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犯罪电影的剧作特征看曹保平电影的类型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犯罪电影的剧作特征看曹保平电影的类型突破.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犯罪电影的剧作特征看曹保平电影的类型突破【摘要】犯罪题材电影,一直以来在所有类型片中都是炙手可热的创作题材。随着我国电影发展进入商业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犯罪电影不断涌现,这当中的佼佼者当以曹保平的犯罪片为代表,他是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为切入点,改变二元对立的传统戏剧模式。在票房和口碑上大获好评,打造出一种区别于以往犯罪电影的全新风格。本文试图以曹保平的犯罪电影为例,进一步探讨其作品较之传统犯罪电影而言有哪些突破,以及对我国当代犯罪电影产生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曹保平;叙事结构;犯罪电影;非线性叙事何谓犯罪电影?首先顾名思义,“犯罪”这一行为,就是人类社会中非常另类独特的领域,往往有足够强盛的心理根
2、源和前置情节动机,容易引发极端的冲突例如杀人放火,奸淫掳掠等,其间为了逃避惩罚,消除线索又会有各种绞尽脑汁的斗智斗法,最后一旦暴露还有各种惊心动魄的千里逃亡。有了丰富的素材支撑,巧妙地将这些元素运用到电影当中,犯罪片很快被作为一个类型确立起来。罗伯特麦基说过,“在犯罪类型中,必须有一项犯罪;而且必须是在故事讲述过程的早期发生。”很多时候犯罪电影往往和悬疑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电影的产业化带动了犯罪题材作品的类型化创作,国内涌现出一批此类型的电影。近几年来,内地也出现过一些优秀犯罪题材影片,例如解救吾先生嫌疑人X的献身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等,但由于这些影片在风格化与类型化之间还不够贴合,因而陷入两
3、难的尴尬境地。而在这当中,曹保平导演的犯罪悬疑片作为国产犯罪电影中的佼佼者,获得了艺术与市场双赢的结果,从商业到艺术取得了不俗的表现并引发关注,在类型化表达上做出有益且成功的探索和突破。通过构建类型化元素,设置连续性悬念,转换常规性叙事视角,达到作者的意图,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在犯罪片中暴力,血腥,性以及批判社会现实是主要核心元素,由于我国严格的审查制度,这类型的影片在创作时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即使有好的源素材也无法在银幕上呈现。谈及国产犯罪悬疑片,如何能够做到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导演曹保平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他的犯罪电影当中,我们既能观赏到温情、柔软的一面,又能够感受到电影带来的荒诞性与
4、现实性,给观众带来另类的精神慰藉。在他创作的犯罪题材电影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新的生机与活力,也给国产犯罪电影创作带来别样化的类型样式。本文将从叙事手法、电影语言,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探讨曹保平电影较之国产犯罪电影的类型化有哪些新突破。一、反类型式叙事手法传统犯罪电影的最大魅力在于如何设计结局,揭示谜底。在杀人真凶揭晓之前设立误导观众的种种悬疑,同时利用暗示和隐晦的提醒,直至观众将故事情节中暗藏的谜团全部解开,获得最终的观影快感。烈日灼心的新意在于打破了国产犯罪电影的叙事方式,以倒正倒的叙事方式展开讲述。影片的开端,以评书的形式诉说起七年前发生的灭门惨案,辛小丰、杨自道、陈比觉三个犯罪嫌疑人他们的杀人动
5、机和过程都有所展现。随着剧情的发展,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观众对于是非黑白有了更为直接的判断,也对剧中三个男主人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影片通过三个逃亡者的视角去讲述,使故事建构及人物形象更加具有立体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剖析故事的情节发展与人物的心理走向。在大部分电影中,基本上都是遵照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虽然便于观众理解叙事内容,但是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追凶者也展示了在云南的一个偏僻小县城里底层人民的精神面貌,充满了狼狈与压抑,融入黑色幽默的成分往往表现人性的冷漠和荒唐,外化的行为表象下隐藏的深层含义充满悲剧色彩。整体而言依然是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基调,重点刻画人物特殊的心理及一定社会形态下人物的荒
6、诞行为,将人物的内心挣扎置于幽默诙谐的故事表象里,表达了现实社会里小人物的无奈抗事。二、个性化的人物塑造以往绝大多数国产犯罪电影,为了树立正面英雄人物,往往会在影片中设立鲜明的人物对立,警察和罪犯往往处于善恶的对立面。对于一般的犯罪片而言,定型化的人物是其类型识别的基础,警察与罪犯的形象往往具有极强的识别度,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楚地认识到人物身份、性格及归属。传统犯罪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总是极端的,暴戾的,而在曹保平电影里主人公往往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多展现小人物之间的纷争纠葛,着力点在于对小人物命运抗争的内心表现。导演在对警察与犯罪者的形象塑造上强化对人物内在人格和心理层面的呈现,甚至将这种心理层
7、面的挣扎与外在的表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营造“悬念”的过程,突出人物与情节的发展。如烈日灼心中的辛小丰,在背负着命案的七年里,他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纠结、恐惧的状态里,试图用善举抚平自己的罪恶与愧疚,却始终难以消解内心存在的负罪感。电影通过种种细节向观众展示他的复杂情感:习惯性用大拇指泯灭烟头,抓坏人时不顾生死,既希望真相早日揭开又希望真相永远被掩埋,在他身上,观众看到的是负罪感的沉重与反复。而警长伊谷春同样备受煎熬,不再是过去的正邪势不两立,他甚至同情辛小丰,在得知他为了给尾巴治病偷拿公款后并不揭发他并帮他补上公款,突破以往“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在这部影片中,三个犯罪嫌疑人都不再是常规类型
8、片中的坏人。在犯罪片中归根结底是“社会欲望”促成犯罪动机,如烈日灼心中先是产生金钱欲望,而后产生性欲望,当欲望得到满足后,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通过寻常小人物,剖析他们内心的阴暗面,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犯罪者。出乎意料的结局,却又在情理之中,满足观众对于这一类型电影的想象需求。以极度反差化的形象演绎,形成强烈的对比,引起观众的反思。这样的人物更具备人性的共性特征,更易于揭示深刻的主旨内涵。三、风格化的电影语言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犯罪悬疑题材的影片必须要对作品有准确的把控方向。首先是在氛围的营造上,影像大都为冷色系,昏暗冷峻,更适合展开对犯罪事件的叙述。无论是发生在烈日灼心中的西陇大案,或是追凶者也上
9、演的西部追逐,抑或是发生在偏远山区黑井村的光荣的愤怒,环境奠定了影片的整体基调。烈日灼心中的众多情节的场景都发生在雨天,而雨天总给人一种阴郁沉闷的感觉。而在追凶者也中,暴雨天的场景同样在前三个段落中都有涉及,成为三人在故事发展中的交叉点。当大环境在剧情中铺垫过后,一切即将发生的故事都在情理之中,故事的背后则蕴藏着更深层次的意义。犯罪悬疑电影把目光集中在黑色犯罪和人性痛苦上,曹保平导演善于借助作品抒发自己对于社会生活最本质的探讨与思辨。“生与死”这两种极致的感悟似乎是犯罪电影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在这种边缘化的题材当中,我们很难界定两者之间的种种抉择。影片包含大量隐喻,暗喻,暴力与血腥带给观众强烈
10、的感官刺激。不断地挑战着观众的承受极限,把现实的冰冷残酷地一层层剥开。然而曹导并不给你彻底的冷漠与绝望,在烈日灼心的最后,极具戏剧化的反转是曹保平的刻意修改,他没有保留原小说中的结局,然而这样的处理却更加震撼人心,透过镜头语言反映作者态度,不单单是事件的好与坏或是对与错,而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与探讨,在“情”与“法”之间该如何抉择。曹保平在烈日灼心中加入了同性恋,强奸,赎罪等一系列元素,不同的元素都是在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在引发观众的探究之后,悬念叙事结构才能将观众牢牢牵制住,使其参与到过程当中。在以戏剧冲突取胜的影片结构中不忘加入类型片元素,使得影片具有鲜明的商业电影类型化特征。他认为呈现一个
11、好的故事,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总是将人物放在极端环境下,配以干练而紧凑的剪辑风格,使人物情感无声无息地悄然滋长,最后待观众挖掘后瞬间迸发出来。四、结语有人说追凶者也中对住房、煤矿、城乡之间的矛盾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挖掘,对现实的抨击力度不够大,影片的最后也并未交代“奸商”的下场。针对这一点,曹保平在采访中指出,“电影没有把现实问题放大,而是把故事停留在人物上,停留在黑色电影的形态上。因为一旦往那个方向深挖,很容易失去这种戏剧性和黑色效果。”曹保平擅长在电影中运用方言以此增强影片的真实性,演员在使用方言表演的同时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而饱满,观众在观看时不会产生隔阂或突兀的反应。相反,有了语言的
12、衬托使得观众也能迅速进入情境。无论如何,曹保平的犯罪电影不论是在剧作上、叙事上、还是在主题的类型化表达上都给国产犯罪电影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从曹保平导演的类型风格上看,他的电影题材大多是现实主义风格,主要将镜头聚焦社会中的边缘人物,而在对这些人物进行故事建构的过程中,他的多线叙事,多重视角分析,黑色幽默的风格样式得以体现,使电影故事的解读更加多元化。为了能更好地使艺术与商业特性相结合,作者将片中个性化的边缘人物所蕴含的艰难的道德反思融入电影,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欣赏体验,对于国产犯罪电影未来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重要的转变。导演在创作故事的同时,努力发掘犯罪故事外壳下隐藏的真实人性,以及对社会秩序及
13、现代文明的发问与沉思,值得创作者们研究与思考。参考文献:1美罗伯特麦基.周铁东译故事一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IS电影出版社,2001,8(第一版).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曹保平,等.追凶者也四人谈当代电影,2016(10).4澳格雷姆特纳.高红岩译.电影作为社会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四版).英吉尔布兰斯顿.闻钧,韩金鹏译.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孙承建.烈日灼心:一次中心消解”式的银幕探索J.电影艺术,2015(6).7珈蓝.烈日灼心:现代都市里的黑色童话J.大众电影,2015(15).8曹保平,谭政,张雨蒙.谋求主流商业片的风格化表达一烈口灼心J.电影艺术,2015(6).9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曾伟祯.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第八版).注释:美罗伯特麦基第铁东,译.故事一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8(第一版):102.曹保平,等.追凶者也四人谈J当代电影,2016(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3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