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区学校《春季开学教师》管理工作计划.docx
《2024年市区学校《春季开学教师》管理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市区学校《春季开学教师》管理工作计划.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年春季开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XX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X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秉承“做有故事的老师,育有梦想的孩子,办有温度的学校,让每个生命绽放美丽”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遵循规律,敬畏课堂,减负增效。夯实过程管理,回应时代命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进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品牌化发展。二、主要工作及措施(一)回应关切,统筹做好网络教学1、做好教学。从2024年2月XX日起,按照XX县教体局部署,认真落实教学,通过“空中课堂”和教师直播相结合,同时,适时利用其它网络教学资源,扎实做好教学工作。各年级根据空中课堂的课程安排,认真规划完善课
2、程,制定本年级的课程表,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公布。同时详细告知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对于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摸清底数,逐一开展针对性的学习辅导。2、完善线下衔接。正常返校开学后,学校集中安排检测,摸清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教学计划,在学习新知识教学中有针对性融入旧知识,落实给前期教学查漏补缺工作;教导处做好督查跟进,确保教学实效。3、注重总结提升。全面总结教学工作,收集整理教学的优质资源,进一步做好学校现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整理和收集,进一步探索并尝试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为学校未来发展赢得先机。(二)管好过程,全面
3、夯实常规管理4、修订教学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针对教学教研常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合和修订考勤、上课、备课、批改、考试、教研等系列方案制度,制定出台XX小学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细则。在试行中进一步征求意见,完善细则,规范管理。5、完善奖励方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方案。规范奖励项目与类别,明确奖励对象与条件,调整奖励范围与额度。把钱用在关键处,奖出积极性,奖出成效。6、制定教研公约。完善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制定XX小学教研公约。坚持“有备集备,无备学习”,集体备课不拘形式,创新教研形式,提升教学活动的参与率、有效度。7、强化课堂管理。抓实教学常规,抑制随意调课
4、,做好课堂秩序日常评估。做好行政值日巡查、年级自治巡查、学生随堂监督三结合的课堂巡查机制。巡课查堂,落实授课的管理,及时汇总通报。8、优化课程管理。加强和完善对体艺劳及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认真做好非统考学科的质量检测,以质量检测倒逼授课规范,确保非统考学科授课的规范和落实。9、突出专业引领。树立专业人员领导教学的意识,发挥名师工作室积极作用,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在现有各年级教研组的基础上配置学科中心教研组长,担负学科课题研究的统筹和领衔责任。建立学科教研“一盘棋”的格局,推动整体教研、整体改革、整体发展和提升。(三)搭建平台,促进师生共同成长10、创新教师活动。以学科组长、名师骨干为重点
5、,发布第一批“我的教学主张”;以参加语、数、英教师为主体,开通第一批“我的资源空间”。继续做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持续引领全体教师重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创设“好课堂”赛课平台,配合落实“教师专业提升计划”系列活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竞赛和展示活动,推出新人,培养名师,整体提升,成事成人。(四)变革思路,稳步推进课题实验11、推进新教育实验。推进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八大行动计划为途径,以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新教育实验。并以新教育实验为平台,大力提升教育科研水平,推动成长型、研究型、魅力型教师团队建设。开展新教育专题研究,组建以名师工作室成员、班主任、教研
6、组长、青年教师代表参与的课题研究专班,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按程序组织开题和实验。12、推进新课程改革。做好课程文章,提升课程领导力,深入推进国家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开发。优化“经典诵读”、“手绘中国版图”等特色课程。完善“晨诵、午读、暮练”课程管理,构建素养教育家校一体的培养模式,统一规范,统一要求,统一考评,提升学校经典诵读教育品牌水平。(五)创先争优,聚力打造北小品牌13、狠抓毕业备考。做好课程与人员的微调,加强毕业年级的教学管理,注重复习备考的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小学教育质量首要位置。14、争创文明校园。做好素质教育,打造多彩校园特色,积极创建市县“文明校园”。通过系
7、列品牌的创建,让XX小学在市内有影响,在县内有地位。15、发挥联盟作用。在不断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发挥XX小学联盟总校的引领作用,组织盟校之间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辐射带动一批打破乡镇格局的教育命运共同体,为全县教育质量提升贡献力量。2024年春季开学教师工作计划新学期初中部本着“向管理要质量,向落实要成绩”的原则,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召开全体教师会,总结上学期工作,安排部署本学期工作1、各备课组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把集体备课工作落实到实处。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老师提出“六认真”:认真研究考纲,认真研究教材、班情、学
8、情及教法,认真备课上课、认真布置作业、批阅作业和质量检测卷,认真辅导。3、向学生提出“六认真”: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认真应对检测,认真参与活动。4、开展推门听课和巡课活动。有听必评,通过巡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二、年级工作重心转移到初三毕业班上来1、开学后马上组织初三学生加强体育考试科目的训练(跑步、握力、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利用大课间、下午第四节、晚上第三节时间,由初三班主任组织本班训练。加强微机和实验的练习。该拿的分一分不能丢。2、开学第一周马上召开初三学生百日誓师大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适当时间召开初三学生家长会,解读我县中考政
9、策、中考形势和全县高中学校情况,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做好初三中考备战工作。4、组织好初三毕业生的中考报名、信息采集、微机、实验、体育考试工作。5、组织好初三一模、二模、三模考试工作。三、开学第一周继续开展行为习惯养成实施月活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1、每周日晚上的主题班会。2、板报。3、以行为习惯为主题的演讲稿,每位学生都要写一篇,每班选3篇(初一初二)每天下午第四节在广播上朗读。四、精心组织好月考和周练,周练方法:1、周六练语数外物化生,周日评讲。2、周六练语数外政史地,周日评讲。五、做好精准培养和学困生转化工作:精准培养把每班前35名学生分配到每一位任课教师手中,尽可能的让学生不偏科、不
10、痛腿,文化课全面发展。学困生转化提出“先成人后成才、不成才也要成人”的观点,重点关注学困生的思想动态,而且是多人关注,班主任、副班主任、级部主任、副主任共同关注。做好家校共育工作(特别是学困生)提倡父母与孩子用书信交流的方式解决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六、积极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依据县运动会的项目要求,精心挑选有特长的学生组建体育队,利用下午第四节由体育老师带队训练。七、组织多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1、组织初一初二中国地图绘图大赛:全体同学参加,每人绘制一幅,区域、山川、河流均可。2、组织初一初二绘画、书法大赛。3、组织一次远足活动,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八、期中
11、考试后组织全体班主任进行一次家访活动或者召开初一初二家长会。九、完成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总之,初中部要以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为主线,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素养和学习成绩,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2024年春季开学教师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紧紧围绕学校内涵发展主题,抢抓教育改革新机遇,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抓实抓细教学常规管理,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改进教学评价工作,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充分发挥管理和指导职能,不断提高管理效益,努力在“实”处下功夫,在“新”上出亮点,在“变”中谋发展,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2、。二、工作重点1、重构学校课程。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建立具有学校“三学”文化特质的多维联动、有逻辑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建立支撑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2、构建“4134”单元主题式课堂流程。坚持“从教书到育人、从分散到整合、从教知识到教学习、从传统教学到互联网教学”四个新方向,贯彻“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原则,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统一,融合“情景体验、问题引领、合作探究、自主构建”四大要素,打造具有学科、学段特点的单元主题式课堂教学流程。3、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展示课活动,丰富和完善单元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
13、提高。4、积极进行新高考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研究,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课程的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相关配套制度的修改和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先行推演、积极探索,为2017级新生入校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三、具体举措(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工作1、进行课程体系重组。围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坚持“提供基于个性的教育,提供基于生活的教育,提供基于项目的教育,强化体育和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新方向,以新高考为契机,加强学校课程方案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形成体现学校“三学”文化特质的多维联
14、动、有逻辑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2、建立支撑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课程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标准,探索多元化课程实施方式,开展课程认证与评估。3、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打造学校精品特色课程。将艺术体育活动纳入课程管理,促进每个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体育特长和爱好;建立学校课程资源库,开发微课程;开设学生博学讲坛,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组织一次跨学科的课程展示课。丰富环境教育类课程,开设校园环境文化课程(三中校园十景的评选和命名)、典礼文化课程(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长的烦恼课程(心理专家报告、选课论坛、生涯规划讲座)等。4、开展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研究性学习
15、课程管理及课题指导工作,规范研学专兼职教师的备课,认真组织好学生课题开题、结题工作。组织三中暑期夏令营,探索三中学子游学课,组织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拓展并完善学长课堂等活动实践类课程。5、对接新高考,加强课程改革研究。积极进行新高考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课程的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管理、相关配套制度的修改和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先行推演、积极探索,为2024级新生入校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二)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贯彻我校“4
16、134”单元主题式课堂教学流程,坚持“示范课引领带动,研讨课交流提升,常态课常上常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研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一是加强学法的研究和学习,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根据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强教法的研究和学习,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科、学段特点的“4134”单元主题式课堂教学流程。三是安排外出参观学习的骨干教师介绍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促使老师们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2、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同课异构、研讨课、观摩课等教学展示活动,丰富和完善单元主题式课堂
17、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骨干教师上好教学观摩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人上一节研讨课;要求各学科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课活动,每次活动全员参加,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参加“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明确听课要求,不满3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本学期听评课20节以上,3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本学期听评课15节以上,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校际间听评课活动。3、坚持推门听课,促进常态课质量提高。要求全校教师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教导处通过组织推门听课活动,及时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常态课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学科组长及时跟进并切实解决
18、。(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坚持问题导向原则,本着“明确要求一检查公示一聚焦问题一采取措施一跟进指导一全面提高”的工作思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1、明确要求、细化责任,加强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1)加强备课管理。要求老师们遵循“个人备课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教案、课堂实践、教后反思”的教学流程,各学科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坚持开展大教研活动,规范校本教研流程,集体备课坚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课堂训练和作业布置、统一单元测试要求),
19、精心制定好导学案。明确教研组长、备科组长是落实集体备课要求的第一责任人,对集体备课质量存在问题的首先追究组长责任。(2)提高上课质量。教师要提前候课,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因材施教,落实好单元主题式教学流程要求,合理用好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达成,争取当堂任务当堂清,坚持做好课后教学反思与总结。实验学科要认真开展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3)注重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强化创新性、实践性作业,避免机械重复性作业。作业布置要符合课标要求并适合学情,难度适中、体现分层,做好各学科每天作业总量统筹协调。作业批改及时
20、、全批全改、改后复批并做好归因分析和针对性指导。(4)抓好课前预习、课后辅导和阶段检测。明确课前预习要求并做好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学校导师制工作要求,任课教师结合所负责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习指导,做好指导记录,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各科按照单元主题式教学要求搞好单元检测,对单元不过关的学生加强督促、跟进指导,把“周周清、月月清”落到实处。2、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制度的检查落实。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督导机制,加大两分钟候课、作业减负、课堂教学与管理以及课外辅导的检查力度,落实周教学情况简报和教学督导情况月报;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纪律、考试纪律,完善诚
21、信考试管理体系,加大对考试违纪行为的监督、处罚力度,树立良好学风。3、认真落实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导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备组长会,组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传达布置阶段性工作,做好教学工作的分析总结,反思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推进情况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学期初认真传达学校教学计划,督促各学科组制定并上交学科组教学计划;学期中定期检查和总结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确保教学工作有效落实,定期参加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好教学常规检查,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做好教学指导;学期末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的总结盘点。(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加强师德建设,塑造教师良好形象。要求教师增强依法执教意识,
22、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搞有偿家教;严禁私自组织学生集体征订教辅材料。与校工会共同组织开展师德培训,在学生中定期开展教师师德问卷调查,对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个人加强宣传,对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并督促整改,进一步推动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一是搭建示范课、教师沙龙等平台,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广大教师提供富有成效、可操作的借鉴。二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各学科组中着力选拔培养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优质课评比、校本业务培训、外派学习交流、专家引领指导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季开学教师 2024 市区 学校 春季 开学 教师 管理工作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8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