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docx
《房山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docx(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房政发(2011)39号附件:房山区“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二O年十月序言1第一章总论31.1 规划编制依据31.2 规划范围与时限4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4第二章“十一五环境保护状况及“十二五”环境保护形势92.1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成就与环境质量状况92.2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21第三章环境保护和建设271.1 严格环境准入控制污染源头271.2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与控制281.3 水环境污染防治与控制401.4 噪声污染控制471.5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501.6 辐射环境污染防治与管理541.7 农业面源污染及畜禽粪污防治561.8 生态建设591.9
2、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661.10 加强环保监管严控重点污染源70第四章规划可行性分析与保障措施734 .1规划可行性分析735 .2规划保障措施75进入“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仍然将是国家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首都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同时加大城市空间格局调整,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房山成为重点建设新城之一。在全国和首都新一轮城市化浪潮的推动下,为房山区以石化新材料产业、汽车及高端零配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教育、旅游、物流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房山区实现在更高
3、层次上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奥运会后,北京提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目标,“绿色北京”表明北京要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绿色消费”等绿色经济,使资源能够循环使用。加快实施绿色北京发展战略,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得环境保护和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三化两区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努力构建“两轴三带五园区”的发展新格局,全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房山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严格执行房山区“十一五”环
4、境保护规划提出的各项保护措施,基本完成了规划提出的各项保护目标。房山区“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对促进房山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房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产业与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品不断升级,能源结构更趋环保,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些都给环境保护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编制好房山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是房山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房山区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一章总论1.1规划编制依据(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人民政府编制)(2)房山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3)北京市房山
5、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6)国家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10年(7)国家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
6、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8)北京市房山区统计年鉴(2006、2007、2008、20092010年)(9)北京市房山区环境质量报告书1.2 规划范围与时限1.2.1 规划范围本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为房山区行政辖区,总面积1995.27平方公里。1.2.2 规划时限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时限为2011年至2015年。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3.1 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北京市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按照房山区“三化两区”发展战略以及建设“首都高端制造业新区和现代生态
7、休闲新城”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主线,以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大力开展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生态建设,防范环境风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推进房山区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房山,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2 规划原则(1)综合协调,全面发展原则。综合经济、社会、环境因素,协调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环境容量作为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发展中加强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要求优化经济发展,提高全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坚持源头预防,严格
8、环境准入,严控污染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增量。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优化为重要途径,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以健全环保设施并坚持良好运行来实现污染物有效削减。(3)统筹规划,共同参与原则。环境保护工作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资源与环境的各个领域,政府各部门均承担着环境保护的责任。为此,环境保护工作和任务要统筹规划,政府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一致,各负其责。(4)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环境保护属于社会公益性的工作,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惠及整个社会的事业。因此,要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任务,同时通过政策的设置积极鼓励社会和企业积极参与,发挥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各种
9、形式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5)统筹协调,关注民生原则。环境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为民生,保护环境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更长远的发展,同样是为民生。为此,要优先解决关系民生的污染问题,特别是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及噪声扰民和环境安全等直接影响人民健康和安全的环境问题。1.3.3 规划目标规划的总体目标为:以实现房山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房山区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改造,加快对资源型经济和落后产业的淘汰退出进程,全力推进房山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大幅度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和能耗水平,促进低碳排放型社会建设。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与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10、,使全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全面推进环境友好产业新区、生态宜居新区和国家生态区的建设与发展,不断提高全区的生态涵养功能和生态屏障作用。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和激励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提高全区的生态文明水平。规划具体目标为:全面完成北京市下达的减排任务,大气环境质量比“十一五”末期有显著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污染物浓度稳定达标,PMH)年均浓度下降15%,二级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比例达到76%;加快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及中水设施的建设,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监管,努力提高污水资源化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和城市主要道路交通噪声水平基本稳定,部分地区有所改善;加
11、强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的监督管理;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继续保持对有毒有害危险废物的全面监管和1()0%的安全处置;加强核与辐射的监管,提升辐射安全水平,降低核与辐射安全风险,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与防治,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培育生态文化,营造全区生态文明新风尚(见表11)。表1-1房山区“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和建设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现状情况(201响规划目标(2015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1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比例%70.4762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mgm30.042稳定达标3二氧化氮(NoD年平均浓度mgm30.06
12、44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mgm,0.143下降15%水环境质量5河流水质达标率%30.53基本稳定6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达标率%33.3有所改善声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八)53.3558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dB(八)69.970环境污染防治与控制9二氧化硫(SO?)排放总量吨118921046510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吨275842344711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工业和生活源吨973514632农业源吨747912氨氮(NHrN)排放总量工业和生活源吨13061574农业源吨469水环境污染防治13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67.8801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3、%52.388()固体废物辐射环境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7.69016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1.229517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99.910018城镇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率%98.81001920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0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确保辐射环境安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率%-85生态建设22林木绿化率%54.4658.9823城市绿化覆盖率%43.414624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达到北京市生态创建的要求25农业大田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7090第二章“十一五”环境保护状况及“十二五”环境保护形势2.1 “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成就与环境质量状况十一五”时
14、期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1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环境质量改善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一五”期间,房山区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全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快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淘汰三高”企业,关闭众多煤矿及非煤矿山等资源型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房山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环境保护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了环境的改善,为房山区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和继续改善环境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201()年,房山区二氧化硫排放量11892吨,比2005年下降了10.31%,化学需氧量排放
15、量9735吨,比2005年下降29.29%,圆满完成了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2 .生态环境质量比“十五”末期有了显著的改善“十一五”期间是房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从资源环境出发,就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而言,必然会有所提高和加大,这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环境质量改善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耗、水耗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加大了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房山区总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十五”末期有了显著的改善,特别是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从“十五”末(2005年)的219天,占全年天数的60%,增加到201()年的257天,增加了38天,占全年天数的70.4
16、%。3.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展开,促进了房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了生态涵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在生态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房山区累计完成绿化造林13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54.46%,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涵养能力得到提升。在农村积极推进生态乡镇、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先后有5个乡镇达到北京市生态乡镇的标准,136个村达到北京市生态文明村的标准,使房山区村镇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十一五”期间房山区政府大力加强矿山生态恢复工作,完成废弃矿山修复2万亩,有力促进了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2007年完成了蒲洼自然保护区的科考与规划,使蒲洼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2008年完
17、成了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划(2005-2015年),使房山区自然地质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成就的取得有力地促进了房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了生态涵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4.水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开,水质污染得到控制在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以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废水及排污口的规范管理和地表水体功能恢复为工作重点,重点实施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等共计23项水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在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方面,“十一五”期间,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制度,工业废水排污口实行规范管理,同时对重点排污口安装了在线监测
18、设备,完善了排污口的监测与管理等。通过实施这些环保工程和加强环境监管工作,使房山区的水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使整体水环境质量并未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出现明显的下降,尚有局部地区的水质得到了改善。事实表明,房山区“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在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包括经济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和气象条件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同时在破解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地区资源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和成绩的取得有力地促进了房山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加速了房山区环境宜居新区和环境友好产业新区的形成和发展,为“十二五房山区经济社
19、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2.1.2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因子分析2.1.2.1大气环境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房山区2010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0042mgm3、0.064mgm30.143mgm3,其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均值标准限值43%,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201()年大气环境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70.4%,完成了北京市下达的任务。2 .主要污染因子房山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1()年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351天,占全年总
20、天数的96.2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各7天,各占全年监测天数的1.9机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有所降低,二氧化氮浓度变化幅度不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未达标,超标43%。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呈逐年下降,下降趋势从十一五初期的().061mgm3下降到0.042mgr113,浓度降低了31.1%;二氧化氮基本维持在0.056mgm30.065mgm3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有所下降,但仍未达到O.lOOmg/n?的二级标准。详见表2-1。表2-1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对比年份二氧化硫(mgm3)二氧化氮(mgm3)PMio(m
21、gm3)2006年0.0610.0620.1772007年0.0490.0650.1742008年0.0390.0560.1412009年0.0420.0610.1452010年0.0420.0640.143标准0.0600.0800.1003 .污染成因分析“十一五”期间,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房山区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依然与北京市市区平均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煤烟型污染严重。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导致煤烟型污染严重;冬季采暖、居家做饭等燃煤量大,季节性污染严重;特殊时期燃烧麦秸、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加重大气污染
22、;城市地区的露天烧烤造成局部地区的污染物浓度增加。(2)以石化、水泥、石灰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导致工业型大气污染严重。石化行业在石油加工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水泥、石灰加工过程中工业粉尘排放量大,造成大气污染。(3)地面扬尘污染。建设施工产生的扬尘污染:“十一五”期间是房山区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期,拆迁、道路修建、城铁建设等一系列工程施工,增加了大气污染;裸露地表扬尘污染: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导致的裸露地表、季节性裸露农田,以及未及时清扫的街道路面等产生的地表扬尘加重了大气污染。(4)机动车污染。近年来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尾气排放的二氧化氮、可吸入
23、颗粒物产生量增加,加剧了空气污染。2.1.2.2 水环境1 .水环境质量现状(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2010年房山区地表水共实测河流8个条段,水库5座。拒马河大沙地断面达到相应功能类型水体标准,其它河段水质未能达到相应的功能类型标准。2010年,全区实测河流总长度183.80公里,达标河流长度41.50公里,达标河流长度比例为22.60%;实测河流条段数8个,达标条段数1个,达标河流个数比例为1250%;跨界水质改善率为50%;通过各项权重(30%、30%、40%)计算得出,全区河流水质达标率为30.53%。(2)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房山区地下水共设13个监测点,分别为房山马刨泉、原城关党校(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山区 十二 期间 环境保护 建设 规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