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
《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3二、建设内容31、建设清单32、总体目标53、建设内容6一、项目概况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了H项重点任务,其中打造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任务中要求各校积极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建设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持续丰富师生发展、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有序接入“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接受管理监测。学院目前学年制教务管理系统无法满足学分制改革需要,也不能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生线上学习等数据有效提取并接入国家智慧
2、大脑院校中台。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平台包含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条目化培养方案管理(含专业诊改模块)、条目化课程标准管理(含课程诊改模块)、条目化电子教案管理、智慧课堂(含移动端和教学评价模块)5部分,实现了专业建设与管理、课程建设与管理、电子教案管理、学分制教务管理、智慧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体化管理,完成对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教育教学数据的对接。二、建设内容1、建设清单序号项目服务内容单位数量:1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含移动端)课程管理、教学任务、排课管理、调课管理、教室借用、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维护、学生工作、计划完成审核、毕业审核、教职工管理、实践专周套1管理、重修及免听、分
3、班编学号管理、校外考试、学分认定、报表设计、竞赛管理、教材管理、工作量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移动教务服务等2条目化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含专业诊改模块)定制化模板、审批流程管理、方案填写进度管理、方案审核、方案发布对比、专业建设体系、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诊断报告、专业预警等。套13条目化课程标准管理(含课程诊改模块)定制化模板、审批流程管理、标准填写进度管理、标准审核、标准发布分析、课程建设体系、课程诊断报告、课程诊断分析等。套14条目化电子教案管理课程信息、教学单元管理、授课计划制定、教案在线编写、教学内容管理、教学活动设计(支撑和智慧课堂同步)、教案共享、教学日志管理、教案检索等套15智慧课堂
4、(含移动端和教学评价模块)校内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知识体系、课堂管理、课表查询、教学活动管理、课堂考勤、题库管理、学生自主练习、系部考勤、课堂过程性考核管理、多维度教学统计分析、课堂画像、课堂报告、教学督导、全校课程教学分析、课堂实时监控、班主任套1报告、督导听课、校外人员注册、定制化评价内容、随堂评价、同行评价等数据清开发整体迁移脚本、分析数据依赖性顺序、根洗迁移清理冗余数据、建立数据标准。配合学校据6和中台完成系统产生的职业教育智慧大脑中台教次需对接服学相关的数据推送,如专业、课程建设、求务课堂互动数据等子类表数据采集对接服提务。供2、总体目标(1)实现一体化智能教务管理:系统整合人才培养全
5、过程教育教学管理业务,实现了专业建设与管理、课程建设与管理、电子教案管理、学分制教务管理、智慧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为未来学校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助力打造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2)规范化教务信息管理模式:教学管理业务是学院覆盖范围最广、难度最高的业务,通过教务系统的项目实施,理清业务主线,梳理业务流程,进行教学管理流程的重整与再造,指定明确的业务管理规范,实现管理变革,贯彻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管理要求,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和软实力,实现教学管理业务的咨询规划、流程优化和规范制定。(3)完善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信息化支撑:构建集“产业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修订、教学
6、设计、教学执行、反馈评价”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覆盖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双向反馈机制,使各流程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印证,实现人才“贯标”培养。3、建设内容项目名称功能模块技术要求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含移动端)课程管理课程库是学校教学资源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整个教务系统的基础资源之一,为培养方案、开课计划提供资源。课程管理功能需支持两种方式的课程来源:教务处管理和维护课程库信息,院系/教师在线申请新增课程。其中,新增课程申请需审核通过后才能加入到课程库中。课程编码规范提供课程编号的编码规则自定义配置功能:系统可以按照学校的课程代码的编制规则进行配置,在课程维护后可以根据设置的规则自动生成课程
7、代码,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课程编码规范字段包括:名称、前缀(包括自定义前缀及自动生成前缀)、流水号位数、后缀(包括自定义后缀及自动生成后缀)、是否启用;课程编码=前缀+流水号+后缀。课程维护提供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的新建、修改、批量修改、删除、冻结、激活、查询、查看、导入、导出及标签管理;其中课程导入需要支持新增导入和更新导入两种方式,由系统提供导入模板;导出支持默认导出及选择字段导出;课程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开课院系、归属教研室、课程标签、先修课程(先修课程:先修课程通过后,学生才能修读该门课。某个课程的先修课程不能为该课程本
8、身)、小项课程(小项课程:比如体育I,在实际开课时,变成了篮球、足球、羽毛球这类的小项;系统需要支持维护课程的小项信息、)、学分、是否计算绩点、设立时间、总学时及学时分配信息、是否阶段课及阶段课分配信息(阶段课程:一个课程分为m个阶段,要求学生学次,全部通过后才能获得学分,如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方式、等级要求、是否交流课程、是否实验课、是否实践专周课程、是否马工课程、是否使用、课程要求、课程简介、课程标签(课程标签:一门课程可以有多个课程标签及维护标签关联的课程数)及备注信息。新增课程申请新增课程时除课程代码外所填写的信息基本上同课程库一致;支持查询、查看、修改、删除、提交、批量审核功
9、能;支持课程管理部门/教务处二级审核新增课程申请;审核通过则自动进入下级审核,审核不通过则退回至申请人;终审通过后支持填写或选择课程编码规则自动生成课程代码并进入课程库。院系应支持院系查询、查看、修改本院系课程基本信息的功课程维护能。课程查询应提供查询、查看、导出课程信息的功能。课程日志系统应提供课程日志功能,包括用户名、操作时间、IP、操作内容。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是对所讲授课程的细化和量化,每门课程对应有一个课程大纲,当一门课程有多名教师授课时,需指定一名教师在系统中进
10、行课程大纲的上传,支持自定义配置审核流程进行大纲上传及审核的功能,提供大纲附件上传功能,支持教务处二级审核大纲上传申请,审核通过则自动生效,审核不通过则退回至申请人。方案管理培养方案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后整体的教学计划,是学生大学学习生涯的指导性方案,系统既能满足传统的按专业进行的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同时也需要满足未来学分制改革情况下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计划管理,培养计划形式灵活多样,从而支持和满足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要求支持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需能够无缝对接条目化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实现培养方案内容的自动获取,避免重复工作。专业培养方案编制1.专业培养方案编制专业培养方案
11、包含该专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由基本信息、课程模块、方案内容三部分组成;专业方案支持主修、辅修、双学位多种培养类型;为了方便对培养方案填写内容进行调整,要求系统支持管理和维护培养方案模板,应支持对章节列表进行模板设置,模板配置适用范围需具体到学历层次、语言、适用学生类别,方案内容支持富文本编辑;系统应支持院系在线管理和维护本院系下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功能需包括:查询、查看、新建、修改、删除、复制、批量复制、方案课程的导入导出、批量打印、实践专周课程配置、核心能力指标配置、教学进程的设置、查看及复制功能。其中,审核通过或在审核中的培养方案不能进行修改。当培养方案变动
12、内容较少时,可以复制上一年度的培养方案,通过修改形成本年度的培养方案;应支持维护培养方案课程组功能,课程组可按一级/二级/三级的多级维护;应支持批量添加、批量修改计划课程;应支持自由配置开课学期显示模式;支持院系/教务处/培养方案管理专员三级审核专业培养方案;审核通过则自动进入下级审核,审核不通过则退回至申请人;审核通过后培养方案编制成功。2 .实践专周课程配置应支持配置方案内实践周次信息的功能,且应支持查看实践专周课程详情信息。3 .教学进程设置应支持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进程的功能,应提供批量设置、清除设置的功能。专业方案变更申请各院系想要对审核通过后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时,需要提交申请单,在教务
13、处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应支持查看、修改、删除、提交、撤回申请;支持模块参数调整、删除/添加课程组、删除/新增计划课程、添加分组及课程参数调整的多种变更方式;应支持导出专业培养方案变更申请信息的功能。方案内课程维护应支持对专业方案内课程进行维护的功能,包括新建、修改、删除、批量修改、批量添加;提供培养方案编制计划课程的批量导入功能,下载导入模板时能够把当前培养方案下所具有的课程数据导出,在创建同专业新生培养方案时只需微调即可完成新方案课程的设置工作。系统应支持在培养方案中显示各个课程类别的学分占比以及实践周课程的信息,支持批量增加和修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信息,提供在课程计划中统一
14、为全校各专业添加某一门课程的功能。公共公共培养方案主要是由教务处进行管理,主要针对学校培养方案的公共选修课,为专业/个人培养方案的一部分。要求教务处可以在系统中制定全校公选课的培养方案,维护其中的基本信息、课程模块;系统提供查询、查看、新建、删除、修改培养方案基本信息;提供复制、导出、打印公共培养方案的功能。个人方案编制我校近几年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对部分学生量身打造符合其个人能力、特长的教学计划,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培养效果。因此,要求系统支持为学生制定个人培养方案;个人培养方案由基本信息、课程模块两部分组成,应支持新建、删除、修改、查询、导出、打印个人培养方案
15、。组合培养方案针对学籍异动前后培养计划发生变化的特殊学生,系统提供组合培养方案管理功能,提供查询、查看、修改、删除组合培养方案功能,能够根据学生学籍异动前后方案进行智能组合,形成适用该生的组合培养方案,提供根据组合方案一键生成个人培养方案功能。培养方案绑定系统应支持对学生和与其匹配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绑定,应支持自动绑定和手动绑定两种方式,当学生对应多个培养方案时,可以手动选择一个培养方案进行绑定。自动绑定时的关联条件应包括:年级、院系、专业、学历层次、学生类别、方向。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无法按培养方案内要求进行修读,替代规则库需要通过其他修读课程进行替代;替代方式应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
16、一、多对多进行课程替代;应支持对课程替代批次开关进行配置的功能,包括批次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是否需要开课院系审核、是否需要学生院系审核、替代课程学分-原课程学分的差值要求、面向申请对象,只有在时间开关范围内才可以申请课程替代;由于一些特殊课程不允许进行课程替代,系统应提供不可替代课程维护功能;学生的课程替代申请审核通过后,会进入到学生替代规则库中。系统应支持管理员对学生替代规则库进行维护的功能,包括新建、修改、删除、查询。教学进程管理应提供计划教学进程设置、学期计划教学进程查看、实际教学进程开关、实际教学进程维护、实际教学进程审核、实际教学进程查询管理功能;各院系管理人员可以设置学院管辖
17、班级在本学期各个教学周的整体安排情况,如第1-7周理论教学周、第8周为集中实习周、第16-17周为考试周等整体教学进程安排情况,支持采用不同的符号命名不同的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支持通过复制快速制定计划教学进程表,依据教学进程表可以快速明确班级在哪些教学周可以排课、哪些教学周不能排课,便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快速开展。实践专周一览应支持查询、查看、导出实践专周课程信息。学生课程替代申请应支持学生自主/学生所在院系代理/开课院系代理进行课程替代关系申请;应支持开课院系/学生所在院系,教务处二级审核课程替代申请;审核通过则自动进入下级审核,审核不通过则申请关闭;在后续学生的培养方案完
18、成情况检查中,可以根据学生课程替代信息进行检查,若替代课程修读通过,被替代课程算通过。教学任务教学任务是对培养方案的实际执行,要求系统能够实现自动从培养方案生成当前学期的开课计划,能进行校区和开课对象的维护,并根据需要自动生成教学任务。系统需要包含开课计划管理、实践专周管理、教学任务管理、停开课申请、重修管理功能。开课管理系统支持院系和教务处结合当前学期从培养计划初始化本学期计划开设课程,并可以对计划开设课程进行管理和维护,设置开课或不开课,设置开课校区,以及是否生成任务。其中,院系只能维护本学院的开课计划信息。应支持对开课计划开关进行配置的功能,包括设置开课计划填报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适用
19、学年学期、可操作权限、所设置部门及为个别院系单独设置时间和可操作权限;支持教务处结合当前学期从培养计划初始化本学期计划开设课程即生成开课计划。开课计划由计划课程和计划开课对象两部分组成;开课计划支持三种生成方式:1)从公共培养方案生成,2)从全部专业培养方案生成3)从指定专业培养方案生成;应支持开课计划填报,功能包括新建、修改、删除、查询、查看、设置开课、设置不开课及生成任务、取消生成任务、修改生成任务状态为未生成、全部生成任务、设置开课校区、执行计划按开课对象/专业计划导出、执行计划打印、执行计划变更申请审核的功能;应支持专业院系开课计划填报,功能包括新建、修改、删除、查询、查看、设置开课、
20、设置不开课、执行计划变更申请审核的功能;应支持对学期执行计划课程管理的功能,功能包括新开课申请、不开课中请、我的申请、全部导出/按专业导出、打印学期执行计划、学期执行计划列表展示及打印。任务管理提供由全程培养方案生成开课计划,由开课计划生成教学任务的功能;应支持维护任务填报参数的功能,包括能否修改任务课时、是否允许填写排课建议。支持批量修改课程开课周次功能,同时具备通过图形化界面设置排课建议,包括教室类型,排课时间,文字建议,教师建议,支持对在编辑教学任务时可以进行分组操作,并提供让系统自动生成分组名单功能(提供按行政班、学生学号和随机三种自动分名单规则)。任务填报开关主要设置任务填报的学期、
21、任务填报起止时间以及学年学期。功能包括新建、修改、删除及为个别部门单独设置时间功能;任务填报由开课信息、教学班信息、自动排课建议连排节数、排课建议信息、分组信息五部分组成。应支持查询、查看、新建/批量新建、删除、修改、批量修改基本信息及课程安排、批量修改教学班信息、拆分、合并、复制、估算选课人数、按班级规模设定人数上限、导出教学任务(默认导出/高级导出)、导出学生名单的功能;应支持打印任务列表、登分册、学生名单、教师任务书、点名册(按行政班)、点名册(按教学班)、任务停开、恢复开课的功能;应支持对未提交、未通过、已撤回、退回修改的任务进行停开的功能;应支持维护任务标签,提供任务信息统计功能,包
22、括统计指定起止周范围内教师所授课学分,任务数量统计(按听课班级、按授课教师、按课程类别、按开课院系)、任务审核统计(开课院系、课程类别),按照听课班级对学期内任务数量、周课时、总课时、总学分进行统计并提供根据学年学期、学历层次、院系、专业、专业方向、年级进行筛选统计功能,支持按照授课教师进行学期内任务数量、周课时、总课时、总学分进行统计并提供根据学年学期、教师工号、教师姓名、部门、教师类型进行筛选统计功能;应支持对未提交的任务进行提交的功能;应支持对已提交未审核的任务进行修改的功能;应支持对已审核的任务重置审核状态至未提交状态;说明:其中,院系只能维护本学院的教学任务信息,院系维护的教学任务信
23、息需要提交至教务处进行审核。系统提供任务日志管理功能,能够自动记录教学任务变动前后的详细信息,并在日志详细信息展示界面采用直观对比、通过不同颜色标记的方式显示,能快速的找到微调前后变化的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人性化直观对比服务,日志详细信息还需包括操作人员姓名及IP、操作日期、操作资源、访问资源路径(URL)、基本信息(任务ID、操作类型、教学项目、学年学期、课程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变更理由)以及变更前后字段对比信分级教学管理对于大学英语等需要分级教学的课程,系统支持按照分级教学的要求,通过为课程设置标签、为学生设置学生能力等级,能够快速准确地在课程及上课班级与学生之间建立允许修读关系,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体化 智能 教学管理 平台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2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