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房建设与建筑设计讲义.ppt
《农房建设与建筑设计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房建设与建筑设计讲义.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房建设与建筑设计,内容提要,第1篇 农房设计与建造基本知识第2篇 农房建筑材料基本知识第3篇 建筑识图基本常识第4篇 村庄规划与农房设计,第1篇 农房设计与建造基本知识,(1)农房的含义 农房是农村住房的简称,农房是农村中以家庭为单位,集居住生活和部分生产活动于一体的实用性住房。农村住房不同于仅仅作为居住生活的城市住宅,也是城市住宅所不能比拟的;农村住房不是洋房,也不可能是洋房;农村住房更不是别墅,也更不可能是别墅。,(2)农房的特点:农房由于其实用功能较为复杂,建设基地环境贴近自然,再加上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因此具有如下5个方面的特点:1)使用功能的双重性。生活生产 2)持续发展的适
2、应性。代代相传 3)服务对象的多变性。有老有小 4)建造技术的复杂性。类型多样 5)地方风貌的独特性。田园风光,(3)农房的特殊建筑文化 1)厅堂文化 农村住宅中的厅堂(堂屋)在平面布局上居于中心位置,是组织生活的关键,是农村住宅的核心,是农民起居生活和对外交往的中心。2)庭院文化 农村住宅的庭院,不论有无围墙界限,都是农村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的延伸,是利用阳光、户外活动和交往的场所,是农村住宅居住生活和进行部分农副业生产所需,也是农村家庭多代同居老人、小孩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以及邻里交往的农村居住生活所需,同时也还是农村住宅贴近自然、融于自然环境中之所在。3)乡土文化 人们把对皇天后土和各路神明
3、的崇敬以及对长寿、富贵、康宁、浩德、善终(五福临门)的追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贴近自然、淳朴真诚、传统风貌和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1.1 农房设计建造的原则,(1)遵纪守法,不违法违章建设;(2)科学选址,符合村庄规划;(3)功能适用,面积合宜,不贪高图大,不相互攀比;(4)精打细算,节约资金;(5)就地取材、废物利用;(6)精心组织,规范施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1.2 农房建设一般程序(略),(1)提出申请 建房户按国家和当地规定的用地标准,填写农村宅基地申请表,向当地村民委员会提出用地申请。(2)审查报批 经过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根据年度用地控制指标和审请条件审查通过的
4、,按村镇规划要求办理报批手续。建房占用非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使用耕地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查,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3)用地放线 政府批准后,发给建房户建设用地批准书,由乡镇土地管理人员机构配合有关人员划拨土地,现场放线。(4)发证确权 房屋建设完工之后,应申报由乡镇土地管理部门验收。符合批准用地要求的,由县人民政府办理土地登记,发给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从法律上取得这块宅基地的使用权。,1.3 农房建设应遵守的法律法规(略),(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庄整治技术规范;各省、自治
5、区、直辖市颁布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2)主要相关条文珍惜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农村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承包地均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民具有依法使用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农民擅自在自留地、自留山、承包地上建房、挖沙、采石、取土,属违法行为。确实需要使用农用地的,应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房的,均属违法行为。,农户依法使用宅基地应遵守以下义务:保护和合理利用宅基地,不得擅自改变宅基地的用途,不得妨害相邻权,不得妨害公共利益。
6、农民建房,应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规划明确撤并的村庄,不得新建、重建和改扩建农宅。不得在公路沿线、城乡结合部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1.4 农房的功能与建筑结构形式,1.4.1 农房的基本功能1)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功能。简单讲,房子就是为了遮风避雨,有了房子才有了家。2)满足部分农副产品生产、农机具存放等功能。我国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承担着全部的农业生产以及各种副业、家庭手工业的生产。因此,农村住宅不仅要保证农民生活居
7、住的功能空间,还必须考虑这些功能空间都应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求,另外还应该配置供农机具、谷物等的储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3)保护居住者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功能。房屋除了遮风避雨之外,还应具备正常使用期间保护居住者人身生命财产不受伤害的要求,并且在遭遇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时,房屋是一个安全避难的场所而不能成为灾害的帮凶。4)体现民族及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功能。即各地农房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民情风俗,不但具有时代风貌,而且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1.4.2 农房主要建筑结构类型,(1)砖混结构以砖墙作为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楼面、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或预制板的混合结构房屋称为砖
8、混结构。砖混结构房屋具有就地取材、施工便捷、承载力较高、耐久性好等优点,在全国各地被广泛采用。,(2)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指砖墙承重、楼屋面采用木构件的房屋结构。砖木结构一般采用坡屋顶,以利排水,个别地区也有做平屋顶的。砖木结构由于不需要支模浇注混凝土屋盖,施工起来更为便捷;并且可在木屋架上铺草、座泥或挂瓦,房屋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其次,经济性也较砖混结构要好,因此砖木结构在全国范围内的使用也非常广泛。,(3)砌块砌体结构砌块砌体结构指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实心砌块或农户自制水泥砌块砌筑承重墙体的房屋结构。楼(屋)面可以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现浇板,也可以采用木结构。砌块砌体结构在缺少粘土砖或限制使
9、用粘土砖的地区较多使用。,(4)木结构由木柱、木框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生土墙(土坯墙或夯土墙)、砌体墙和石墙作为围护墙的房屋结构。主要包括穿斗式木构架、木柱木构架、木柱木梁等形式。,(5)石结构由石砌体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结构,料石、毛石或片石是石砌体的主要块材。调查发现,西部石砌墙绝大多数采用泥浆砌筑,汶川地震后,灾区重建房屋中有少部分改为水泥砂浆砌筑。国内石结构房屋中数量最多且极富地域特色的当属藏羌民居,如下图所示。,(6)生土结构生土结构泛指使用未经过烧,而仅仅经过简单加工的原状土质材料建造的房屋结构,包括土坯墙结构、夯土墙结构及土窑洞等。改革开放以前,生土建筑在我国农村民居建设中扮演
10、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目前,在我国西北、西南广大地区,由于受地理、气候环境及经济不发达等因素的制约,生土结构民居在这些地区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土坯墙结构西部民居中的土坯大致有2种形状,一种是砖块形状的(西部各地均有,也叫“土砖”,尺寸约为290140100mm左右),一种是薄片状的(陕西关中、甘肃中部较常见,当地称作“胡基”,尺寸为34022060mm左右)。传统土坯墙采用粘土泥浆砌筑,通常泥浆中拌有麦草。屋架和檩条搁置在土坯墙上,屋盖重量由土坯墙直接承担;土坯与粘结泥浆强度较低,抗压强度一般在0.30.8MPa之间;无其他抗震构造措施。,夯土墙结构夯土墙由普通粘土或含一定粘土的粗粒土夯打而成。
11、夯土墙根据夯打时墙体两侧模具的不同又分为“板打墙”和“椽打墙”。前者是将半干半湿的土料放在木夹板之间,逐层分段夯实而成;后者是采用表面光滑顺直的圆木代替木夹板,每侧35根圆木,当一层夯筑完后,将最下层的圆木翻上来固定好,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夯筑,依次一根一根上翻,循序进行。,土窑洞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按其建筑材料和形式可分为土拱窑、砖窑、石窑和崖窑。土拱窑多用夯土墙或天然稳固的土崖体做拱脚,用土坯等顶砌成拱,砖窑则是用粘土砖顶砌成拱,石窑是用加工过的石料砌成拱。崖窑通常是在天然黄土崖内挖成的窑洞。,第2篇 农房建筑材料基本知识,培训教材中第4章罗列了我国当前农房建造所用的建筑材料的
12、相关知识,是农村建筑工匠们必须熟悉并掌握的,可是建筑材料中有不少内容是工匠们不一定知晓的,因此在工匠培训中应重点给以介绍。,我国最常用的水泥有5种,性能差别较大,第3篇 建筑识图基本常识,第4篇 村庄规划与农房设计,4.1 村庄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也是当前村庄规划的指导思想。,4.1.1 村庄规划原则,(1)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现有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减少村庄数量,壮大村庄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鼓励适度合村并点。(2)节约用地的原则。通过清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充分利用原有村庄用地进行旧村改造,新建用地要尽量选择非耕地进行
13、建设,集中紧凑布局,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已搬迁合并村庄要尽快进行土地复垦,实现退房还田或还林。,(3)因地制宜、远近期结合的原则。村庄规划要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4)传承文脉的原则。规划布局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合理继承原有的布局结构、空间形态,保护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古树名木、标志物,体现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突出地方特色。(5)防灾减灾,保障公共安全的原则。根据当地灾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防洪、防火、抗震防灾、防风减灾、防疫、防污染的综合公共安全
14、体系。,4.1.2 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农房选址,(1)根据村庄用地是否适宜于建设,通长划分为三类:1)适宜修建房屋的用地。如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或发生泥石流的危险。这些地段因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适于农村各项乡镇各项设施的建设要求,一般不需或者进行简单地基处理即可进行房屋的修建。,2)基本上可以修建房屋的用地。在这类用地上建房时,必须采取一定工程加固处理措施。属于这类用地的有:地基承载力较差,或属于一般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土质地段,修建房屋时地基需要采用人工加固措施。地下水位较高,修建时需降低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的地段。地形坡度或起伏较大,修建时需要较大土方
15、工程的地段。其他不利地段:如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与回填场地等。,3)不适宜修建房屋的用地。具体指以下几种情况:农牧业利用价值很高的丰产农田、林区及草场。地基承载力极低的地段,如地基承载力小于6t/m2和厚度在2米以上的泥炭层、流沙层等,需要采取很复杂的人工加固措施的地段。地形坡度过陡(超过20%以上),布置、修建房屋很困难的地段。经常受洪水淹没的地段。有严重的活动性冲沟、滑坡、泥石流和岩溶的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的地段。其他限制建设的地段:如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区,自然
16、保护区,给水水源防护地带,现有铁路、机场用地、军事用地及高压输电线路所穿越的地段。,(2)农房选址要求:应首选在适宜修建房屋的用地上建房,避免在不适宜修建房屋的用地上建房,不应在危险场地建房。农房建设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禁止在高速路两侧边沟外缘30米和立交桥通道边缘50米内修建永久性住房。高压线附近不宜建新房,无法避免时应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中的二、三级公路,应避免从村内部穿过;现状已经在公路两侧形成的村庄,应进行调整。农房选址时,应与外界有便捷的对外交通道路,保障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供给。,4
17、.1.3 村庄规划布局及类型,(1)村庄规划布局要求集中布局,紧凑发展。采取集中紧凑的集约式布局,节约用地,保持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节约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要避免穿越过境公路、高压线等大型基础设施。利用现状,结合自然。与现状布局结构、道路系统相结合,减少拆迁量。与现状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相适应,规划布局宜活泼自然,不宜过于追求方正、规则。方便生活,有利生产。村庄布局要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改善日照、交通、卫生条件和配套设施水平,满足村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需要。继承传统,改善景观。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保持原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布局形态,改善居住环境,体现地方特色。,(2)规划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建筑设计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8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