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群文阅读(可编辑word).docx
《单元群文阅读(可编辑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群文阅读(可编辑word).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群文阅读科技强身,人文强心文本一(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材料一:讲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自然科学好像比较容易量化。但是,如果没有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因为科学转变为技术,技术转变为产品,需要社会的动力、机制和资源的配置。一种产品能不能生产,在什么地方生产,以多大规模生产,生产的动机和动力是什么,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任何技术都不可能转化为产品。做一张桌子,要用到物理的、化学的、数学的知识,但是,这张桌子做成什么款式、什么风格能反映出美学观点、审美情趣、文化传统,这就体现了人文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而不是自然科学技术本身的
2、问题。中国要解决环境问题,光有自然科学知识不行,还要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光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同样解决不了。任何一种实际问题都是由多个学科综合起来解决的。科学转变为技术,技术转变为产品,是一步一步投入人文社会科学怀抱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技术起到导向和支撑作用。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价值判断,自然科学技术不一定是第一生产力,它完全可能是第一破坏力,完全可能祸害人类。比如核技术、克隆技术,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没有正确的人文科学理论和价值导向来引导,科学家完全可能变成疯子,完全可能祸害人类。正如爱因斯坦讲过的那样:“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
3、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的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外。”(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受到挤压)材料二:在人文科学中重要的是正确处理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当然也存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因为自然科学既具有人文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但就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言,价值是中立的,价值观属于科学研究的主体。自然科学学者的理想与信仰、爱国主义感情和对科学成果及效用的人文关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无直接关联。二战期间为德国纳粹服务的科学家,同样可以有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而在人文科学中,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同一的。在人文科学中,如果抽象掉价值性,只追求人文知识的客观性,就会把人文科学变成毫
4、无意义和价值的死的知识的仓库。人文科学的价值性问题,包括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文学者的价值观念问题,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个人的理想、信仰和抱负问题;另一个是人文学者的精神产品作为人文文化所蕴含的价值问题。前者是主观的,它属于人文学者自身,可以说是人品;后者是客观的,是文化作为对象化的精神产品所蕴含的,可以说是文品。这两者当然不可分,但并不绝对符合。虽然一个人文学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品必然影响他的作品,但不能简单化为坏书是坏人写的,好书是好人写的,即所谓“好人”写“好书”,“坏人”写“坏书”。这是过分简单化的说法。因为人文科学作为科学的一种类型,它的内容并不是
5、作者价值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要求作者对本科学的内容有着扎实的基础,要进行艰苦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人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矛盾,在中外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并不罕见。我们追求的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和谐,最重要的是作品自身的科学性与它的价值性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不同于作者的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它是作品以自身的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创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这极其鲜明地表明了人文科学的特点,因为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对于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氛的社会,虽不能
6、保证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素质,但可以说这种人文环境为人的品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文化环境。就一个民族而言,最能铸就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民性的主要是人文文化。它的优秀成果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一个民族的优良品格,而它的糟粕的累积往往沉积为民族的劣根性。中华民族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与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的。所以,人文科学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与技术,它的价值不在于直接提高物质生产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审美素质,使人越来越摆脱由之起源的动物界,更加社会化、人性化,从而推动人类的发展和社
7、会整体的进步。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人文科学的这种价值并不是根源于人心与不变的天道,而是根源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对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人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也是通过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返回主体,不断认识人类自身和精神活动的本质的。(摘编自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自然科学中,科学与价值之间不具备同一关系,学者的人文情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没有直接联系。B.人文科学的价值性问题涉及学者和作品两个方面,后者是文化的载体,其价值具有客观性。C.人品固然会影响作品,但作品好坏不能与人品高下
8、画等号,在中外文化艺术史上人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并不罕见。D.人文科学很难直接带来经济增长,但其人文环境使社会成员具有了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素养。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研发核弹所需要的物理知识与人文科学没有直接关联,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却离不开人文科学。B.神舟十号成功发射后,女航天员王亚平进行首次太空授课,体现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的价值导向。C.开设豪放派诗词研究专题时,研究的核心应是诗词的含意和修辞、炼字、炼句等技法知识。D.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成为家庭乃至一个地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靠的是国人骨子里的美德。3 .下列论断,不能证明材料一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
9、的一项是(3分)()A.好的电子产品,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它必须是技术与艺术、人文精神的结合,这样才能产生震撼心灵的效果。B.自然科学是探讨与价值无关的自然世界的学问,人文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C.高新技术问题的解决固然迫切,但同等重要甚至更为突出的是观念、体制的更新,是机制、理论的创新。D.科学是在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运作的,如果不了解人类行为、态度和组织的动向,科学也走不了太远。4 .材料二第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5 .澳大利亚某政客曾对他认为“荒谬”和浪费政府拨款的人文科学进行抨击,声称:“我们要在澳大利亚开展科学研究,但我们希望把研究重点放在真正有意
10、义的事情上。”请依据材料相关内容,指出这一言论的错误之处,并阐明理由。(6分)文本二(2021山东济南高三学情诊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材料一:“科学家与艺术家经常生活在不可捉摸的境地。这两种人必须经常把新的和已经知道的东西协调起来,并且为在混乱当中建立新的秩序而奋斗。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应互相帮助并帮助一切人。他们能铺平沟通艺术与科学的道路,并且用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极为宝贵的全世界共同的纽带把艺术和科学同整个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争取做到这些,不是轻而易举的,我们面临的时刻是严峻的,但我们应该保持我们美好的感情和创造美好感情的才能,并在那遥远的不可理解的陌生地方找
11、到这个美好的感情。”奥本海默震撼人心的话语,集中表达了科学家和艺术家最为崇高庄严的理想、情感和智慧,也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最伟大的追求和信仰。在小小的蓝色地球上,当人类面对自己文明的历程思考时,不安地发现辉煌中有一片又一片人类理想与热情的废墟并列。特别是大工业时代机器历史留下的缺陷,给人类的心灵留下了层层凄凉和忧患。人总想神有所归,心有所寄,虑有所定。“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是为什么”和“为什么想知道为什么”已成为科学与艺术永无终结的追问。消除忧患,净化人性,建造人类精神家园已历史地交给“艺术与科学”来承担。不同的是科学家以博大的人性情怀拥抱自然之理,把认识抽象为自然定律;艺术家则以
12、宇宙之理倾诉人性之情,把生命精神的思考谱写为人性和宇宙和谐的自律。正如李政道先生说:“科学的目标是准确的回答和求解。但是,科学家不可能找到所有答案,也没有最终答案,只能增加答案,而增加答案和了解客观世界的动力是美好的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创造力。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社会的意义,最重要的是美好的情感,这和创造艺术的动力完全相同。”所以石鲁先生说:“艺术家就是科学家,艺术的规律都是科学的。”与科学相比,艺术是通向宇宙的另一条路。大凡有所贡献的艺术家,其心灵无不上通天宇,下达人性;为高扬自然生命精神和人性生命精神的和谐而努力;为建造人类真、善、美的精神家园而献身。他们共同以崇高的人性精神爱抚自然,
13、又以博大的宇宙精神爱抚人性,他们在造化的恩宠中,与天同乐于动,与地同悲于失。天,在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心目中,大概是孕育智慧的最终本源。人的心灵一旦融入浩渺无垠的宇宙时空中,一切理性的美,情感的美,力量的美,即会荡起无限的波澜。人类在冥思中静悟,在直觉的非逻辑的感悟中发现,在诚实的实验中证实,在生命过程中感受善恶和美丑。天意与人意相连,催人至理,引人幻想,若将渺小融于宏大必给人意志;将人情化为天地之情,必给人大美和壮美,大可腾至天宇,小则入乎精微。艺术与天合气,与地合理,与人合情,艺术乐仁乐静自在心通天宇。故贝多芬讲:“打进心坎的艺术来自天。”乐记云:“圣人作乐以应天。”石涛说:“天能授人以画”“
14、大知而大授,小知而小授也”。艺术的真谛在自然,“师法自然”注定是艺术与科学的永恒课题。自然内在的秩序严密神奇,大无外,小无内。人类已知越多,未知越大,激起人们探索的欲望也就愈强烈。这正如科学家兼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爱因斯坦所说:“人们总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一幅简化易领悟的世界图像”“这就是画家、诗人、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所做的,他们都按自己的方式去做“。于是,这个世界由方程、函数、形、色、观念、文字、音符等组成。“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我们试图创造合理的图像,使我们在那里就像感到在家里一样,并且可以获得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达到的安定。”爱因斯坦令人深思的话语不仅告诉世人科学
15、、哲学、艺术的共同基础和目标,也说明唯科学、哲学、艺术的人造世界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摘编自刘巨德心通天宇的艺术与科学)材料二:艺术与科学有许多共同点,这在19世纪即已为思想者们所注意。19世纪的伟大哲人、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认为艺术和科学都是自然在人头脑中的反映,艺术是通过想象得出的反映,科学是通过理性能力得出的反映。美学家克罗齐说:“直觉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最崇高的焕发,光辉远照的最高峰,像我们所知道的,叫作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方面交会,每个科学作品同时也是艺术作品。”进入20世纪,科学家和艺术家在对自然界的对称、和谐和美的规律加以探讨、认识和表现后发现,
16、艺术与科学是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的。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将艺术与科学形象地比作一枚硬币的两面,认为“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总之,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表现在诸多层面上,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认识和表述,根本的一点在于认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影响和促进了艺术的生成和发展,艺术的发展和成果同样也推动着、影响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
17、造世界、建设世界的两个最有力的手段和臂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缺一不可。(摘编自李砚祖大趋势:艺术与科学的整合)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奥本海默认为科学家和艺术家都为在混乱中建立新秩序而奋斗,两者应该互相帮助,用好共同的纽带,把艺术和科学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B.科学家致力于把认识抽象为自然定律,而艺术家需要借助宇宙之理尽力表现人性之情,将其谱写为生命精神的思考。C.李政道先生认为科学创造和艺术创造的动力完全相同,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文章借此说明科学与艺术对立又互补。D.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都应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最终创造出互
18、不相干的人类精神家园。7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明进程中总会留下忧患,科学与艺术的本质特征使它们有能力担起建造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责任。8 .中外艺术家、科学家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认识,常常殊途而同归,石鲁与克罗齐就有相似的观点。C.大凡有所贡献的艺术家,其艺术创作无不打通宇宙与人性,从而使艺术作品成为超越科学认识的存在。D.艺术与科学有许多差别和共同点,密切相关而不可分割,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的探究之上的。8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如达芬奇的人体和动物解剖及植物素描的精确性所表现出的那样,他的油画作
19、品也展示出了他利用化学颜料所产生的奇特效果。B.印象派的诞生与光学色彩理论的突破联系密切,当代印刷技术的“网点叠印”法也可以看成点彩派艺术的一种实际应用。C.汉墓出土的朱雀灯,朱雀展翅欲飞的体态极具美感,其设计正好与灯盘的空心槽处置相统一,添加燃料时灯仍能保持重心平稳。D.数字敦煌是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呈现三个部分的敦煌保护虚拟工程,使敦煌瑰宝数字化,实现敦煌壁画的科学技术“穿越”。9 .论述类文章经常采用引用论证的方法进行创作,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简要分析。(4分)10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6分)文本三(2021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19分)材料一:“科学主义”(Scient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877年。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必然结果。科学通过技术所释放出来的自然力,充分展示了它的外在价值。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比上帝更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对科学寄予厚望,并开始用科学观念来审视人自身及宇宙,从而逐渐绘制了一幅崭新的机械世界图景。应该承认,到此时,科学主义所倡导的仍是一种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反科学主义批判的也不是这种“科学主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科学文化霸权的确立,以及科学理性对人文关怀的疏远,使西方社会兴起了一股反科学主义的思潮。他们认为
21、现代社会的种种“疾病”正是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业主义等流行和统治的结果。反科学主义者从自己的学术主张出发,界定了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科学主义。著名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英语词典曾定义为:科学主义是“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应该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主张”,“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方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显然这种界定已与科学主义的原义相去甚远,含有明显的贬义。当然,对当代“科学主义”概念的界定不仅限于此,它随着反科学主义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科学范围无疆、科学方法万能、科学知识独尊。反科学主义者认为:从近代自然科学中提炼出来的
22、机械的、还原的、分析的世界图景及其方法,一旦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就必然会造成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对人类社会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现代社会对人文关怀的疏远,使人产生异化。胡塞尔曾指出,“科学危机的直接后果是整个自然科学迷失了方向,从事于科学技术活动并享受其成果的现代欧洲人迷失了方向,不再清楚科学对于人生已经意味着什么,并能意味着什么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胡塞尔的批评为欧洲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定下了基调。他的学生海德格尔、马尔库塞都循着这条道路从不同的侧面对科学主义所造成的人文失落展开猛烈的批判。海德格尔指出,处于技术
23、威胁中的现代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离开了存在的乐园,远离了真理的境域,处于“无限的”无家可归的状态。现代技术为人提供了阳光充足、方便舒适的住房,而人仍然可能无家可归。马尔库塞则指出,工具理性在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统治,使现代工业社会压制了人们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从对西方反科学主义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反科学主义者反对的是以科学技术理性为核心的文化模式、思想模式和社会模式在现代社会的统治。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于阻止核试验或生物工程的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 阅读 编辑 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