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docx
《北京市延庆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延庆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市延庆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目录第1章规划总则11.1 规划背景11.2 规划期限及范围31.3 规划原则41.4 规划依据51.5 工作阶段61.6 工作内容61.7 工作方式7第2章现状分析82.1 延庆区概况82.2 延庆区教育资源现状总体情况92.3 延庆区新城教育设施现状102.4 延庆区乡镇教育设施现状13第3章需求分析183.1 学位需求预测方法183.2 规划年学位预测18第4章规划方案204.1 规划目标204.2 规划思路204.3 新城基础教育设施规划224.4 乡镇基础教育设施规划404.5 规划总结68第5章实施方案755.1 近期建设重
2、点755.2 实施建议78规划附图80北京市延庆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第1章规划总则1.1 规划背景为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优化基础教育空间布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工作方案(2017年-2020年)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重点任务清单,2018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全市各区开展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京教函2018117号)。(1)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强化顶层设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
3、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4、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落实“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
5、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要求。“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要求,教育方面应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平等接受教育,不断提高国民基本文化素质。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推进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办学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扩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目标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6、县(市、区)的比例达到95%。“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发展,进一步聚焦关键、突出重点,基础教育补短板、职业教育树精品、高等教育创一流,发挥投资精准支撑和撬动作用,全面提升教育体系内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以义务教育学校为重点,统筹学前教育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合理规划布局,既补齐农村地区短板,也要积极顺应趋势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消除“大班额”“大校额”,切实将投资用在“刀刃上”,坚决避免资源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浪费。(3)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相关要求。北
7、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得批复,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落实第46条规定,构建覆盖城乡、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教育体系。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 深入推进学区制改革和九年一贯制办学,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 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健全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保障特殊人群的受教育权利。 推进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强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
8、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4)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应落实延庆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延庆分区规划”)的相关要求延庆分区规划获北京市政府批复并公示,对教育设施提出明确要求。延庆分区规划第72条规定,要统筹城乡教育设施布局,促进教育资源服务效益最大化。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构建覆盖城乡的基础教育体系,科学配置资源,扩大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完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体系,建成学习型城市示范区。 科学设置乡镇寄宿制学校。 丰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类型。 新城按服务半径就近配置幼儿园、小学、初中,乡镇主要在镇区
9、集中配置。 在新城和康庄等城镇集中配置高中。 优先发展九年一贯制学校。 到2035年全区基础教育设施千人占地面积达到4259平方米。1.2 规划期限及范围1.2.1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基础教育设施发展框架。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1.2.2 空间范围延庆区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建制镇,4个建制乡。本次规划中延庆新城的空间范围包括“三街道一镇”,即儒林街道、香水园街道、百泉街道、延庆镇。延庆乡镇的空间范围包括14个乡镇,即康庄镇、张山营镇、八达岭镇、永宁镇、旧县镇、沈家营镇、大榆树镇、井庄镇、
10、香营乡、刘斌堡乡、大庄科乡、四海镇、珍珠泉乡、千家店镇。1.2.3 研究范围幼儿园、小学(含教学点)、初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高级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职业高中;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少年科技馆、少年之家、少年活动中心等)。1.3 规划原则(1)坚持教育优先,可持续发展要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在民生服务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定位,按照“补短板、保民生、促发展”的思路,坚持优先规划基础教育设施、优先保障基础教育用地、优先将腾退释放空间用于补齐基础教育短板,切实提高基础教育的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同时,要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紧密结合,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调整和优化设施布局,合理配
11、置基础教育资源,实现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坚持满足需求,均衡优质积极应对人口政策带来的入园入学高峰,按照“增量、提质、均衡、公平”的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补齐补强基础教育设施,保障学位供给,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继续加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建设,深入推进一贯制、学区制、集团化、教育集群等优质均衡发展改革举措,扩大优质资源,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不断满足市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3)坚持统筹协调,分区施策统筹考虑城乡区域功能、人口变化、交通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划基础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办学规模,坚持规模适度,提高办学效益。统筹城乡教育发
12、展,统一规划城乡学校布局。统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调整工作,科学配置寄宿制学校。统筹存量和增量基础教育资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通过空间预留、学段调整、资源整合调剂等多种措施优化基础教育设施配置结构。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把职业高中、特殊教育、校外教育机构,以及民办中小学的发展纳入规划布局。根据各片区功能发展要求,深入分析城市、村镇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类别、分片区落实延庆分区规划确定的基础教育设施配置指标,科学配置基础教育资源。(4)坚持集约节约,共建共享始终秉持“首都发展、减量集约、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的理念,统筹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优化地上地下空间布局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用地效益。秉持
13、共建共享理念,加强规划政策探索与创新突破,使学校与周边社区共享共融,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的同时,为周边居民提供重要的文化、生活、体育运动等设施服务。(5)坚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规划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确定近期、中期、远期建设目标,深入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政策与措施、任务和时序。推进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与区域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衔接,确保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实现基础教育设施落点落图。1.4 规划依据(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2017年9月。(2)延庆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QOl7年-2035年),2019年1
14、1月。(3)北京市延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5月。(4)规划技术标准: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京政发(2015)7号)(以下简称“7号文”),作为现状评估标准。 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设部分-试行)(京教建(2018)H号)(以下简称“11号文”),作为新规划设施标准。(5)其他参考标准: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2016)o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99-2011)o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 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办学条件标准(京教体美(2010)18号)。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
15、50442-2008)。1.5 工作阶段1.5.1 分区规划阶段明确规划目标、思路,明确规划标准、总量规模并分解至片区和乡镇,与延庆分区规划衔接。1.5.2 控规阶段落实教育设施用地,与新版控规衔接。1.6 工作内容1.6.1 现状综合评估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踏勘等工作对延庆区所有基础教育设施的位置、占地面积、班数、师生数等各项配套指标及办学规模进行梳理,摸清现状基础教育设施基本情况。对新城、乡镇各类基础教育设施校园建设情况、学位供给情况、现状运转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综合评价。并根据各类教育资源的评价及分布情况,总结出现状突出问题。1.6.2 规划设施需求分析新城部分确定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总量
16、和总规模,并结合现状,按照就近入学要求分解到各街区。同时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定位、功能分区等规划布局,细化不同区域就学人口的特点、需求及规模。乡镇部分确定各类教育设施的学位缺口,结合现状分析,科学预测、精准匹配各乡镇需求。1.6.3 空间布局规划针对现状问题,结合各地需求,确定各类教育设施的发展思路,进行空间布局的方案设计。与延庆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紧密结合,将基础教育设施需求落实到地块层面,确保教育设施全部落实落细落地。1.6.3.1 分区规划阶段按照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单元的功能定位、规划人口容量、规划设置标准等要求,核算各规划单元中基础教育设施的规模。针对各单元现状突出问题,采取规划
17、应对措施。在原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根据评估结果落实规划教育设施布局及规模。位置以图戳深度表达,规模分别统计规划总量、现状保留、规划新增等分项数据。统筹考虑资源、政策、时序等因素,针对着重解决的现状问题,提出近期建设项目意向。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开展实施策略研究,提出对现有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建议。1.6.3.2 控规阶段结合现状资料及审批数据,校核现状保留设施在规划中的位置、规模及类型,有错误的进行改正。结合地块控规、依据分区规划要求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校核分区规划的目标及标准,核算各类设施规模。教育设施用地要求选址位置适宜、形状规整,便于安排教学及活动设施。幼儿园用地按照“7号
18、文”标准配置。中心城区及乡镇建成区内中小学用地按照“7号文”标准配置,乡镇建成区外按照“11号文”配置。分析规划教育设施各类规划指标,总结规划成果,重点阐述规划应对措施在控规层面的落实结果以及对延庆分区规划要求的调整。调整、落实分区规划提出的近期实施项目,预测实施成效。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开展实施策略研究,提出对现有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建议。1.6.4实施研究建立基础教育数据库,明确近中期实施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统筹考虑资源、政策、时序等因素,针对着重解决的现状问题,提出近期建设项目意向。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等方面开展实施策略研究,提出对现有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建议。探索教育设
19、施共享、共建、复合利用的方法及途径。1.7工作方式1.7.1 落实内业与实地踏勘相结合梳理总结已有的资料数据,统计每所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同时通过对学校实地走访的方式,向学校有关负责人确定已有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并了解各类教育资源的办学质量、运转情况以及发展意向。1.7.2 部门座谈与问卷调研相结合规划编制过程中,与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分别座谈,充分了解各单位对教育设施的具体要求。同时,向各乡镇下发调研问卷,力求各类基础教育设施相关数据详实、准确。1.7.3 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中对各类教育设施的直观判断以及对各负责人的访谈分析,结合对资料数据的筛选、计算与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
20、面对教育设施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其中,包括从卫健系统收集到的全区2015年-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对判断未来各学龄段的时间波动具有重要参考。1.7.4 方案规划与保障实施相结合结合现状各类教育设施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具体调整意向方案,为现状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供保障。第2章现状分析2.1 延庆区概况2.1.1 人口规模、分布及构成根据延庆区“七普”数据,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为345671人,与2010年“六普”的317426人相比,十年共计增加28245人,增长8.9%,年平均增长0.9%o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城镇人口为205689人,与2010年“六普”相比,城镇人口增
21、加51303人,增长33.2%,年平均增长2.9%;乡村人口为139982人,与2010年“六普”相比,乡村人口减少23058人,下降14.1%,年平均下降1.5%o2.1.2 占地面积、行政管辖区划及城镇空间特征延庆区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993.75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建制镇,4个建制乡。全域城乡空间呈现“西部、新城、中部、东部”特色分区格局,城镇格局表现为“一核独大”的不均衡发展态势。2.2 延庆区教育资源现状总体情况2.2.1 基础教育设施总量情况全区现状共有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86所,其中幼儿园37所,小学31所
22、,初中10所,完中2所,高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总占地面积约121.69公顷,在校生28403人。2.2.2 在校学生情况全区在校学生(学前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共计28043人。学前幼儿77人,其中新城地区4636人,乡镇地区2371人。小学生12606人,其中新城地区7998人,乡镇地区4608人。在校初中生5512人,其中新城地区4115人,乡镇地区1397人。在校高中生3278人,全部位于新城地区。表1延庆区现状运行基础教育设施统计表分类新城地区乡镇地区全区合计个数(个)用地面积(平方米)在校人数个数(个)用地面积(平方米)在校人数个数(个)用地面积(平方米)学生数幼儿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延庆 基础教育 设施 专项规划 2021 2035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