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3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docx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3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3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3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难点:鉴赏9、13则选文【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2、导读法;3、启发探究式【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
2、2、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二、语段解读(I)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翻译重点:诲:教导;女通汝(Hi)你;为:表判断,相当于m是”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是:指示代词,”这J(2)第二则:根
3、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翻译重点: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重点翻译: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食通“蚀”;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重点翻译:厚,薄:多,少;而:连词,表并列,不译;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5)
4、第五则:第八则:(第11、12、13则)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翻译:其:副词,怎么;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重点翻译: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
5、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K知识巩固X部分第二课时一、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
6、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3、子曰:“躬子厚而薄责于人,则远矣!”角度:与人相处方面责己严,待人宽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角度:从政方面欲速则不达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
7、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
8、及惜时奋干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2、处世责人严,待人宽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4、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5、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二、拓展探究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
9、看等自己的过错呢?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6、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三、作业一、掌握重要词语。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莒父蜿即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诲女知之乎:、o(2)是智也:_o(3)更也:。(4)小人之过也必文:O(5)人能弘道:。(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o(7)子在川上曰:o(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o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0、,并指出是通什么字。(1)诲女知之乎通o(2)如日月之食焉_通_。(3)无欲速通(4)然后知松柏之后即也_通O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三、探究研讨(见上第二课时)四、思维拓展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五、达标训练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参考答案1、(提示:jufuniyuedio)2、(1)教导;事物的道理(2)这(3)改变(4)掩饰(5)扩大、光大(6)自身、自己;远离(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94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