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徽州盐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徽州盐商.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清时期两淮地区的徽州徽商,一支活跃在明清时期的商帮劲旅,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商业资本的一个重要力量。而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活动范围“几遍禹内”,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更有着“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说法。两淮地区向来经济发达,又是徽商起步的主要地区,加之交通便利,自然成为徽商经常出入之地。此外,徽商发展不断壮大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依靠盐业的发展,而扬州作为徽商盐业的基地对徽商发展以及两淮经济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明清时期;徽商;两淮;盐业徽商产生于东晋,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而衰落于清末。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这段期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从业人数、营业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
2、,都居全国商人集团的首位。徽商发展初期以扬州为经营基地,经营范围辐射两淮地区,后又逐渐扩大经营行业,直至在全国各地都布满了徽商的足迹。因此,可以说两淮在明清时期成为徽商“藏银百万”“富比素封”的聚集之地。1-徽商在两淮地区逐渐壮大的过程明初政府对盐业经营实行“开中制”,即明王朝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凭借所控制的官盐,定期或不定期的出榜招商,往边疆地区输送以粮食为主的军需物资,然后按价付给盐引,也就是卖盐的文凭,商人拿到盐引才能支盐行销。2徽商虽靠近盐课资源丰富的扬州,但必须千里赴边纳粮拿到盐引才能经营盐业,因此官方的控制限制了徽商在扬州盐业的发展。到了明中叶,“开中法”逐渐废弛,纳粮办引的商人可以
3、由别人代为支盐行销,盐商有了边商和内商之分,边商负责纳粮办引,而内商则负责支盐行销。大部分徽商也由于地缘关系成为了“内商”。明弘治5年(1492),户部尚书叶淇根据内商的意见,实行开中折色,即商人向盐运司交纳现银就可办引行盐,如此“边商”与“内商”之别也就不复存在了。原先徽商需要跋涉千里赴边纳粮,现在只要在扬州,即两淮盐政衙门所在地就能纳粮取引,如此便利的条件吸引了大批徽商涌入两淮地区。因之,以扬州为中心,在“开江”之后,盐船扬帆而来,白银源源而来。大量的商业资本汇聚到扬州及其周围边镇,使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富商大贾接踵而至。明末清初,由于大量滥发没有现盐作保证的空引导致了盐引积滞,从万历46
4、年(1618)开始,明政府正式推行“盐政纲法”,将最大产盐地淮南各盐场商人所持旧引分为十纲,编成纲册,每年以一纲行旧引,九纲行新引,刊印后交与众商据为永久窝本,可以世袭继承,未载入纲册者则不能再成为盐商,其他盐场也采取类似做法。随着纲法的推行,徽商把持两淮盐利的特权便固定下来,在此期间可以说是徽州盐商的极盛时代。徽州盐商在两淮的发展直至空前,当时盛传徽商“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工3二徽州盐商在两淮的资本经营方式1 .借贷资本经营,借贷少量本金投资盐业。乾隆时歙人鲍尚志的曾祖父曾为盐商,家称素封,其后日渐败落,即至尚志出生时,则其家“甚矣”不得不靠祖母、母亲为人缝补衣裳维持生活。尚志
5、成人后,到会稽为一家盐商料理盐务,前后达10余年之久,依然穷困潦倒,两手空空。后来,他向亲友贷银200两,以贱价质押了东江盐场的倪茂枝盐灶,精心管理,颇获厚利,他“以盐业起家,盖自此始。4道光末年,直润以助饷有功,议叙盐课提举司提举衔,例授奉直大夫。5由上述事例所见,徽州盐商在起步初期借贷一定的商业资本作为本金,将其投入到两淮地区最有前景的行业一盐业中,并获得厚利,这一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2 .积累资本经营,在积聚了充足商业资本后转投盐业经营。张海鹏先生认为徽州商业资本的来源虽有多种渠道,但归根结底无非是来自于跟人劳动积累和封建剥削收入这样两个方面,而其资本主要还是来自于个人劳动的积累。如嘉
6、靖年问,婺源人李大鸿,三岁而孤,家赞丧尽,“族牟尽藐焉无依,如线之脉几危矣工大鸿成年后,商于金陵,为下贾。但他不以贫困而气馁,“即囊橐不充,志存远大”,在他30岁时竟能“业抚中贾:此后又经数年的努力,他得财力已经“足当上贾”了。大鸿发财后,投资盐业,并在当涂开设两个当铺,“咸人咸西面事之为祭酒”,成为声势显赫的大盐商。L6以上事例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徽商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于社会的下层,他们在经商初期并没有雄厚的商业资本作为本金,而是靠自己个人劳动的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3 .垄断资本经营,依靠对盐业的垄断牟取暴利积攒商业资本。到了明中后期,盐业逐渐成为一种垄断的资本贸易。封建国家的榷盐制度保证
7、了一部分商人经营盐业的垄断特权,使他们可以尽情地扩大盐的购销差价,获取极为丰厚的利润。7清人朱轼说:“凡商贾贸易,贱买贵卖,无过盐的。”8民国歙县志也说:“邑中商业盐典茶木为最著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致富较易,故多以此起家。”9弘治、正德年间,歙人许大兴“以盐荚往来淮楚间,起家累巨万”。10汪福光“贾盐于江淮间,艘至千只,率子弟贸易往来,如履平地。择人任时,恒得上算,用是费至巨万。11上述数例都是自办盐引自行盐销的徽州盐商。他们之所以能够迅速起富,显然都是与垄断盐业高价卖盐分不开的。三明清时期两淮地区徽商的商业利润流向1 .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基础性建设。两淮地区的徽商为了促进其
8、盐业生产的发展,扩大盐的生产和运输,在当时出现了很多“义行”“义举”,史籍中屡见不鲜。明正德时的祁门人郑瓒,“商于瓜渚,见运河为官民要道,遇粮运辄阻商行,瓒捐金别浚一河,使官运无碍,商不留难,至今赖之。12康熙初,歙商江演“以盐策起家”“浚扬州伍佑东河二百五十里及安丰串场官河,盐艘免车运之劳,商民受益。13像以上这些“义举”“义行”屡见于史书,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徽州盐商在两淮地区的这些“义举”“义行”应当值得表彰,但我们也应看到此种“义举”与扬州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他们把手中的一部分资金用于浚河筑堤,是为了便利盐船行驶,是发展两淮盐业所必须做的“基础工程”,是盐业生产和运输这两个重要环节中的基
9、本建设。两淮地区正是在盐业发展的条件下进一步繁华起来的。2 .兴修城市,发展文化教育等。以徽商为主体的两淮盐商,以其商业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在扬州等地“治坏道”“葺废桥”“治街肆”“修马头”,这同样也是促进扬州繁荣所必须要实施的城市建设工程。如歙商汪应庚在扬州“建造船桥,济行旅”,又“兴修平山堂蜀冈,栽松十万余株”,“重价买堂旁民田,别浚一池”,以疏通水道。14两淮地区的繁荣不仅表现在经济的发达和城市的壮观上,而且也反映在文化的昌盛上。明清时期两淮教育比较发达,这与“两淮商土萃处于斯”是分不开的。雍正末,祁门盐商后代马日瑁,独立重修梅花书院,这是扬州最有名的书院之一。乾隆初,歙县盐商的后代汪应庚曾
10、捐5万余金重修扬州府学,复捐银13000余两置学田1500亩,“以待学飞宫岁修及助乡试资斧工15可见,书院经费充裕,薪俸从优,还是凭借着徽商的财力大力支持。3 .大肆建造园林及奢侈性消费。两淮的徽州盐商在积攒大量商业资本到一定阶段后后没有继续投资扩大再生产,而是将其投入到各种奢侈性消费中去。其奢侈性消费在两淮地区首先表现在园林的建造上。明中叶以后到清道光以前,扬州的园林之多甲于东南。其中徽州盐商建造的较多。徽州盐商的园林不仅遍布扬州城内外,而且在仪征、瓜洲等地都有他们的园林馆舍,仅淮安的河下镇,徽商建造的园林就有20余处之多。与此同时,盐商在衣饰、饮食、婚嫁及娱乐方面的消费更是挥金如土。据扬州
11、画舫录载:他们“一婚嫁丧葬,堂食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在衣、食、住、行诸方面,“一时争奇斗异,不可胜记。16徽商在两淮地区的这种奢侈性消费一方面促进了扬州的经济繁荣,但更深层次的是徽商商业资本的不断流失,最终成为徽商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徽州盐商起自徽州,兴于两淮。徽商的灵活经营方式与两淮地区丰富的盐课资源相结合,促进了徽商的迅速发展。两淮徽州盐商通过经营盐业,采取多种经营方式,积累了充足的商业资本,从而一跃成为明中后期富甲四方的一支重要商帮。徽商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其各种建设性措施也促进了以扬州为中心的两淮地区的经济、文化、城市等多方面的进步。但由于后期不注重资本再循环和再生产,而将其投入到无意义的奢侈性消费中,也使得两淮徽商难以避免衰落的结局。1 7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185,45.2张恺.无徽不成镇.黄山书社.3民国歙县志卷1.4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2.5鲍氏诵先录第5册.6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思授王府审理正碧泉李公行状.8清朝经世文编卷50清定盐法疏.9民国歙县志卷1.10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8.11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12同治祁门县志卷30.13橙阳散志卷3人物义行.14扬州画舫录卷16.15汪氏谱乘光禄寺少卿汪公事实.16扬州画舫录卷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2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