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和对策研究.docx
《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和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和对策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和对策研究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和对策研究第3期(总第96期)2011-09-25市政设施管理ShiZhengSheshiGuami工作研究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和对策研究口严向军刘亚修王春华摘要古井是城市历史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古井功能逐渐衰微.本文调查了杭州城市古井保护现状,查明杭州保存有200口城市古井,主要分布在明清古城范围内,大部分古井设施破损严重.研究认为古井是景观,旅游,供水,文化等要素的综合体,应遵循保护优先,优水优用,安全利用,分类管理等原则,开展古井分级分类保护,多管齐下改善水质等修缮等工作,以提升古井设施功能,激活古井生命力和恢复古井灵气.
2、关键词杭州古井功能保护古井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密切相关,多少年来,它默默地仰望苍穹,静静地梳理城市水脉,蕴涵着通,透,净,灵,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旅游功能.它是城市中明睿的眼睛,是城市景观的闪烁明珠.虽然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古井逐步脱离城市供水功能,其作用已经开始日渐衰微,但流火七月的街头巷尾,古井依然是市份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孩子们围着晶莹的古井,吃着冰凉的西瓜,听着老人们讲述古老的传说.如何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推动古井保护和开发利用,激活古井的生命力,恢复其昔日的灵动,传载城市历史的记忆,搞活地下水系,保护用水功能,开发环境品质功能,增强文化
3、和旅游功能,提升应急保障功能,防范城市地质灾害,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亟待讨论研究的现实课题.1城市古井的历史变迁和保护历程杭州故海地,水泉咸苦,民居零落.自李泌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取汲,而生聚日繁.在通自来水之前,杭州的饮用和生活用水都以井水为主,于是,星罗棋布的古井成了杭州城的重要特色.晋代的郭璞井(又称郭婆井),唐朝的相国井,吴越的钱王井,宋代的下八眼井,相传济公运木材的净慈寺古井,这些井历史悠久,承载着杭州历史文化的底蕴.1930年杭城共有水井4842口,平均每20户人家拥有一口水井.2008年普查统计有各类水井8378口,其中古井200口,8口古井列入文物保护名录,46口古井位于文
4、物保护单位(点),历史建筑,拟保建筑等保护建筑的院落中或遗址上,作为保护建筑院落内的一个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保护.城市水井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城市地下水的保护和发开利用的一部分.杭州深井开发利用始于1959年,至今已有50余年.最早仅有10余口深井,最高时达i00多口,最高年取水量达1168万t.从1980年代初开始加强地下水保护,对深井实行统一管理,出台杭州市城市地下水管理规定.近年来杭州市地下水开采总量逐年下降,目前市区取用地下水的单位仅19家,地下水年开采总量降至106万t/年.为了提高地下水管理效率,近年来安装有17台地下水水位远程自动监测仪,建立了地下水远程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这对保护杭州城
5、市地下水特别是保护城市古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杭州城市古井的时空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经调查,杭州200口城市古井集中分布在上城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和下城区,大部分古井位于明清古城范围内.其中上城区124口,占古井总数62祝下城区19口,占古井总数9.5;江干区9口,占古井总数的4.5机拱里区4口,占古井总数的2%;西湖区11口,占古井总数的5.5%;西湖风景名胜区33口,占古井总数的16.5%.建成100年以上的古井有72口,建成50,i00年之间的古井有121口,建成不足50年的古井有7口.其中保存最早的古井是建于三国时期的龙井,其次是唐代的相国井,五代时期的钱塘第一井,金井,灵鳗井,安乐井,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杭州 城市 古井 保护 现状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