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
《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江苏专用):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问框架即时巩固的入场券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试说明2024年2024年2024年L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更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T7(大众传媒)复习建议:1.在记忆社会生活的变迁的详细史实上,要分析其变更的缘由,是复习中须要重视的2.考查形式多以新奇的、丰富多彩的图片、表格、现代文献资料,以培育学生在新情境下解读材料,调动运用
2、所学学问的实力,这是复习中须要引起留意的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更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1.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更的表现服饰上从传统的长袍马褂、粗布大衫到西服、学生装、裙子等五花八门的服装的出现饮食上鸦片斗争后,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里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等。20世纪50-70年头:由于物资匮乏很多生活品要凭票安排供应。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比较低下建筑上出现了洋房、中西合璧的豪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服饰多样化,“工程”、“安居工程”等不断改善着人民的生活社会风俗上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见“”、“废止缠足”、变更传统的婚姻制度等。
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实行公历、握手、鞠躬等。在大城市里,婚丧礼仪也变得简约文明。但在封建势力占统治地位的农村,女子缠足仍旧没有停止2.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更的影响因素(1)鸦片斗争以后,西方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不断涌入。(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政局的变革。(3)民主思想的不断进步及历届政府的法令、政策、措施。(4)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5)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主动汲取。【点题训练I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
4、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起先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调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2.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铁路交通(1)19世纪70年头,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2)19世纪80年头初,清政府修筑的铁路,标记中国铁路的诞生(3)辛亥革命前夕,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4)建国后五六十年头,修建了宝成、鹰厦、成昆、兰新等铁路,结束了西北、西南没铁路的时代(5)“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马路交通(1)20世纪初,汽车起先在上海出现,逐步成为代步工具(2)清末民初,近代马
5、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民国时期,接连修建一些马路,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汽车制造厂,建立了比较密集的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马路大桥水运交通(1)鸦片斗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限制中国水上运输(2)19世纪70年头初,洋务派创办,打破列强对江海运输业的垄断航空运输(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记中国航空事业的起先(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1)电报:19世纪70年头,福建巡抚在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还装置无线电台,设无线电
6、报局(2)电话:1877年,上海XX局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头,外国起先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新中国成立后,渐渐形成全国通讯网络。到2024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一位【点题训练2)如图为引进于日本的人力车,因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上个世纪20、30年头的上海,有五六万辆黄包车在城市中来往穿梭,远远超过汽车。材料主要反映出()A.中国近代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中国交通的近代化已初具规模C.近代的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调D.上海社会保留森严的等级制度考点三大众传媒的发展1.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
7、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时期代表性的报刊作用19世纪中前期前(1)申报是英国人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是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2)中国丛报万国公报,是比较闻名的外文的报刊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19世纪70年头起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20世纪前期(1)共产党创办的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2)国民党中心日报对夺取近代革命的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1)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2)改革开放后,各种专业性、消遣性报刊创办起来成为宣扬党的路途、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
8、具2.影视事业发展的标记性事务(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起先起步。(2)1931年,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3)20世纪三四十年头,电影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4)1958年,电视台起先试播,标记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3.互联网的兴起(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头的美国,90年头发展为国际互联网。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此后快速发展。互联网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快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而被称为“。(2)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表现力和感染力强。(3)影响: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
9、捷与便利。互联网不仅变更了人们的生活,也变更着人们的生产、学习、消遣方式,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程。【点题训练3】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A.谋求义利兼顾B.追求商业利益C.开拓谋利途径D.关注时局政治随堂验收步入考场的敲门转考点一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更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1 .维新派主见“断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万国同风”,便于操作机器和武器、讲究卫生等。1905年,端方、戴鸿慈等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也发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一轮 复习 人教版 江苏 专用 25 中国 现代社会 生活 变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700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