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20年新版).docx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20年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20年新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单元控制溶解1能加快溶解吗教学目标1 .知道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及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有关。2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实验证实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3 .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窕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相关。教学难点:学习制定实验计划;经历“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实验证实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教学准备:两个刻度杯;食盐;搅拌棒;热水;冷水;冰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2、教学导入1 .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某些物质的溶解,比如我们喝冲泡的果汁希望能快点泡好,那溶解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猜想并板书关键词。3 .这些是不是都能影响溶解的快慢呢?我们需要个个来研究。(板书课题:能加快溶解吗)二、探究实验活动1:温度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1 .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实验中有什么条件改变了?(温度)有哪些条件要保持一样?(水的多少,溶解的物质,放入的时间等)2 .制定计划。我们先想好实验的材料准备和实验方法,也就是制定实验计划,有了计划再进行实验,这是科学家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计划包括了我们猜想、材料准备和实验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实验计
3、划。3 .按照这个实验计划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4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5,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水温更高一些,同样多的食盐溶解速度能更快吗?6.全班交流,制定出方案,然后采取演示实验。活动2:搅拌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吗1 .各组制定实验计划。2 .交流并改进实验计划。3 .分组实验,记录结果。4 .全班交流,得出结论:搅拌能加快溶解。5 .试一试,搅拌和加热也能加快其他物质的溶解吗?(时间充裕可以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也可布置课后进行。)三、拓展活动1 .出示块状的冰糖,如何让它尽快的溶解呢?2 .学生进行尝试并交流结果。四、课堂总结,延伸研究。1 .小结:今天我们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一
4、制定计划一实验证实一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窕过程,得出共识:能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2 .课后大家可利用今天学习的科学探究方法,继续自行研究。板书设计:能加快溶解吗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2能溶解多少教学目标:1 .知道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2 .制定严谨可操作的实验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展开实验。3 .学生能通过对比发现不同实验的优缺点。4 .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记录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教学重点:知道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能制定严谨可操作的实验计划
5、,并能根据计划展开实验。教学难点:能通过对比发现不同实验的优缺点;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性,以及记录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教学准备:实验微课、食盐、小勺、电子秤、烧杯、量筒、搅拌棒、牙签、白糖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1、上个学期,我们也做过食盐和胭脂红放入水中的实验,食盐在水中,会跟胭脂红放入水中一样,会均匀的分散,最后他们的颗粒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2、播放视频:xpagex03343t2tqb.html(1:05分开始播放)提出问题:一定量的水中溶解食盐的量有限制吗?3、加到一定量后,会有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
6、这种现象叫做饱和,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定量的水里能溶解多少物质呢?二、活动L20亳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提出问题:20亳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食盐。2、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如何进行?(盐要如何加入,怎样才能知道溶解了多少盐呢?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办法,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3、分组制定计划。4、交流研究计划并讨论修改。5、按计划做实验,并记录好结果。6、全班交流数据,引导分析为什么大家的数据不一样。对比发现不同实验的优缺点。7、师小结:我们做实验时,经常会有误差,但实验方案想得越周到,实验操作越规范和严谨,误差就会越小。三、活动2:2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1、出示
7、第2个活动的研究问题:20亳升水里最多能溶解多少克白糖?会和溶解的食盐样多吗?2、大家可按“研究问题一一设计实验一一实验探究一一得出结论”这样的科学探究流程,自行完成研究。3、全班交流。4、小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5、介绍指南车信箱知识: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在20C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在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204克白糖。从这段话你还发现什么?(温度不同时,最多溶解的量也会有点区别)四、拓展活动1、当水量增加时,可以溶解的物质的量是否对应增加?怎么证明?比如,水量增加到40亳升,能溶解的食盐会是多少克呢?2、40毫
8、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讨论研究方法。3、课后自行研究。4、板书设计:能溶解多少饱和:多余的盐粒,一直留在水中,不再溶解了,这个现象叫作饱和。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课后反思: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1水的蒸发课题水的蒸发1 .科学知识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 .科学探究学习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蒸发的过程和水蒸气的特征进行推想。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3 .科学态度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在教师引
9、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并重点渗透“控制变量法”;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并渗透“控制变量法”。准备分组材料:水、无盖的玻璃瓶与带盖的玻璃瓶(瓶子相同)、记号笔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 .情景导入课前一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抹布的湿润程度而定),在黑板上用湿抹布写下一个汉字一-“水”。师:同学们,上课前,我用这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水”字,“水”哪里去了?预设:生1:水蒸发了。生2:不见了。生3:到空气中去了。生4:水变成水蒸气了。生5: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关键词:比如“水”、“水蒸气”、“跑
10、”、“空气”、“蒸发”qa3 .新课学习活动1悄悄逃跑的水师:是你们所说的这样吗?上周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以下器材(敞口瓶、密封瓶、水、记号笔),你们分小组进行了实验设计来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实验过程。预设:生1:第一步,在两个玻璃瓶内注人水,一个敞口,另一个加盖。第二步,用记号笔在玻璃瓶表面做好水位记号。第三步,观察两个玻璃瓶里水位的变化。师:表述非常清晰,很有条理,两个玻璃瓶的大小是一样的吗?生:是一样的。师:那在一样大小的玻璃瓶内注入的水的量是随便多少还是要一样多?生:一样多。师:那做好记号后,两个瓶子应该放在不同的地点还是相同的地点呢?生:相同的地点!师:是的,
11、在这个实验中“一样大小的瓶子”、“一样多的水”、“放在相同的地点”这三点很重要,有谁能更完整的说说你的实验计划吗?生2:第一步,在一样大小的玻璃瓶内注入同样多的水,一个敞口,另一个加盖。第二步,用记号笔在玻璃瓶表面做好水位记号。第三步,摆放在同一地点,数天后观察两个玻璃瓶里水位的变化。师: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非常的严谨,在这个实验中,除了瓶口一个敞口,另一个加盖这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一样,这样的实验叫“对比实验”(板书:对比实验)。为什么要进行对比实验呢?生:敞口的玻璃瓶内的水能跑到瓶外的空气中去,而加盖的玻璃瓶的水跑不出去。师:非常棒,那你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生:敞口瓶中的水位下
12、降了,加盖瓶中的水位变化不明显。师:你们都看到了同样的实验现象吗?生:看到啦!师:那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水消失了吗?2、水到哪儿去了?生:水没有消失,水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师:课外知识很丰富,我们学过“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板书:液),那“水蒸气”有什么特点和性质?师:敞口瓶中的水位下降了就是水从什么态变成什么态?生:从液态变为气态(板书:态)生: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板书:气)。师:是的,正如同学们所发现到的一样,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根据之前的板书补充板书)活动2(拓展)怎样加快水的蒸发师:那水
13、蒸发的速度是一样的吗?同一件湿衣物,晾晒在以下两种不同的场所(出示PPT),什么地方干得比较快。预设生1:湿衣物晾晒在通风(开窗)的室内比不通风(不开窗)的室内干的快;生2:湿衣物晾晒在温度高(太阳下)的地方比温度低(阴天)的地方干得快;生3:湿衣物晾晒时接触的表面积大(衣物展开)比表面积小(衣物重叠)干得快。师:看来孩子们生活经验很丰富。那通过这些图片你们能找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吗?生: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板书: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师: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为了加快水的蒸发,会怎样做?有时为了减少水的蒸发,会怎样做?预设生1:加快(减少)水的蒸发把物体放在温度高(低)的地
14、方;生2:加快(减少)水的蒸发把物体放在通风程度高(低)的地方;生3:加快(减少)水的蒸发增大(减小)物体的表面积。生4:加快(减少)水的蒸发同时把物体放在温度高(低)、通风程度高(低)的地方、同时增大(减小)物体的表面积。师:以上办法能不能加速(减少)水的蒸发,请同学们课后利用本节课中所学习的对比实验方法在课后进行探究验证你们猜想,下节课咱们再来分享你们的实验发现。4 .课堂总结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了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生2:我知道了设计对比实验要注意除了一个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一样。生3:
1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希望同学们能将所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板书2.1水的蒸发设计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通风程度、物体的表面积2水蒸气的凝结课题水蒸气的凝结1 .科学知识认识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2 .科学探究学习能根据材料设计对比实验来研究杯盖内的小水珠形成的条件。目标能按要求做对比实验,初步学会应用差异法分析对比实验的结果。3 .科学态度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
16、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并重点渗透“控制变量法”;难点设计对比实验。准备演示材料:带盖的杯子、热水分组材料:烧杯2个、培养皿2个、热水、冰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情景导入课前讲台上准备一杯温开水。师:同学们,上课前,我先喝口水。咦,这杯盖上有许多小水珠。看到这一现象,你有什么问题?预设:生1:杯盖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生2:杯盖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生3: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大屏幕呈现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师:这三位同学提的问题都跟小水珠的由来有关,请同学们根据以上问题大胆进行研讨和猜想。师:杯盖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生:小水珠是水蒸气
17、变成的(板书:水蒸气、水)。师:小水珠是指哪里的水蒸气变成的呢?生:是保温杯中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杯盖上形成的小水珠。(刘老师工作室制作)2 .新课学习1、小组合作制造小水珠师:是这样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烧杯一个、培养皿一个、保温杯中装有温水,你们能利用这些实验器材制造出小水珠好?生:能。师:孩子们真是信心满满,实验前,老师有几点温馨提示要送给大家,请齐读一遍。生:1、为节约用水,实验时取适量的温水。2、实验时,请注意玻璃器皿的安全使用,轻拿轻放。3、认真观察,实验完成后将实验器材放回讲台原来的位置。师:都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师:请小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学
18、生活动,教师巡视)师:在刚才的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非常认真,小组合作完成了实验,你们都制造出了小水珠吗?生:制造出来了。师:是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的?生:在烧杯中导入适量的温水,用培养皿盖住。然后我们发现在培养皿上形成了许多小水珠。师:表述的非常清晰,其他小组都是这样做的吗?生:是的。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确实是烧杯中的水变成的水蒸气,在杯盖上形成的小水珠。那同学们思考一下: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预设1生回答不上。师提示:同学们想一想,这杯盖上有水,那就需要生:遇到物体师:遇到什么样的物体呢?冬天坐大巴车时,在其玻璃上往往会形成许多小水珠,而夏天却没有。那你认为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变成
19、小水珠?生:遇到冷的物体(板书:遇冷?)预设2生:遇冷。可能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能变成水。(板书:遇冷?)2、设计对比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变成水。是不是这样呢?需要我们做实验来验证。通过刚才我们的交流,知道热水可以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是遇到冷的物体变成水,还是热的物体变成水呢?这需要我们做什么实验?生:对比实验。师: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不同条件是什么?生:一个物体冷,一个物体热。师:看,老师准备了这些实验材料:两个同样大的培养皿、热水、冰水(出示实物),该怎样做?生:一个培养皿上面装热水,一个装冰水。师:说的很对,那实验中还需要大量的水蒸
20、气,这得怎么办?生:用热水。师:是的,看,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材料,在小组内讨论,你们准备怎样做实验?学生小组讨论,师巡视。生:第一步,在两个烧杯中注入等量的温水;第二步,将装入热水的培养皿和装有冷水的培养皿同时盖在烧杯上。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师:你们实验中只有培养皿内的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一样,实验设计的非常好。为了方便区分,我们把装有热水的培养皿编号为“1号”、装有冷水的培养皿编号为“2号”。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生:注意安全,不要碰培养皿。师:老师这儿也有几点提示,请一个同学读一遍:(出示PPl温馨提示)生:1、实验中,注意玻璃器皿要轻拿轻
21、放,注意安全。2、实验中两个培养皿片要同时放到烧杯上,同时拿下培养皿观察。3、小组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完成记录单。师:带着温馨提示,开始实验吧!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师:请同学们停下来,整理好实验器材,完善实验活动记录单。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分享你们的实验结果?生1: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号装有冷水的培养皿上有水珠,1号装有热水的培养皿上没有水珠。实验结论是当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变成小水珠。师:谁还想展示?谁再来展示?小组展示师:出示PPT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生:当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时会变成小水珠。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实验验证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板书擦掉“?”)师
22、小结: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指板书,同时出示PPT)。板书课题:水蒸气的凝结拓展创新师:凝结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生活中,你从哪些地方见过凝结现象?(师提示:洗澡的时候?做饭的时候?深秋的早上?)生: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顶上的水珠,草叶上的水珠、下雨前水管外壁的小水滴、水杯盖、锅盖内壁的小水滴等等。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谁来解释一下?。(出示PPT)生1: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后,凝结成小水珠。生2: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后,凝结成小水珠。生3: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凝结成小水珠。生4:水蒸气遇到冷的植物后,凝结成小水珠。3 .课堂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三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2020 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