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子宫颈癌患者的中医中药治疗.docx
《2024子宫颈癌患者的中医中药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子宫颈癌患者的中医中药治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子宫颈癌患者的中医中药治疗子宫颈癌发病率居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首。202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更新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中均排在第4位1o2019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为15.74/10万,死亡率为7.66/10万,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女性生命健康,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2-4o早期子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辅以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及以上子宫颈癌患者首选同步放化疗,治疗效果显著5-6o然而,目前的西医治疗亦存在不足之处,如
2、手术在切除癌灶的同时,可能会导致相关的并发症;放化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亦损伤人体正常细胞,破坏免疫功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7-80近年来,中医中药在子宫颈癌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延缓肿瘤进展、防治术后并发症、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等方面9-10o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总结了中医对于子宫颈癌疾病发展不同阶段的认识以及中医药的治疗原则和手段,以供临床参考。1中医对子宫颈癌的认识1.1 中医对子宫颈癌病名的认识中医典籍中并无子宫颈癌这一病名之记载,现代医家根据其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盆腔包块、晚期恶病质等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崩漏带下病五色带“瘤痼石
3、瘤虚劳等中医病名范畴。1.2 子宫颈癌的病因病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曰: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论述了妇人杂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傅青主女科曰:夫带下俱是湿证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指出湿邪是带下病最主要的病因。总之,中医认为,子宫颈癌病位在胞宫,发病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当、禀赋差异等导致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肝气失于疏泄,血行不畅日久成瘀;肾阳不足、脾气虚损,温煦、运化功能失司,水液停聚,而成痰湿。外因房事不当,导致湿毒侵袭、浸淫子门。气滞、血瘀、痰湿、毒邪等蕴结胞宫,日久酿为癌毒,冲任失调,带脉失
4、约,内生癌肿,发为此病。2子宫颈癌的中医中药治疗2.1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手术是早期子宫颈癌的首要治疗手段。因子宫颈癌根治术手术范围较大,术中要切除子宫及部分阴道组织,还需切除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容易损伤盆底神经、肌肉、血管等相关组织及淋巴系统,亦会使膀胱解剖位置发生相对改变m因此,手术在带来确切疗效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如下肢淋巴水肿、术后尿潴留等12-130现代医家认为;子宫颈癌患者多为中老年妇女,本已肾气虚衰,机体与癌病斗争过程中又耗伤气血。手术属金刃所伤,手术范围在胞宫、胞脉、胞络,手术过程重伤脾肾阳气,术后放化疗亦损伤人体气血津液,故术后机体气血亏虚、脾肾阳虚,又兼夹血瘀、
5、痰湿、热毒等病理因素,故术后诸症以扶正或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140中医中药疗法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子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之中,常获良效。2.1.1 下肢淋巴水肿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由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放疗,导致下肢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液积聚于浅层软组织形成。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肿胀,早期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可伴有感觉减退。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皮肤的粗糙、增厚、色素沉着,形成俗称的象皮腿”,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沉重负担150下肢淋巴水肿属于中医病名中水肿阴水脉痹大脚风”范畴。术后中阳不振,脾失健运,水湿内生;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水湿下聚;气不行血,留滞成瘀,痰湿与瘀血互结于下
6、肢,发为此病。故本病以脾肾阳虚为本,痰湿、水饮、瘀血为标,多从温肾健脾、利水化瘀立法,以中药内服配合多种中医外治法进行治疗16-17o舒鹏自拟补肾健脾通络方(黄茜、党参、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牛膝、漏芦、皂角刺、王不留行、山慈菇)治疗子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随症加减,临床疗效良好18o王海静等19以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内服及直肠滴入,配合徒手推拿、中药外敷(大黄、芒硝各50g,研磨成粉,与白醋按照2:1的比例调成糊状,温敷患肢),治疗后患肢周径明显减小,且复发率低于仅用徒手按摩及中药外敷的对照组。谷雨20以温阳利水方(泽泻15g、白术9g、猪苓15g、茯苓15g、桂枝6g、枳壳15g、
7、半夏20g、朴硝9g、牛膝6g、地龙6g、丁香6g、细辛3g,研磨成粉,与黄酒20mL混合调匀)温敷患肢肿胀处,与对照组安慰剂外敷相比,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郑硕等21以火针刺络联合针刺引流,再配合针刺患肢后溪、中渚、太渊、太白、太溪、阳陵泉等腌穴或合穴,与对照组仅用常规综合消肿疗法相比,明显改善了患者肢体疼痛、感觉减退等症状及患者软组织水肿情况。2.1.2 尿潴留目前的研究认为,术后尿潴留是由于子宫颈癌根治术中膀胱解剖位置改变、周围神经损伤等引起,表现为患者术后15d以上仍不能自行排尿或虽能自行排尿但残余尿量100mL22L中医认为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属于握闭,由于患者肾阳亏虚
8、,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内停膀胱所致。治疗以温肾助阳、化气利水,因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有感染的风险,可适当加入清湿热之品23o张晋波等24以60例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口服济生肾气合猪苓汤加减与针刺(关元、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肾俞、太溪、次髅等穴位),10d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100%。董艳25将子宫颈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膀胱俞、中极、关元、曲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残余尿量、尿路感染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庄秀铭等26选取子宫颈癌术
9、后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膀胱功能训练,干预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予莱脑子热敷位于脐部至膀胱的穴位(阴交、石门、关元、中极、曲骨穴)配合艾灸(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发现莱藤子烫熨疗法联合艾条灸能有效预防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此外,还有许多防治子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中医药疗法的研究报道,包括温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按压、穴位注射、贴脐等,常多种疗法综合运用,疗效确切2702.1.3 促进围术期的快速康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提出后,在妇科围术期被广泛运用,中医药疗法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亦发挥着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与下肢静脉血栓等方面28o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
10、肛门不排气排便等,可参考呕吐腹胀肠痹等中医病名进行诊治。本病由患者思虑伤脾,手术重伤脾胃之气,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所致,应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顺气通腑为治法。郑桂飞29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耳穴压豆(选穴:胃、大肠、小肠、交感、三焦)及香砂六君子汤中药敷脐综合疗法治疗45例妇科开腹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任建丽等30以艾灸(足三里、天枢、神阙、中皖、归来、内关、三阴交、关元)联合口服厚朴排气合剂干预58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肤色改变、肤温升高等,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肺栓塞,危及生命,故本病重在预防。中医认为下肢静脉血栓属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子宫颈癌 患者 中医中药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9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