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案.docx
《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1.1 概述本工程挡水建筑物沥青混凝土心墙堆渣坝,坝顶高程391.50m,坝顶宽度6.00m,坝轴线长度300.00m,最低建基面高程为332.00m,最大坝高59.5m。沥青混凝土心墙为直线形,顶部高程为389.00m,顶宽0.6m,向下逐渐加厚,心墙最大底宽2.82m,底部最低高程335.00m,在心墙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基座。1.2 施工进度方案与强度分析根据施工进度方案安排,沥青混凝土心墙2015年2月1日开工,2016年C)I月25日施工完成。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月平均上升速度5.1m/月,每天施工均不超过2层,沥青混凝土心墙总量为10656m3,月施工平均强度920m3
2、月。沥青混凝土最大浇筑仓面为最大底宽处,单层铺筑面积169.2m2,按照25Cm摊铺,层间间隔按照4小时计算,浇筑强度为10.6m3h1.3 沥青混凝土施工布置1.3.1 施工道路布置沥青混凝土施工道路根本上利用现场开挖、填筑道路,除此之外,为保证沥青混凝土施工期间坝区上下游间运输顺畅,拟在大坝填筑区左右岸各布置一道跨越心墙的钢栈桥。钢栈桥为移动式,坝体每上升一定高度进行一次拆装,左右岸轮换使用。1.3.2 施工风、水、电布置供风:主要用于层间结合部位杂物的清理,采用一台3m3移动式空压机供风即可。供水:同主坝堆石体供水管路。供电:利用左右岸布置的变电站作为沥青混凝土施工设备及照明用电源。1.
3、3.3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在大坝上游右岸高程367.0m处,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布置图。根据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顶峰强度结合工程附近具体情况,选择LB100O型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其生产能力为6080th,生产能力完全满足施工强度要求。1.4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1.4.1 沥青混凝土设计参数沥青混凝土主要设计参数:容重大于2.37tm3,孔隙率3%(芯样)或孔隙率2%(马歇尔试件),渗透系数不大于IXIO-8cms,水稳定性不小于0.9,沥青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为19mm,沥青混凝土设计参数详见下表。表1.4-1沥青混凝土设计指标项目设计指标备注容重(t113)2.37孔隙率(
4、)3芯样2马歇尔试件渗透系数(CmZS)50试验温度60水稳定系数0.9弯曲强度(kPa)400弯曲应变(%)1内摩擦角C)25凝聚力C(MPa)0.4抗压强度(MPa)4.5抗拉强度(MPa)1.61.4.2 沥青材料本工程拟使用的沥青材料为70号沥青,为散装沥青,由保温罐车槽运至工地沥青加热罐备用。沥青材料的性质要求见下表。沥青的技术要求及检验,除满足本技术要求规定外,同时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标准的要求。表1.4-2沥青质量要求项目单位质量指标实验方法针入度(25C,100g,5s)110mm60-80GB/T4509-2010软化点(环球法)48-55GB/T4507-2010延度(5
5、Cmmin,15)cm150GB/T4508-1999密度(25C)g/cm31GB/T8928-2008含腊量(裂解法)%2脆点-10GB/T4510-2006溶解度(三氯乙烯)%99.0GB/T11148-2008闪点(开口法)260GB/T267-1988质量损失%0.2薄膜烘箱试验后针入度比%68延度(5cmmin,15)cm80软化点升高ICl051.4.3 粗细骨料本工程沥青混凝土骨料采用距坝址13Km下阳村由灰岩加工的人工骨料,骨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表1.4-3粗骨料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观密度(g/cm3)2.7吸水率(%)2.0针片状颗粒含量()425(颗粒最大、最小尺寸比3)含
6、泥量(%)0.5耐久性(硫酸钠干湿循环5次的质量损失)()12与沥青黏附性(级)之4(水煮法)压碎值(%)030(压力400kN)表1.4-4细骨料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观密度(g/cm3)2.7吸水率(%)2耐久性(硫酸钠干湿循环5次的质量损失)()15水稳定等级(级)6(碳酸钠溶液煮沸Imin)有机质及泥土含量(%)2其它质地坚硬,在加热条件下不致引起性质变化1.4.4 填料填料采用水泥厂购置的灰岩矿粉,由水泥专用罐车从厂家运到工地矿粉罐内储存备用,填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表1.4-5填料技术要求项目指标表观密度(g/cm3)2.6含水率()0.5亲水系数1(煤油与水沉淀法)细度(各级筛孔通过率
7、)()0.6mm1009085其它不含泥土、有机物等杂质和结块1.5 沥青混凝土摊铺前的准备工作(1)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前,对底部混凝土基座的连接面的处理按设计要求施工。(2)坝基防渗工程的施工,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完成。(3)在沥青混凝土正式施工前,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及检修,以保证其在施工期能正常运行。(4)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完成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所有设备的报审;同时施工前5天,所有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必须全部进场就位。(6)沥青混合料开始铺筑前,完成以下作业和施工准备,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1)提前完成相应部件的水泥混凝土浇筑,且其龄期必须到达设计龄期。2)完成水泥混凝土结构物与沥青混凝
8、土接缝面的外表处理或整修。3)沥青混合料的所有施工机械设备、各种质量控制、检测仪器及配套设施均准备就绪。4)各种材料备料充分。5)现场铺筑试验全部完成,在沥青混凝土铺筑前,提出沥青混凝土铺筑的书面申请,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1-6沥青混凝土试验在沥青混凝土铺筑前的其它准备工作进行的同时,着手进行沥青混凝土的试验。(1)室内配合比试验室内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包括:1)进行初步设计进行初步设计,按矿料的标准骨料粒径范围来确定矿料的合成级配,由马歇尔试验来决定最优的沥青含量。2)全面验证试验根据设计要求,对沥青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面验证试验,确定室内多个配合比。3)室内配合比复核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现场试验
9、前,必须进行详细的配合比复核试验,配合比复核试验的内容主要有:常规检测试验原材料指标检测;沥青混凝土孔隙率、渗透系数检测;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度、马歇尔流值、渗透破坏比降、水稳定性、小梁弯曲试验;沥青混凝土三轴试验。最优配合比选择试验试验报告(2)现场试验现场试验分为场外铺筑试验和生产性铺筑试验两阶段,试验工程包括沥青混凝土现场试验、沥青玛蹄脂现场试验,同时应包含过渡料摊铺试验。1)场外铺筑试验场外铺筑试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复核室内试验所推荐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用于生产的配合比,确定适于生产的施工工艺参数。试验的地点选择在永久工程以外的附近区域进行,试验场地一般为50m20m,试验内容主要有
10、:沥青混凝土配料、拌和试验,根据不同的配合比、不同的配料顺序,观测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混合料的外观颜色及出机口温度等。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试验:观测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离析情况和温度损失情况。沥青混凝土铺筑:根据不同的铺筑方法,不同的铺筑方法,不同的铺筑厚度,不同的碾压温度,不同的碾压遍数,再碾压结束、沥青混凝土冷却后,钻取芯样,进行容重、渗透系数、抗压强度、三轴等试验。低温(5。C)环境下的施工试验。接缝和层面处理的试验。过渡层的铺筑试验。现场铺筑全部完成后,有选择地局部挖除过渡层填料,观察心墙与过渡层面的情况。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的其他内容试验。2)生产性铺筑试验生产性摊铺试验的目的,就是
11、要通过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大规模的试验,进一步验证场外铺筑试验推荐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检验沥青混凝土拌和系统在连续工作状态下的生产能力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检验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是否满足要求及是否造成骨料别离的不利情况,进一步完善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的施工配合比,确定最终的施工工艺参数。通过试验,让所有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熟悉和了解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储存、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及检测等一套完善的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参数,为大规模施工积累经验,奠定根底。与沥青混凝土场外铺筑试验相比,生产性铺筑试验具有更强的实战性。尽管生产性铺筑试验的步骤、试验内容与场外铺筑试验根本相同,由于试验的
12、要求发生重大变化,对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摊铺、碾压控制、检测等要求,都要高于场外铺筑试验。生产性试验场地设置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永久工程部位上,试验顺序为:检查清理施工部位、摊铺和碾压防渗体施工、接缝施工包括当天施工与前一天施工的沥青混凝土接缝。生产性铺筑试验的产品是沥青混凝土的正式产品,是不容许出现问题的。场外铺筑试验允许出现失败,生产性铺筑试验如果失败,那么必须返工处理。1.7沥青混合料制备与运输1.7.1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1)骨料的加热1)骨料的配料骨料采用ZL50装载机装入料斗仓里备用。各级骨料采用电子计量配好后,用胶带机混合输送至枯燥加热筒内。2)矿粉配制矿粉不需要加热,沥青混凝土
13、混合料拌制时由螺旋输送机计量参加搅拌机内。3)骨料枯燥滚筒的运行骨料在枯燥筒内加热根据机械定额最大通过能力控制生产过程分批进料不超过定额重量,防止滚筒超负荷引起变形。骨料加热之前,应空转滚筒加热到150。C再进料;每班生产完毕,应空筒旋转至日气温,以免滚筒变形。4)骨料的枯燥加热骨料均匀连续进入枯燥加筒内,枯燥筒旋转运行3-3.5min后骨料加热温度一般在170190,通过温度控制骨料加热不超过200oCo(2)沥青的处理1)沥青脱水、升温将散装沥青送入沥青储罐内(沥青加热罐),加热罐分为外罐及芯罐,沥青的脱水及升温在芯罐内进行,加热罐为电热式。沥青脱水温度控制在11013(C脱水后沥青加热升
14、温至150170。C备用。2)配送沥青热沥青从加热罐至拌和楼采用热沥青泵(齿轮泵)输送,沥青输送管道两侧采用保温措施,防止输送过程中凝固堵管。(3)混合料的拌制1)配合比每单元(每层)施工配合比的开出,试验中心按前一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抽提试验成果对骨料和矿粉的百分比进行调整,配料单必须经审验后送到沥青混凝土拌和楼。正式生产按试验中心开出的配料单配料,一次进入拌和机总量不得超过厂家定额容量的10%;沥青、粗、细骨料、矿粉均以重量计,配合比误差误控制值为沥青0.3%、粗骨料5%,三M3%,犷粉1%。2)拌制拌制沥青混合料时,先投放骨料和矿粉干拌1520s,使矿粉升温与骨料相同时再注入热沥青湿拌
15、4560s,使拌和物均匀,沥青裹覆骨料良好,无花白料,卸料不别离。混合料出机口温度150-165oC,出机后沥青混合料储存于下方保温储罐内。假设因机械故障、突然停电等造成搅拌机停机时,临时停机不应超过30mino否那么,应将机内沥青混合料作弃料放出,并用热骨料搅拌洗楼;如沥青混合料在搅拌机内凝固,可将柴油注入机内点燃加热或用喷灯烘烤加热,逐渐把沥青混合料放出。1.7.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水平运输沥青混凝土采用5t带保温防漏措施自卸车运输,车壁使用前涂刷一层防黏剂,防黏剂不得对沥青混合料有损害或起化学反响,其涂刷量由现场试验确定。卸料停用后需及时清理干净。(2)垂直运输采用经过改装后的带有保
16、温料斗的ZL30装载机将沥青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或铺筑现场钢模内。沥青混凝土在卸料、运输及转料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分层现象。在转运或卸料时,出口处沥青混合料自由落差应小于1.5m。1-8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1.8.1 沥青混凝土心墙铺筑方法概述(1)沥青混凝土心墙采用水平分层,分层厚度控制为25Cm(压实),采取全轴线不分段一次摊铺碾压的施工方法。(2)本工程沥青混凝土摊铺拟采用机械及人工摊铺两种施工方法。根据国内中小型沥青心墙坝的使用经验,大局部工程采用牵引式摊铺机进行,其适应于沥青混凝土心墙横截面水平宽度小于08m的部位。人工摊铺法主要用在沥青混凝土心墙横截面宽度大于0.8m的位置,以及摊铺机停
17、修期。(3)沥青心墙的碾压拟采用YZC2.0振动碾进行。1.8.2 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工艺流程(1)机械摊铺施工工艺流程摊铺机械拟采用JXT-O7心墙摊铺机,其摊铺宽度为0.5-0.8m,摊铺厚度可按设计要求调整,摊铺工艺流程如以下图。(2)人工摊铺施工工艺流程心墙摊铺机施工摊铺不到的位置,或摊铺机检修期就必须采用人工摊铺的施工方式,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以下图。正铺筑宽度、厚度等相关参数。(2)使用摊铺机施工,应加强对摊铺机操作员的培训,使之能熟练地操作、驾驶,未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不得上机操作驾驶。(3)铺筑过程中,应随时观察铺筑效果。假设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立即停止铺筑,查明原因,校正后才能
18、继续摊铺。对已铺筑但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位,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4)连续铺筑2层及以上沥青混凝土时,下层沥青混凝土外表温度降至90以下前方可摊铺上层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每天铺筑层数1层3层,除非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否那么每天铺筑层数不允许超过3层。1.8.3.2 人工摊铺沥青心墙混合料(1)模板人工摊铺段使用的模板,采用方便拆装的沥青混凝土专用钢模板。钢模架设应牢固,拼缝严密,尺寸准确。定位后的模板中心线距心墙轴线的偏差应小于5mm模板在使用之后和铺筑沥青混凝土之前清理干净,不得有沥青混合料的粘结物及其他异物。钢模定位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填筑两侧的过渡料。填筑过渡料时,应用防雨布遮盖心墙部位。
19、过渡料压实后,才能将沥青混合料填入钢模铺平,在沥青混合料碾压之前将钢模拔出并及时将外表粘附物去除干净。(2)摊铺人工摊铺段的沥青混合料采用5t保温车运输至摊铺地点后,使用经过改造后的ZL30装载机向仓面卸料,人工摊平。由于仓面呈窄条状,为防止混合料抛洒到仓外,在下料料点处布置一个活动钢质斜面溜板(可随卸料点移动)辅助卸料。沥青混合料入仓后,人工平仓必须采用钢锹平运的方式,不得采用平甩的方法,以防止造成骨料别离。对于已造成骨料别离的沥青混合料,一经发现,必须彻底去除。在进行人工平仓时,应尽量防止施工人员进入仓面,确需进入仓面平仓时,必须保证其鞋底有足够的隔温能力并要求底面干净卫生,保证人员的平安
20、和沥青外表不受污染。1.8.3.3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1)沥青混合料碾压的遍数、碾压温度、铺筑层厚、次序、方向,严格按按现场试验成果执行。(2)混合料的碾压采用2.0t的振动碾,振动碾行走速度控制为2030mmin.(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一般分为三个过程,即初步碾压、振动碾压和收光碾压,初步碾压采用静碾的方式进行,收光碾压同样采用静碾的方式进行。碾压温度在碾压时的温度初次碾压一般控制在14010,终碾温度不低于IIO(4)当振动碾碾轮宽度小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宽度时宜采用贴缝碾压,当振动碾碾轮宽度大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宽度时宜采用单边骑缝碾压。当振动碾碾轮宽大于心墙宽度时,将两侧过渡料铺筑略低于心墙沥
21、青混合料23cm,使沥青混合料压实后与先压实的过渡带刚好平高。(5)沥青混合料碾压时,振动碾不能只在一条“碾压带”上来回碾压数次,应采用错位碾压方式,即每次错位50%从左至右或从右至依次碾压。碾压时,振动碾不得突然刹车或横跨心墙行驶。(5)碾压过程中容易“陷碾”,为减少“陷碾”首先要掌握好适宜的初碾温度,温度越高就越易“陷碾”。其次就是要注意混合料与过渡料的碾压顺序,即先碾压过渡料后碾压混合料。同时碾压过程中应支碾压轮定期洒水,以防止沥青及细粒料粘在碾压轮上,碾压过程中,振动碾外表严禁涂刷柴油。如果发生“陷碾”现象,应将“陷碾”部位的混合料全部去除,并回填新的混合料。(6)在机械设备碾压不到的
22、边角和斜坡处,辅以人工夯实或用蛙夯机夯实,夯实的标准是至沥青外表“返油”为止。(7)对不合格或因停歇时间过长,温度损失过大的沥青混合料应去除,在消除废料时应减少对下部沥青混凝土的扰动。(8)各种机械不得直接跨越心墙。在心墙两侧2m范围内,不得使用IOt以上的大型机械作业。1.8.3.4 过渡料铺筑(1)过渡料与沥青心墙施工顺序心墙两侧的过渡料要与心墙同时平起上升,即按同一分层厚度同时摊铺,按工艺要求顺序碾压,如以下图示。图中的碾压遍数仅为参考,具体通过碾压试验确定。过渡料先静碾2遍、动碾2遍-囹IR-,沥肓工心室碾压工序(”沥青混合料静碾12遍,停滞不前1020min,再动碾68遍使用理片机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利工程 沥青 混凝土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