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相关政策规定文件汇编.docx
《9-1相关政策规定文件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1相关政策规定文件汇编.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9相关政策规定文件汇编目录9.1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9.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17年10月7日修订)9.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2号)9.4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部令第81号)9. 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部令第13号)9.6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建设部令第Ill号)9.7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9.8 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
2、查管理实施细则(闽建20134号)9.9 福建省房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闽建201416号)9.10 福建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执业行为管理的通知(闽建设200324号)9.11 福建省建筑结构设计若干规定(闽建科201237号)9. 12福建省住宅工程设计若干技术规定(闽建科20184号)9.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若干技术要求(闽人防办200854号)9. 14福建省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暂行规定(闽人防办(2010)121号)9.15关于明确防空地下室设计和使用有关防护(化)设备要求的通知(闽人防办(2012)59号)9. 16福
3、建省防空地下室防护标准审批管理规定(闽人防办(2017)4号)9.17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建筑外窗工程专项设计深度要求等3份文件的通知(闽建科(2017)39号)9. 18转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福建省建筑结构设计若干规定的通知(厘建总(2013)1号)9.19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若干技术措施(厦建总(2014)26号)9. 20原门市建筑外立面装饰装修管理规定配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9.21关于加强超大城市综合体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公消(2016)113号)9.22厦门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厦人防办(2017)35号)9.23汗蒸房消防
4、安全整治要求公消(2017)83号9.24建筑高度大于250米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试行)(公消(2018)57号)9.25福建省室内步行街消防安全技术标准(DBJ/T13-212-2017)9.26国家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注:除以上相关政策规定文件汇编外,其余相关政策规定文件见文件夹“9-2相关政策规定文件汇编”。9.1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
5、消行政审批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对15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一、将植物检疫条例第十三条修改为:“农林院校和试验研究单位对植物检疫对象的研究,不得在检疫对象的非疫区进行。因教学、科研确需在非疫区进行时,应当遵守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二、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在堤防上新建前款所指建筑物及设施,应当服从河道主管机关的安全管理。”三、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中的“确需从事捕捞、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必须经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关批准”。四、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禁止
6、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二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编制方案,方案应当符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第二款修改为:“在自然保护区组织参观、旅游活动的,应当严格按照前款规定的方案进行,并加强管理;进入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管理。”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外国人进
7、入自然保护区,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海洋、渔业等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国人,应当遵守有关自然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未经批准,不得在自然保护区内从事采集标本等活动。”第三十七条修改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一)开展参观、旅游活动未编制方案或者编制的方案不符合自然保护区管理目标的;“(二)开设与自
8、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的;“(三)不按照编制的方案开展参观、旅游活动的;“(四)违法批准人员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者违法批准外国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五)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五、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禁止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向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或者向采集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第二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
9、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经进出口者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查验放行。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有关野生植物进出口的资料抄送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应当经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二十七条中的“或者未经
10、批准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修改为“或者未经批准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六、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四条修改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导游证的样式规格,由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规定。”删去第八条第三款。七、将应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八、将建设工程勘察
11、设计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九、删去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第二款第四项改为第三项,修改为:“(三)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其他材料”。第三款修改为:“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委托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组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
12、价合格的,方可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删去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三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境外公司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农业转基因生物用作加工原料的,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的试验材料、检测方法等材料;符合下列条件,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具备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危险,并经安全评价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一)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二)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证明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害;“(三)有相应
13、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第三十五条改为第三十四条,修改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的,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第三十六条改为第三十五条,删去其中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删去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改为第四十九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进口、携带、邮寄农业转基因生物未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的,由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比照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处罚。”十、删去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删去第二十五条中的“情节严重的,由原资格认定机关取消其棉花加工资格”。十一、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中的“经省、自治区、直辖
14、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十二、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中的“资格管理和”。十三、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重大动物疫病应当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采集病料。其他单位和个人采集病料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重大动物疫病病料采集目的、病原微生物的用途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二)具有与采集病料相适应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条件;“(三)具有与采集病料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以及防止病原感染和扩散的有效措施。”第四十七条中的“擅自采集”修改为“不符合相应条件采集”。十四、删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中
15、的“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删去第三十九条中的“第二十五条”。删去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第二款修改为:“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活动,或者经批准进行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十五、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二十三条修改为:“各类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安装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
16、的设计、施工,可以由取得相应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专业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和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其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负
17、责相应领域内建设工程的防雷管理。”删去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的“专门”和“设计、施工”。删去第二款中的“依法取得建设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可以在核准的资质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删去第四十三条第三项中的“设计、施工”。删去第四十五条第一项中的“设计、施工”。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雷电防护装置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施工的,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此外,对相关行政法规中的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9.2建设工程质管理条例(2017年10月7日修订)(2000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8、令第279号公布,根据2017年10月0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已经2000年1月10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朱铭基2000年1月30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
19、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第三条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第五条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第六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第二章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
20、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第九条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第十条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第十一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第十二条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
21、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三)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四)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五)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第十四条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第十五条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
22、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第十六条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二)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四)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五)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
23、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第三章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第十八条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勘察、设计单位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或者以其他勘察、设计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勘察、设计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所承揽的工程。第十九条勘察、设计单位必须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并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注册建筑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关 政策规定 文件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2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