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湿度:而我国气候除西部和西北地区全年都相当干燥以外,整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最热月平均湿度均较高,一般达7581;这些地区到了最冷月,在华北北部湿度较低,而长江流域一带仍保持较高湿度,通7383。,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我国的气候特点湿度:在暑热和冬寒的日子,空气相对湿度过高,会使人更加不适。在湿热天气里,人体排汗不疆散发,使人感到闷热;而在湿冷的天气里,人体皮肤接触到较多寒凉
17、水汽,衣被潮湿,处处使人感到阴冷。,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湿度:湿度过高,伴随着冬寒夏热的气候条件,使改善我国建筑热舒适环境成为一个需要十分迫切解决的问题。,太阳辐射 在气候资源方面,太阳辐射对建筑节能是个有利因素,我国占有一定优势。与许多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晴天较多,日照时间普遍较长,太阳辐射强度较大。,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太阳辐射如1月北京的日照时数为2047h,总辐射为283.4 MJm2,兰州日照时数为188.9h,总辐射为2535 MJm2。而在欧洲除南欧冬季日照较多以外,其他地区由于纬度较高,冬季白天时间
18、甚短,加上阴雨天相当多,因此冬季每天日照时间平均只有12h左右。如1月伦敦的日照总时数只有434h,总辐射只有701 MJm2,1月斯德哥402 MJm2。比我国北方少得很多。北美及日本冬季日照也比欧洲多。,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冬季,太阳入射角较低。最低的日子是冬至日,我国北方冬至日太阳入射角低至1330。因此,冬天建筑南向窗户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多,愈是寒冷的月份,南向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愈多,这对于外界的寒冷气候构成一种补偿。,1.2.1我国的气候特征、建筑能耗与国外对比,由于太阳光的入射角较小,在窗玻璃表面反射回室外的光热
19、所占的比例也较少,透过玻璃射入室内的光热较多,而且通过南向窗户阳光射入室内的深度较大,我国建筑又多是以砖石、混凝土等重质材料建成,有利于太阳热能在室内更好地为建筑墙体、地面及物品所吸收、蓄存,提高室内温度,节约采暖用能。,建筑外墙厚、北窗小的东北民居,高敞开朗,出檐深的浙江民居,西南的干栏、竹楼,新疆的土拱住宅,全国各地区住宅空调平均电耗,我国各类大型公建耗电状况,用于办公建筑的采暖之外的能耗,能耗包括空调、通风、照明、办公设备、其它主要差别是空调、通风、照明能耗,3.能源规划的指标体系,3.1 能源规划的定义,1.定义能源规划是在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历史与现状调研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
20、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对能源的需求、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制定能源发展(节能)的长远规划(至少45年或1020年),3.1 能源规划的定义,2.能源规划特点a能源规划目标有时间限定和空间约束,可以计量并能反映客观实际。b能源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 能源供应具有可替代性,在合理有效利用能源资源的基础上,进行能源系统的经济技术和投资分析,实现不同方案的优化,所以能源规划属于经济规划的范畴,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3.1 能源规划的定义,c能源规划与环境发展目标相协调能源的开发、转换、加工、储运和利用过程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能源规划亦是与环境发展目标相协调的。d能源规划是一种战略 统筹全局,关
21、照全局内部各部分之问的关系,关照全局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e 能源规划的核心就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的运行机制。,3.2 能源规划的意义,能源规划担负着统筹能源发展和环保要求、统筹城乡能源供应,统筹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能源是现代工业、现代文明的支撑和动力、能源系统亦是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一个由经济运行系统、社会生活系统、基础设施服务系统和生态环境平衡系统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能源就是这个有机整体的 血液和 命脉物质承载体,城市能源规划是通过制定城市能源发展战略,在确保充足和稳定的能源供应基础上,优化调整能源
22、结构,制定能源发展目标,落实节能技术措施,以期建立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双赢的能源供需系统。,3.2 能源规划的类型,3.2 能源规划的类型,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能源规划的指标体系能源效率指标能源结构指标能源安全指标产业结构指标空气环境指标,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3.3.1能源效率指标用于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消费者以较少的能源投入来满足其需求目标。由2个组成(1)能源经济效率指标(能源强度)是某项经济指标、实物量或服务量与所消耗的能源数量的比值。如:吨标煤/万元GDP、吨标煤/单位面积、吨标煤/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我国计划2010年达到或接近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
23、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2)能源技术效率指标 狭义的”能源技术效率指 能源系统效率”,是指在使用能源(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的活动中所得到的有效能源与实际输入的能源量之比。%。国际上比较分析的能源效率指标是能源生产和中间环节效率与终端使用效率的乘积。目前我国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如火电机组平均效率33.8%,比国际先进水平低6一7%,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3.3.2能源结构指标世界能源经历了从木材(1850年)_煤炭(1880年)_ 石油(1970年)_油、气(1990年)的变化。一种新能源从进入市场到占50%的份额约经历100年左右煤和石油约能用100年,
24、天然气约能用200年,可预见的未来世界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演变,最终向无碳化发展。,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加快优质洁净的燃料和原料的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煤炭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3.3.3能源安全指标能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能源的状态或能力,即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能源供应具有稳定性、经济安全性,可保障供给,应变能力强,在数量和质量上具有可持续利用性。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能源因素、经济因素、运输因素、军事因素以及可持续发展
25、因素。,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3.3.3能源安全指标城市能源安全是在国家能源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城市通过多元化的来源渠道和高效、稳定的基础设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经济、可靠的能源供应。影响城市能源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城市的经济规模、行政级别、基础设施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等;城市能源安全题除了供应和运输之外,还包括能源在城市中的分配和使用。,3.3 能源规划指标体系,3.3.4产业结构指标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1)第三产业滞后。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3%(世界平均水平为63%)(2)工艺技术和装备落后,重点行业落后工艺所占比重高。(3)管理水平低、浪费严重。中国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节能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