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苏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作业.docx
《2023-2024学年苏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苏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作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3第四单元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晶体受热转变为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B.热稳定性HFHC1是因为HF存在分子间氢键C.沸点H,0HS原因是H5#键能大于H-ClD.白磷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NaChHQHCI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B.b低温下就能升华,说明碘原子间的共价键较弱C.硫酸钠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削弱,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导电性D.干冰和石英晶体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的原因是所属的晶体类型不同3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硬度:BaOCaOMgO水溶
2、性:CH5CH7OHCHsCH7OCH7CH,沸点:HC1HF晶格能:NaClMgO分子或离子键角:H90H)+,NH3MgF,A1F5沸点:H)HFNHa熔点:金刚石生铁纯铁钠熔点:二氧化硅NaClI9冰A.B.C.(7)D.4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晶体中原子呈周期性有序排列,有自范性;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相对无序,无自范性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共价键可决定分子晶体的熔、沸点MgO的晶格能远比NaCI大,这是因为前者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多,离子半径小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晶体尽可能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干冰晶体
3、中,一个CO?分子周围有8个CO?分子紧邻A.B.C.D.5 .科学家对金(111)表面生长的二维双层冰的边缘结构实现了成像观察,二维冰层的AFM表征细节(图1)及其结构模型(图2)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BC RBfl85i气相水分干液体水分子四6水分子A.受到能量激发时,“准液体”水分子与下层固态水分子脱离,使冰面变滑B.固态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较强,“准液体”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较弱C.由于水分子间的氢键比较牢固,使水分子很稳定,高温下也难分解D.气相水分子、“准液体”水分子和固态水分子属于三种不同的化合物6 .某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oC时,水分子瞬间凝固成“暖冰”。
4、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NaQ晶体类型相同B.与SiOz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C.其分子内存在氢键D.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大7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金刚石、SiC、NaF、NaChHQH?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晶格能由大到小顺序:NaFNaClNaBrNaISiCb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氯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A.B.C.D.8 .下列说法和解释错误的是()A.冰融化时,需破坏晶体中的全部氢键,所以冰融化时密度变大B.卤化物CX
5、jF到I,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熔、沸点也逐渐升高C.由于石墨晶体中层间距较远,电子不易实现迁移,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D.金属中的“电子气”在电场中可以定向移动,所以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9 .IB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有许多性质与卤素相似,它在常温下是深红色液体,熔点为41。G沸点为116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澳化碘是分子晶体B.晶体中1个IBI分子周围距离最近的IBI分子为8个C.IBI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无氧酸和一种含氧酸D.沸点:IBrB%C1210 .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8. CaTioa晶体
6、中每个Ti,+与12个02一相紧邻(如图是CaTioa的晶体结构模型)C.石墨晶体中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但没有金属键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11 .当SOa晶体熔化时,下述各项发生变化的是()A.化学键B.硫与氧的原子个数之比C.分子构型D.分子间作用力12 .下列实验事实及理论解释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酸性:HaBO、IbSiOa相近B、Si电负性相近,符合“对角线规则”B熔点:SiO9SiCl4键能:Si-0Si-ClC密度:干冰冰相对分子质量:CO,H7OD沸点:Cl9N5COCo为极性分子:且相对分子质量:C1,COA.AB.BC.CD.D13 .如图为冰
7、晶体的结构模型,大球代表O原子,小球代表H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另外四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B.冰晶体具有空间网状结构,是共价晶体C.水分子间通过H-0三形成冰晶体D.冰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Br2、b的熔点逐渐升高B.b的挥发破坏了共价键C.HelO的结构式为H-Cl-OD.电。比H?S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15. “类推”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沸点高低:GeH4SiH4CH4;则沸点高低:H9SeH9SH?0B.稳定性强弱:HFH)NH矛则稳定性强弱:H
8、ClH,SPH,C.干冰(Co2)是分子晶体;则SiCb也是分子晶体D.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二、实验题16. 三氯化络(CrCh)为紫色单斜晶体,熔点为83,易潮解,易升华,溶于水但不易水解,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工业上主要用作媒染剂和催化剂。(1)某化学小组用Cr4和CQ4在高温下制备无水三氯化珞,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三颈烧瓶内装有CQ4,其沸点为76.8OaCrCh固体属于晶体。实验前先往装置A中通入N?,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持续通入N,其作用是。装置C的水槽中应盛有(填“冰水”或“沸水”)。装置B中同时生成光气(COCl7V
9、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rCb的工业制法:先用40%的NaOH将红帆钠(Na,CCh)转化为格酸钠(Na,CrOJ加入过量CHaoH,再加入10%HCii容液,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写出用CHaoH将铝酸钠(NaHCl是因为H-F键的稳定性强于H-C1,与氢键无关,故B错误;C.沸点H)H2S,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与共价键无关,故C错误;D.白磷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属于化学变化,既有化学键的断裂,又有化学键的形成,故D正确。故选D。2.【答案】B【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常见晶体的结构及物理性质。注意基础知识积累,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10、【解答】A.一般的晶体熔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刚石为原子晶体、NaCl是离子晶体;HQ、HCI为分子晶体,含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较高,HQ中含有氢键、HCI不含氢键,则金刚石、NaCh电0、HCI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故A正确B.碘升华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化学键无关,故B错误C.含有自由移动离子的离子化合物能导电,硫酸钠为离子晶体,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削弱,电离出自由移动阴阳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D.干冰和石英都是共价化合物,但是干冰为分子晶体、石英为原子晶体,所属的晶体类型不同,导致其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故D正确。答案:B.3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原子晶体、分子晶
11、体、离子晶体的性质比较。难度中等,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了解透彻。【解答】ffir(Mg2+)r(Ca2+)故MrO、CaO、BaO中离子键依次减弱,晶格能依次减小,硬度依次减小,硬度:BaOCCaOCMe故错误;乙醇分子中有亲水基团,乙酸分子中无亲水基团,故水溶性:CH,CH5OHCH3CH9OCH5CHv故正确;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高于HC1,故HQHF,故i误;MNo中离子电荷数比NaG中离子电荷数大,且离子半径小,所以晶格能:NaCKMgO,故错误:由分子构型可知,键角:H)H)+,NH3r(Mg2+)r(AF),且Na+、Mg2+AP+所带电荷数依次增
12、大,所以NaF、MgF,、AIFa的离子键依次增强,晶格能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升高,故熔点:NaFMgF2N-H-N氢键的强度,故HF的沸点高于氨的,所以沸点:H,0HFNHr故正确;因生铁是合金,故熔点小于纯金属,故熔点:金刚石纯铁生铁钠,故错误;一般情况,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熔点:二氧化硅NaQ冰,故正确,所以正确的有,故D正确。故选D。4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晶体和非晶体区别及晶体构成微粒判断等知识点,明确晶体和非晶体特点、晶体构成微粒及晶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即可解答,注意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化学键影响其稳定性,为易错点。【解答】晶体中原子呈
13、周期性有序排列而非晶体中原子排列无序,晶体有自范性,非晶体无自范性,可以利用X射线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故正确;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所以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可能是金属晶体,故错误;共价键可决定分子的稳定性,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分子晶体熔沸点,故错误;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则MRO的晶格能较大,所以其熔点比较高,故正确;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重复排列,有自范性,可以利用X射线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故正确;晶体多采用紧密堆积方式,采取紧密堆积方式,可以使晶体变得比较稳定,故正确;干冰晶体中,一个C0?分子
14、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故错误。所以不正确的有;故选D。5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氢键的概念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难度不大,注意氢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与物质的稳定性无关。【解答】A.受到能量激发时,“准液体”的水分子与下层固态水分子连接的氢键断裂,产生“流动性的水分子”,使冰面变滑,故A正确;B.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不存在化学键,故B错误;C.氢键决定水的熔沸点,水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水分子稳定是因为分子内H-O键的键能较大,故C错误:D.气相水分子、“准液体”水分子和固态水分子为HQ的不同存在形式,为同一种物质,故D错误。6 .【答案】B【解析】A项,“暖
15、冰”是由H浦分子构成的,为分子晶体,Na)是离子晶体,二者晶体类型不同,错误;B项,“暖冰”中H原子和O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SiO,中Si原子和O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二者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正确;C项,“暖冰”中水分子间存在氢键,错误;D项,“暖冰”中所有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都参与形成氢键,使水分子间空隙增大,所以“暖冰”的密度比水的小,错误。7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解答】分子晶体中不一定都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在分子内不存在共价键,故错误:在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中存在的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
16、由电子,故错误;晶体中熔点富低一般顺序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在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越大,熔点越低,电荷越多,熔点越高;在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含有氢键的物质除外,所以这几种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是:金刚石、SiC、NaRNaCbHQH,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故正确: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故错误;离子半径与晶格能大小成反比,则丁、C、BrI-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晶格能由大到小顺序:NaFNaClNaBrNab故正确;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1个硅原子含有4个硅氧键,故SKb错误;分子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苏教版 新教材 选择性 必修 专题 第四 单元 分子 间作 用力 晶体 作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8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