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治疗.ppt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治疗.ppt(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踝关节的骨性结构,胫骨下端,腓骨下端,距骨,踝关节的韧带,两组韧带(1)下胫腓韧带(2)内、外侧副韧带,下胫腓韧带,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膜,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内侧副韧带或称三角韧带,胫距韧带胫跟韧带,踝关节的功能解剖特点,:踝关节为人体大关节中位置最低、承载最大而又相对薄弱的关节。踝关节的骨性结构包括胫骨下端、腓骨下端和距骨三部分。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及距骨的关节面构成,而内踝关节面、外踝关节面、胫骨下端关节面和后踝构成踝穴。踝关节周围韧带由内向外依次为内侧韧带(三角韧带)、下胫腓韧带及外侧韧带。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依靠骨性结构和韧带结
2、构的完整,其中任何一处重要结构受损都将破坏踝的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其对位不好,都将形成创伤性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踝关节的主要运动为背伸和跖屈。踝关节的胫骨关节面弧度为70,而距骨滑车关节面弧度为150,因此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7080。,踝关节和足部活动,踝关节除以上背伸与跖屈的主要运动外,还和足部的跗间关节协同完成以下动作:内收和外展、内翻与外翻、内旋和外旋、旋后和旋前。,踝关节的运动范围是,背伸2030,跖屈4050,在足背屈和跖屈的全部活动范围内,距骨与踝穴的全部关节面紧密接触,这种结构方式形成踝关节所受负荷分布的主要方式,因此,损伤以后应将踝穴完整的恢复,在
3、下胫腓联合处腓骨远端之间有正常的活动是保持这种接触的重要结构。,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足在中立位时,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正好嵌合,当足跖屈时,距骨体较宽的前部滑出关节外,而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内,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踝关节损失。当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与踝穴紧密接触,但在跖屈时,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这是因为踝穴有一定伸缩性,但这种伸缩性范围有限,经有人在活体上测量,其范围大约为1.131.8。踝穴的这种伸缩性是下胫腓韧带的弹性所致。,为完全适合距骨的形态将踝穴精确地解剖重建是必要的。踝穴的完整依赖于:(1)腓骨的正常长度以及在胫骨腓骨切迹中的精确位置。(2)下胫腓联合的完整,即下胫腓前韧带
4、后韧带和骨间膜三部分的完整性。,影像学检查,踝穴位X片:拍摄正位X线片时,小腿内旋20,使踝关节横轴平行于X线片盒,这样使整个关节间隙等宽,胫骨与距骨之软骨下板也都平行。,从胫骨下端软骨下骨板与外踝的软骨下骨板线状影的连续对线关系出现台阶可以辨认出腓骨的轻微短缩,也可以观察到距骨外移以及外侧间隙增宽。,下胫腓韧带损伤时,应作双踝对比拍片,观测双侧胫腓下关节之距离;必要时局麻后应力位拍片。踝关节内翻拍片,若见到胫骨和腓骨间隙增大超过3mm,则说明下胫腓韧带损伤,显示踝关节半脱位。,踝关节扫描,三维重建,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确定踝部软组织内损伤血肿的范围,辩明韧带的撕裂
5、、断裂等。,踝关节损伤的分类,外踝在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中的重要性,在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中,关键部位是外踝。20世纪60年代初期,把内踝的处理视为重点。自70年代起,人们逐渐觉察到处理外踝骨折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关键。多数学者体会到,对于双踝骨折的病人,单纯固定内踝,踝关节依然不稳定。而外踝准确复位牢固固定以后,虽然未固定内踝,踝关节却能保持其稳定性。实验及临床已经一再证明,距骨的移动紧随外踝,外踝向外移动,距骨也随之外移。外踝如能恢复解剖位置,距骨也随之达到解剖复位。故在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时,应尽量使外踝解剖复位,这点非常重要。,过去认为腓骨切除一段,只要保留腓骨远侧的1/4,就不会影响踝关节
6、的功能。而 不少学者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提出不同观点。在距下胫腓联合上12cm处腓骨中段切除,保持骨间膜和下胫腓联合的完整,在应力下照X线片进行观察,踝关节外展位时发现远侧腓骨的近端向胫骨倾斜,骨间隙缩小,踝穴稍增宽;踝关节背伸时,远侧腓骨的近端向后移位;踝关节跖屈时向前移动。因此在腓骨部分切除非后,残留腓骨的远端将以下胫腓联合为支点,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移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将导致下胫腓韧带松驰,踝关节的稳定性必然受到影响。,iedo等证明,外踝向外移位mm,距骨也随之向外移位mmmm,且伴距骨外旋,胫距关节接触面减少。amsey指出距骨向外移位mm,胫距关节接触面减少。二者都强调骨折准确复
7、位的重要性,指出胫骨远端关节中央有嵴状隆起,而距骨滑车中央有相应之凹槽,如得到解剖复位,嵴与槽相吻合。而当距骨向外移位时,两者关节面不平行,导致接触面减少,关节面之负荷不均,造成踝关节后期创伤性关节炎。,为完全适合距骨的形态将踝穴精确地解剖重建是必要的。踝穴的完整依赖于:(1)腓骨的正常长度以及在胫骨腓骨切迹中的精确位置。(2)下胫腓联合的完整,即下胫腓前韧带后韧带和骨间膜三部分的完整性。,Danis-Weber分类法,型:腓骨骨折线在胫距关节平面以下。型:外踝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型:腓骨骨折发生在下胫腓联合上方与腓骨头之间的任何部位。,Lauge-Hansen分类法,Lauge-Han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踝关节 骨折 脱位 诊断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