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7200字(论文)】.docx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72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7200字(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推广,女性面临再次脱离工作岗位以生产、哺育后代,投入家庭的时间、精力也将更多。这无疑将对女性劳动力就业产生一定冲击。由于我国传统思想中普遍认为女性承担家庭和照顾子女的义务,男性承担赚钱养家义务,使女性在就业方面一直处于弱势。虽然现代女性意识逐渐复苏,职场中女性身影愈来愈多,但是在就业质量、职位晋升、就业层次方面,女性弱势地位仍没有改变。男女同工不同酬、职业性别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女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社会对女性劳动者缺乏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女性自身就业竞争能力薄弱。然而近几年贵州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劳动力需求旺盛,女性人力资源急
2、待开发。本文具体探究女性劳动者的就业障碍,并提出化解障碍的建议和对策,拟为促进女性就业提供合理化建议。关键词:女性劳动力;性别歧视;就业障碍目录一、绪论2二、本论3(一)简述我国劳动力目前就业形势31 .大学生就业率下降32 .城市化程度低43 .技能型人才短缺4(二)阐述女性劳动力目前就业隙碍现状41 .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42 .职业待遇不平等53 .退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不平等5(三)我国女性就业出现隙碍的原因分析51 .法律因素52 .经济因素63 .社会因素64 .自身因素7(四)消除我国女性就业障碍的相应对策71 .推进性别主流化,完善立法72 .规范劳动力市场,健全女性保障体系73
3、.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势,调动女性劳动力积极性84 .提高女性文化素质,加强职业培训9三、结论9参考文献H一、绪论随着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热议,实施女性劳动力就业教育被广大女性呼吁着。一直以来,劳动力就业是社会广泛关乎的焦点。本文以特百惠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成功性为例,从整体上分析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现状,从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即个人方面,社会因素,高校因素,政府因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从女性劳动力自身需要提高个人素质,社会应该减少性别歧视,提供支持,学校应该加强女性就业教育,政府也应该发挥行政职能,期望能提高我国女性劳动力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能力。本文的理论意
4、义主要是基于劳动力就业从性别这一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我们对就业的研究思路,鼓励女性劳动力就业意向,更系统、全面的认识女性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女性劳动力的关注,深化对女性劳动力就业的理论研究。本文的实践意义主要是通过对女性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女性劳动力就业意向现状,从而更加深刻理解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实现女性劳动力就业顺利的有效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优化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为女性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支持。二、本论(一)简述我国劳动力目前就业形势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企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再加上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
5、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解决劳动力供需矛盾的方法有,通过积极的政策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组织以扩大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和服务机制,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等。1 .大学生就业率下降根据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之后,我国各大省市就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很多省市的高等院校数目在急剧增加,虽然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但是毕竟社会所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导致大学生毕业之后就业情况很不乐观,甚至一度流传“毕业等同于失业”。对于这种现象,我国教育部门进行了细致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近五年内,大学生毕业人数一直呈几何形式上涨,而大学生就业率却一直直线下降
6、,这和社会经济体制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本文特将2009年到2013年这五年内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以及就业人数进行总结,具体见表1所示。表1:大学生毕业就业率调查年份总毕业人数(万人)就业人数就业率2012年610506.383%2013年63044170%2014年660402.661%2015年680353.652%2016年70024535%表12012年到2016年大学生就业情况由上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从2012年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率为83%,到了2016年,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就业率为35%,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大学生人数一直在上升,但是就业率却一直在下降,这种现象在一
7、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对于高等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的质疑。2 .城市化程度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都会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由于城乡分割体制根深蒂固,致使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滞后。二十五年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国还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至今仍有58.2%的人口在农村,有占总数近46.2%的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而创造的GDP只占15%。2000年和2001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0.2%和51.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43.7%和44.4%,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只有36.2%和37.7%,低714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缓慢,导致城市的经济
8、集聚作用未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影响了劳动力的吸纳。3 .技能型人才短缺劳动力供给结构性短缺的另一表现就是技能型人才短缺,这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尤其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尽管近年我国总体就业趋势是供大于求,但是对于大多数技术工种则是需求多于供给,技能型人才短缺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现阶段,我国技术工人总数约为7000万人,其中高级工、技术、高级技师280多万人,仅占4%左右。按国家总体发展的要求,高级技师的比例应达到15%,缺口高达700多万人。如果按照发达国家20%到40%的标准计算,高级技师的缺口将达到Il(X)2500万人纥我国技术工人的现状是,初级技工多
9、、高级技工少,传统技工多、现代技工少,单一技能型技工多、复合技能型技工少,短训速成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而且技师、高级技师的年龄普遍偏高,有40%在46岁以上,青年技工人才短缺。在东部一些工业城市中,随着老一代技能型人才的退休,开始出现后继无人的人才断层现象。(二)阐述女性劳动力目前就业障碍现状1.女性就业机会不平等女性获得就业机会是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的前提。女性如果丧失就业机会,必然影响其平等就业。目前,用人单位依据我国法律的漏洞,大肆在招聘条件中列出仅限男性的要求,而直接将女性排斥在招聘之外,拒绝给予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EBOL,h
10、i(p:/面试机会或就业机会。有23.6%的被调查者表示在应聘过程中有过因为自己是女性而被拒绝的经历,有16%的被调查者有过自己成绩明显优于男性却被拒绝录用的经历,说明女性就业机会不均等的现象比较普遍,就业性别歧视严重。2 .职业待遇不平等如在招聘时、在待遇上、在升迁过程中对女性的歧视,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就业和发展。甚至一些知识女性包括女研究生和女博士原是有学识、有专业的,却因为结婚、生孩子,事业不得不中断,社会又不给保留原职,致使她们丧失就业竞争力,很难回到原来的学业水平和原来的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被迫放弃专业。许多知识女性试图用推迟生育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也不过是将职业中断推迟了而己。所以,生育
11、和照顾家庭不仅影响了女性的学业深造和职业成就,同时也成为许多单位拒绝女性的理由。结婚、生育是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3 ,退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不平等中国现行劳动法规关于劳动者退休年龄的一般规定是男性干部工作年限为60周岁,女干部年限为55周岁;女性工人年限为50周岁,公务员法中明文规定,男性公务员退休年龄是55周岁,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50周岁。这种法律规定的出发点本来是考虑男女生理差异,从保护女性权益的角度出发来制定的。但是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则有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体现在对女性的经济收入、职业发展、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是对女性平等就业角色的侵害。这种歧视首先体现在退休金的分配上。对于平均
12、寿命高于男性的女性群体来说,显然提前退休会有更大的金钱损失。另外,大多数50-55岁的女性仍然具备工作能力和工作愿望,但现行劳动法规则剥夺了这一权利。另外,在就业实际中,45岁以上的女性劳动者往往成为首选的裁员对象。工作年限低于男性使女性所获得的养老保险金也低于男性致使女性经济收入减少。(三)我国女性就业出现障碍的原因分析1.法律因素首先,性别意识缺乏,平等原则体现难。在立法观念上,对女性劳动权益的保护仍主要局限在基于女性生理性别和作为弱势群体的保护,轻视基于社会性别-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报告2016年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地位的保护。由于缺乏社会性别意识,使我国女性劳动权益保护法律的制定难以真正体现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女性劳动力就业障碍分析7200字论文 我国 女性 劳动力 就业 障碍 分析 7200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2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