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10篇.doc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10篇.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10篇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能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学重点: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
2、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1、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3、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4、。3、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有感情地朗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怎么实现的)(一)学习1、2自然段1、读第一、二自然段: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齐读这段文字: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二)学习313自然段1、自由读
5、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实现这个梦想具体分几个步骤?2、学生自学。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1)筹集70块钱(板书)瑞恩为攒够这70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a、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朗读。b、感受70元的来之不易(2)筹集20_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2【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
6、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板书:梦想:师:梦想是什么?生:梦想是指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师: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生:(老师、科学家)2、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将它化作动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断激励你前进,并且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美好的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梦想的力量。(补完课题)二、阅读课文,理解字词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2、生字卡片,全班齐读生词。3、解决不理解的生词。三、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6岁的加
7、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最后打出了30口井,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四、读自读提示,解决问题1、快速浏览自读提示,说说自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这篇*提出了什么要求,要解决什么问题?(默读课文,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联系实际说说读后的体会,还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2、师: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回答)生: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师:*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呢?(生答:课文第一段)师:你们觉得瑞恩的梦想怎样?生:伟大师:是啊,是什么让瑞恩会产生这种梦想呢?生:(课文第16自然段)对于我们来说,水,
8、就是生命。师:是啊,对非洲人来说,水,就是生命。(全班齐读这句话。)3、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思路、*的叙述顺序去读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在旁边做批注。4、全班交流。(挣70元钱、筹_元钱、筹钱买钻井机、成立“瑞恩的井”基金会。)5、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我们到文中找。生:_年3月,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为非洲的8个国家挖了30口井。师:瑞恩当初只是想帮助非洲小朋友打一口井,而现在却为他们打了30口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生:因为有很多人帮助了瑞恩。师:为什么会帮助他呢?生:因为他们都被瑞恩的行为所感动。师:他感动了哪些人?在课文中找一找。师:到底是什么
9、感动了他们呢?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3教材简析: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在写作上,虽只是对事件进行了叙述,但却让人读着无比感动。这感动来自于每一个文字的
10、描述,来自于对瑞恩表现的描述,来自于对瑞恩语言的描述,来自于对人们行为的描述虽是白描,却融情于叙,是学生体会感悟的好素材。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募捐、水泵、颠簸、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语。2.通过想象拓展、联系自己的生活、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设身处地地感受瑞恩的内心想法,感受瑞恩对非洲人民深深的关怀,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3.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想象拓展、有感情朗读等手段,读懂重点句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难点: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
11、的原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过程:一、交流各自的梦想1.(板书:梦想)说说什么是梦想。“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2.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梦想有关的*,感受梦想的力量。(完成课题板书)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二、走进瑞恩的梦想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完后,找出文中有关瑞恩梦想的句子,划出来。交流,出示,齐读。(在交流时,随机理解“迫不及待”,并读出相应的语气。)“我
12、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2.理解梦想产生的原因(1)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梦想呢?特别是老师的话中的哪一句深深地触动了瑞恩的心?(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2)出示非洲孩子缺水的资料。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
13、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读了这段话,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你有什么话想说?在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环境里生活,非洲的孩子最渴望(设计理念和意图:通过课外资料的拓展和补充,使学生了解到非洲缺水的严重和受污染的水对非洲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深入理解瑞恩的梦想作好情感铺垫。)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指导读出瑞恩的决心大,语气坚。知道非洲的孩子处境是这样的艰难,水对他们是这样的重要,6岁的瑞恩才会有这样有
14、一个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于是刚一放学,他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对妈妈说在学校里,他下定决心对自己说当一位工程师告诉他:“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时,他声音很小,但很坚定地说因为他对非洲的孩子充满了(爱心、同情心)(板书:爱心)三、探究“实现梦想之路”1.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还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谈何容易?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必须(要有行动,付出巨大的努力)。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3.交流,讨论。(1)瑞恩为攒够70元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
15、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美金。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美金。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奖励 瑞恩把所有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这些额外的家务活对只有6岁的小瑞恩来说太不容易了!仔细读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用心,这段话中的哪些词句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或者使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创设情境:读着,我非常感动,因为读着 这个词(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随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小瑞恩,你费力地拖着笨重的吸尘器,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累吗?你
16、想过放弃吗?你是怎么想的?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你一个人留下来,难道你不想去吗?你心里想北风凛冽,天寒地冻,难道你不想呆在屋子里暖和暖和?因为(板书:不懈努力)老师从课外了解到,为了筹集这70元钱,瑞恩是从1月份开始做额外的家务活的,课文告诉我们他一直坚持到(4月下旬),也就是说,瑞恩整整坚持了4个月。在这4个月里,他放弃了玩的时间,放弃了玩的机会,遇到困难,瑞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回读梦想的句子)他坚持不懈地做着每一件事,就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梦想(回读梦想的句子)(设计理念和意图:阅读教学要求注重朗读的指导,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瑞恩梦想的句子,我采用了复沓回环的处理方法。第一次找出
17、句子,初读感知;第二次在了解非洲严重缺水的情况后再读,感受瑞恩梦想的强烈;第三次在想象瑞恩干家务活的情景后又读,体会瑞恩对梦想的执着和坚定。三次朗读,三次回环,既培养了语感,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螺旋式上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4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能力目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3.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
18、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教师板书“梦想”。2.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3.“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4.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5.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心得5【教材简析】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
19、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动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著地为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以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_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
20、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执著的态度并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二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设计理念】本案设计从质疑课题入手,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然后通过读、思、议、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梦想的力量,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3、读懂课文内容,体
21、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归纳: 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 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梦想 力量 教学 设计 心得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