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标要求1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 .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 .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二、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第2课内容,上承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下接秦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共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领域反应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与变革。三、学情分析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知识水平方面学生在初中对这一部分知
2、识已有初步了解,较为熟悉本课涉及到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但是,对于历史对象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四、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物史料及文字史料的信息提取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4 .通过春秋、战国形势图了解列国纷争局面;5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的学习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6 .通过孔子、老子及战国时期各派代表核心思想的学习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对中华思想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7 .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变化的学习,理解华夏认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五、教学重难点1 .重点: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
3、成与意义;2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与社会变革间的关系。六、教学设计思路H春秋时期H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田氏代*:r春秋五朝孔子、老子战国七雄百家争鸣TT-Tl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356年前256年前221年周平王东迁商鞅变法东周灭亡秦灭六国1 .时间界定: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2 .时代特征:“变”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一、经济之“变”材料一: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铁犁牛耕材料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犁牛耕推广使用,生产力提高;2 .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3 .工商
4、业:社会分工细密,工商业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城市。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货币经济之变:生产工具进步,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土地开垦,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新兴地主阶级。疑问?经济得到发展,生产力空前提高的情况下,西周延续下来的各种制度能否适应当下的生产力得以继续延续?新兴地主阶级有何诉求?二、政治之“变”T 侯丁人直密直白勉愈色一As 色g士之ta大夫之81礼乐制天子天子天子 天子 天子向5rm1 系材料一: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射(周)王中肩。左传宣公五年材料二: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