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法律法规》教案第1课认识民航法.docx
《《民航法律法规》教案第1课认识民航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航法律法规》教案第1课认识民航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航法律法规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民航法概述42空中航行法律制度63民用航空器管理去律制度104民用航空人员管理法律制度65民用机场与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86民用航空运输管理与运输合同法律制度87民用航空保险法律制度28民用航空器的搜寻援救及事故调查49民用航空吉B罪和刑法4等十52课题认识民航法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民航法的概念与特点,明确民航法的调整对象(2)了解民航法的渊源和发展(3)能准确判断民航领域的某项具体活动是否属于民航法的调整对象素质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对生命、规章、职责的高度敬畏,为民航安全
2、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民航法的概念与特点教学难点:判断民航领域的某项具体活动是否属于民航法的调整对象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一考勤(2min)獭热(5nin)一案例导入(5min)T专授新知(33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min)一传授麟Q(25min)T探索活动(IOmin)一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预习本课知识,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民航法的由来【学生】按照要求完成
3、课前任务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学生】聆听、互动【教师】教师讲解民航法的诞生1903年,由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飞行者一号首次试飞成功。这次成功飞行标志着飞机时代的到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开始作为一种武器应用于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飞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开始承担邮件、货物,乃至旅客的运输工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天空广阔,但如果飞机在天
4、空中飞行时没有相应的规则,航空活动就难以获得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于是,调整民用航空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民航法便诞生了。【学生】聆听、记录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教师】讲述案例”旅客携带违禁物品登机,违反民航安保规定被拘“(详见教材),通过案例导入的(5min)并提出以下问题,随机邀请学生回答(1)案例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是否属于民航法的范畴?(2)民航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民航法的渊源有哪些?(3)我国的民航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民航法律法规方法,引导
5、学生思考民航法律法规的范畴、调整对象、主要内容等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33min)【教师】引入新知,讲解民航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特点一、民航法的概念民用航空法(简称民航法),是指规定领空主权及管理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用来调整民用航空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所谓航空,是指任何器械凭借空气的支撑力在空气空间运行的活动,亦称“空中航行.【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实施空中航行,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1)适合活动的场所,这些场所被称为空域.(2)适合飞行的工具,这些工具被称为航空器。最主要的航空器就是飞机。(3)合格的相关人员,
6、这些人员被称为航空人员.(4)地面保障设施。(详见教材)【名词解释】展示“领陆、领水与领空的示意图“(详见教材),讲解领陆、领水与领空等相关知识领空是指主权国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它是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巴黎航空公约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享有绝对主权。国家领土包括领陆(指国家陆地疆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和领空。(详见教材)民航法分为国内民航法和国际民航法两大部分,分属不同的法律体系。其中,国内民航法是国家的重要法律,它涉及领空主权的宣告及其空域管理制度,用来规范民用航空行为,调整民用航空活动中产生的民商法律关系,还涉及采用刑法手段保护民用航
7、空安全的问题。国际航空法是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定了领空主权原则,用来调整国家之间开展民用航空活动时产生的社会关系。二、民航法的调整对象民航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民用航空活动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应协调民用航空与非民用航空,特别是民用航空与军用航空之间的关系。【教师】提出以下问题通过老师讲解、课堂问答和知识拓展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民航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特点等基础知识民用航空、军用航空与公务航空,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民用航空是指除军用航空和公务航空以外的一切航空活动。军用航空是指军事部门使用航空器为执行军事任务而进行的航空活动;公务航空是指国家机
8、关使用航空器为执行公务而进行的航空活动,如公安机关在巡逻、追捕逃犯等情况下使用航空器进行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又分为公共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两大类:公共航空运输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使用民用航空器在区域之间进行位置移动的活动,包括定期航空运输(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空运输(主要形式是包机运输)。通用航空是指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一切民用航空活动。通用航空包括航空作业、急救飞行、航空训练、航空体育等。民航法调整的是在民用航空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具调整范围十分广泛。凡是与航空器、航空器的正常状态、航空器的操作、航空器所有权及其正常转移、机场、信标、商业航空客货运输及其国际通航、民用航空活动可能造成的损害责任、
9、民用航空活动保险等方面有关的问题,都在民航法的调整范围之列,受民航法的约束。【提示】关于航空的国际条约和各国的国内法的共性(1)领空主权原则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律原则,它是所有民航法的基础。(2)在和平时期和正常情况下,民用航空和非民用航空在同一空域中活动时,应遵守统一的空中交通规则,实行统一的空中交通管制,以保障空中航行的安全和通畅。三、民航法的特点(一)民航法具有国际性航空活动的国际性决定了民航法的国际性。因此,航空立法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国际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民航法的国际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具体来讲,民航法的国际性
10、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民航法的国际性要求国际上有统一的航空法律规范和统一的航空技术标准在航空活动中,尤其是在国际航空活动中,如果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安全有序的空中航行将难以得到保障。2 .各国国内民航法是一种涉外性很强的法律,与国际航空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民航法是一种涉外性很强的法律,因此,各国在制定民航法时尽可能与国际航空法保持一致。(详见教材)(二)民航法涉及公法与私法简单来说,按照古罗马以来的法律传统,法律有公法和私法之分.公法是指规范国家和普通公民、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换句话讲,只要适用法律的一方是公权力主体,那么这个法律就是公法。私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
11、系的法律规范。民航法首先要解决航空活动中的公法问题,如飞行管理、空域管理、民用航空全方面的法律问题。在私法领域内,由于民航法涉及对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公共航空运输中的运输凭证、承运人责任及对地(水)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等法律问题,而各国在财产权禾1、合同、侵权行为等方面的法律规则千差万别,因此各国需要制定统一的规则为国际航空运输保驾护航。在国际航空私法的发展历程中,最显著的成就是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其全称为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又称新华沙公约)的签署,该公约为航空损害赔偿制定了统一规则。2005年7月31日,该公约对我国生效。【知识视窗】组织学生阅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
12、于批准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的决定“(详见教材)(三)民航法是平时法民航法是平时法,是指民航法仅调整和平时期民用航空活动及其相关领域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战争时期或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民用航空活动要受战时法令或紧急状态下非常法的约束。此外,民航法以民用航空器为其规范对象,不包括军事、警察、海关部门的航空器,以及军事用途的航空器。民航法的这一特点,就是要求所有航空活动在和平时期都必须遵守统一的空中规则,以维持空中交通的正常秩序,保障飞行安全。但在国防需要的紧急情况下,军用航空器有优先通过权,以保障国家领空不受侵犯。.(详见教材)(四)民航法具有综合性民航法的综合性是指用于调整民用航空活动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航法律法规 民航 法律法规 教案 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94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