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ppt
《城市规划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概论.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规划概论,第一章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早期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人类社会劳动大分工当代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1.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由“采集”“狩猎”向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演进原始聚落出现 旧石器时代临时的穴居(干燥的高地、山林)和巢居(近水、潮湿地区)早期原始聚落发育于自然资源优越的地区,如中国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因为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于耕作,宜于住居2.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出现 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财产的产生,贫富分化加剧,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其住地周围筑城防卫,所谓“筑城以卫
2、君,造郭以守民”目前所知道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如乌尔城 附:我国古代住地选址原则,古代周王城典型布局,第二节 城市的概念1.城市的定义 城+市城市 城市(City)是与乡村(Countryside)相对的概念,城市是由乡村聚落(Village)发展而来的新的聚落。2.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 人口特征:人口密度、人口规模,居民从事的主要产业 经济特征:三产的比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职能特征: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担负国家相应层级的行政管理职能 建设特征:建设规模和建设密度3.城市的设置标准 设立建制镇的标准:A)凡县政府所在地一
3、般均可设镇 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或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乡政府所在地可以设镇。设立县级市的标准:P5 表1-1 联合国人居中心建议将人口1万以上的居民点认作城市(我国行不通),4.城市的类型1)按人口规模分类 人口100万 特大城市 50万人口100万 大城市 20万人口 50万 中等城市 人口 20万 小城市 2)按主导职能分类 首都直辖市省、自治区中心城市工矿城市交通枢纽、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等3)按布局形式分类 块状布局城市 带状布局城市 星座状布局城市 组团状布局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4、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1.古代城市的发展特征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历经6000多年,城市发展缓慢,职能单一,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化水平低。2.近现代城市的发展特征 从18世纪中至今200余年,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结构趋向复杂,规模增大,职能多样化,人口向城市急剧集聚,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近现代城市发展经历的三大阶段:绝对集中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发展阶段(注册P5)相对分散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对分散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时期)即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城市群城市带)3.可持续发展原则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原则4.城市发展的一般
5、规律 城乡不分城乡对立城乡融合 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发展导致城市形态的螺旋式上升(集聚分散再集聚再分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第四节 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与定义 城市化的含义: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 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A)直接城市化实体变化过程 人口、非农活动向城市转移集中、大量农用地变为非农用地及城市景观地域推移等 B)间接城市化抽象变化过程 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域扩散 城市化定义
6、: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2.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计算公式:PU=U/P PU-城市化水平 U-城镇人口 P-总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存在缺陷,各国城镇定义标准相差甚远,缺乏可比性。)3.城市化的阶段特征 诺瑟姆(Northam)的S形曲线理论将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A 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小于30%B 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加速阶段)C 后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90%之间 据五普数据统计,我国4.56亿城镇人口,占总人口36.09%,已进入城
7、市化“换挡提速”的阶段(可查最近的,超过40%),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趋势(提问现代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三化”-人家生)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如我国从早期单个城市到珠三角长三角再到大都市圈甚至现在又提出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819世纪的欧洲20世纪初的美洲20世纪中叶以来的亚洲非洲)人口向大城市高度集中巩固了大城市在现代社会的支配地位表现在1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占世界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10万以下的城市人口占世界城镇人口的比重逐降,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为城镇人口提供粮食,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是大的消费市场,廉价劳动力
8、等)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工业革命的威力,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明显正相关)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生产性服务(针对企业,金融仓储运输广告)与消费性服务(针对个人,住房购物医疗旅游)的增加,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来实现。从学科意义上看,城市规划的过程可以这样概括:它通过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调控社会实践、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中国在1990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一次以
9、国家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的要求,明确了规划工作的法定主体和程序。,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城市规划的地位城市规划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特有的实施管理手段,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愈益突出的作用。它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调控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10、3.城市规划的作用通过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从而使城市的各项构成要素相互协调,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概括而言,主要是综合和协调、控制和引导(P40展开)的作用。4.城市规划的意义 A)城市规划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B)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C)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相关政策的基础 D)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第二节 城市规划体系 英国1909年颁布的住房和城市规划法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国家城市规划体系在英国形成。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
11、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a)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b)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c)城市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体系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法定职能,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相关法、从属法规、专项法(P42)城市(乡)规划法是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核心,因而又被称作主干法。其主要内容是有关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的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作为主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作为从属法规由建设部制定(地方层面依此类推市人代会、市规管局)2.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中国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结合。城市规划的编
12、制和审批实行分级体制。(P45具体分级,重要),第三节 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关部门的关系1.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 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故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只是在地域范围的大小和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区域资源的开发、工业的布局、人口分布的变化等,对区域内的城市及新城镇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反之,城市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二者互相配合,协同进行。,2.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 二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8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