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战役与潼关战役——关于清军两路进军西安过程的整体考察.docx
《陕北战役与潼关战役——关于清军两路进军西安过程的整体考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北战役与潼关战役——关于清军两路进军西安过程的整体考察.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院!侬役与潼关战役关三清军两路进军脸第的整体考察李自成山海关大败后退回陕西。多尔衮原计划分兵两路,一路派阿济格进军陕北剿灭大顺,一路遣多铎南下攻南京灭弘光政权。李自成主动东出,发动怀庆战役,迫使清军暂时放弃执行南下计划,调多锋西向怀庆、进逼潼关,全力攻打大顺。陕北与潼关战局共同影响整个陕西局势,过往研究或分别孤立对待缺乏整体关照,或限于史料记载混乱而得出自相矛盾之结论,或失之于简略语焉不详。从整体考察陕北战役与潼关战役,或能还原历史真相。陕北;潼关;李自成;李过;清军甲申(1644年)乙西(1645年)之际,李自成在清军两路夹击下放弃陕北,乃明清鼎革时期极为重要一件事,不但改变了当时政治军事格
2、局,也对未来全国形势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但由于史籍记载混乱,导致这一过程并不十分清晰。弄清事件经过,重现历史真.实,对研究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过往研究简略与史籍记载的混乱农民战争问题,曾是史学界“五朵金花之一,相关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李文治先生晚明民变成书较早,广征博引,详细讲述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发生、发展到衰亡过程,并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顾诚先生明末农民战争史从战争爆发背景写至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的失败,“这部书在史料的收集、史事的考证、论点的分析上都较之前人有相当大的推进序一7。顾诚先生另一部著作南明史基本上是以大顺军余部、大西军余部、海寇郑成功等民众抗清斗争
3、为主线,1序二2详细叙述了以农民军为主的抗清斗争,揭示了斗争失败原因。二位先生的著作,无疑对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具有开创和奠基作用,但限于昔口研究条件简陋,不如今日信息化、数据化检索方便,在对事件整体综合性把握上,或遗自璧微瑕之憾。例如:顾诚先生明末农民战争中说李自成正月十三日撤回西安,“当时,大顺军李过、高一功部还据守着榆林、延安,2304而在其姊妹篇南明史中,却又说“冬十二月,克延安工1105顾诚先生对陕北战役与潼关战役分别关照、分开叙述,显然在清军攻克潼关和延安的时间先后顺序上,两部著作两种说法互相矛盾。而这一问题,又事关李自成放弃陕北这一决策的原因考量,意义十分重大。再如,关于清阿济格军进
4、军路线问题,顾诚先生两部著作都认为是阿济格带兵南下占领米脂。1104,2J304对此笔者也存有异议。李文治先生对清阿济格军进军路线问题描述更为简略,仅提到时阿济格,吴三桂一军则从保德州结筏渡河入绥德,李锦不能御,延安、邮州相继失陷,西安遂受威胁。自成以腹背受敌,乃于弘光元年正月放弃西安,经蓝田、商州东出武关以入襄阳工3183李文海先生主编的清史编年,依据吴伟业绥寇纪略和清世祖实录,在(乙酉年正月)十三日丁酉中则这样说道:“清军进入潼关,大顺军守将马世耀诈降被杀。是时,阿济格、吴三桂军自保德渡河据绥第,李自成欲返延安,闻唐通自黄甫川西渡,李过、谷英、郝摇旗被迫自陕北南撤,延安、郡州相继失陷,西安
5、难守。本日,李自成弃西安,出东门至蓝田下陕南。临行,令田见秀焚宫室仓座积聚,田见秀日:秦人饥,留此米活百姓,止烧东城一楼。456清史编年认为,西安失陷时,延安已经失陷,并且延安失陷是造成李自成放弃西安的重要原因。有关陕北战役与潼关战役的史籍记载也颇为混乱。例如清史稿中说:“(顺治二年二月)庚午,阿济格剿陕西余寇,克四城,降三十八城。丁丑,多铎师至河南,贼将刘忠降。”594而查清世祖实录顺治二年二月庚午则有:“靖远大将军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等奏报,大军人边,沿途剿贼,八战皆捷。秦属州县,攻下者四城,投降者三十八城,俱已酌委官员安抚6128清史稿误将清廷收到春报的日期“庚午作为奏报中所述事件的发生日期
6、。笔者认为,陕北战役与潘关战役无论时间与空间都十分相近,二者合为一体,互相影响,不适合做单独分析,而应互为补充,整体考察,似更能全面了解李自成战略意图,还原历史真实情景。二、清军的战略转变与李自成的防御决策山海关之役,大顺军伤亡惨重。李自成见识了八旗军的作战能力,知北京不可守,乃仓皇退回陕西,欲以山陕为根据地再图反击。清廷则大胜之下信心倍增,摄政王多尔衮计划两路出击,一统全国。一路由英亲王阿济格进军陕北,南下西安,剿灭大顺政权:另一路由豫亲王多锋攻打南京弘光政权。李自成审时度势,在陕北设立两道防线以御阿济格军:旧将高功驻防榆林卫固守外围,内由侄李过(又名李锦)率大顺政权大批精锐驻守延安府。李自
7、成仅率数万机动部队驻守西安,遥相指挥,或为支援。大顺军在北方重兵防御同时,在东方积极反击,开拓生存空间,发动了怀庆战役,以马军一万和步军两万,直逼怀庆、卫辉。723清怀庆总兵金玉和率兵于柏香镇应战,全军覆没。大顺军随即包围怀庆府城沁阳,清卫辉总兵祖可法连夜率军进入沁阳以为支援。清河南巡抚罗绣锦急求援于清廷,723清廷闻之大震。多尔衮两路出兵,一西一南,皆为孤军深入,且渐行渐远,互相背离,一路有难,另一路难以呼应,本已战略失误。怀庆被围,多尔衮更发现自己对大顺军实力严重低估,所以改变计划,急命多铎停止南下,调转兵锋挥师西进,援救怀庆、卫辉,若歼灭怀庆大顺军则按原计划南下攻打南京,若大顺军遁逃则直
8、驱潘关,与阿济格两路围剿大顺政权。6102至此,清军把主要兵力都投入到对大顺军的作战中,变原来两路分别出击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为全力围剿大顺政权。多锋“大军于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追流贼李自成兵至陕州,先遣前锋参领索浑、拜尹代等率二十骑前往捉生。有贼将张有曾屯兵灵宝县城外,索浑等乘夜袭击,败之6124随后,多铎进军潼关,二十二日到达瀚关以东十里处立营以待乌真超哈炮营。北有阿济格军,东有多铎军,此时的大顺政权已陷入清军两面夹击之中。怀庆战役初期的胜利,使大顺军在东面藤得大片战略缓冲地带,多锋军奉命南下尚未西进,再加上有流关天险作为防御,使李自成把主要布防力量集中在北面。李自成于腊Jl率大顺军最后精锐北上
9、,准备迎战阿济格。但是,行至洛川,李自成可能得到陕州在腊月十五日失守的消息,打乱了其集中防御北面的战略布署。李自成又不能确定多铎大军的战略意图:是仅仅收复袁宗第和刘忠占领的怀庆地区后即继续南下攻打弘光政权,还是就此西进潼关直取西安,抑或是佯攻以牵制迷惑大顺军。陕西地区北部大顺军重兵云集,两防线汇集了大顺军绝大部分精锐。相比之下,怀庆战役的失败让大顺军失去了东方的战略缓冲带,使原本兵力相对薄弱的潼关直接暴露在清军兵锋之下。因此,李自成在洛川地区“据陕旬”,840汇集两路情报,待确定得知清军向西进攻潼关的战略意图后,随率本欲增援北方的军队转而南下,于脂月二十九日“率援兵至6124三、潼关战役李自成
10、北部防线虽为两道,各有其用,同时又互为输角,整体配合。高功驻守榆林卫,易守难攻,若清军先攻榆林,则利用险要地势挫其兵锋;若清军舍榆林而南下,则威胁清军后路,牵制清军,使其遗后顾之忧。李过军驻守延安府,重兵云集分兵把守,采取积极防御的应战策略,城与城之间互相支援,一城有战,附近城池皆出援军以救。李自成则亲率精锐之师于延安府周围机动策应,以逸待劳。按李自成爱留预备队的惯用作战方式,其可能准备在阿济格于延安府师老兵疲之后,再亲自出击痛击阿济格。然而,李自成陕北防线看似坚固,却存极不稳定因素:高一功驻扎榆林卫,孤悬于外,四周皆为明朝降将,这些明朝降将和大顺军貌合神离,狐疑观望,伺机下注。大顺军自北京路
11、溃逃,由大胜而大败,本身也是士气低落,战力能有几何,尚未可知。阿济格军与多锋军相比,虽然自京启行在先,但由于“枉道越境,过土默特、鄂尔多斯地方,妄行需索”,6126进军缓慢,腊月才到达保德州。大兵自保德过河”,9479阿济格亲率主力,兵国榆林卫。阿济格同时分遣明朝降将招降原明朝旧部,唐通驻绥德,9479王大业负责“收服西路地方”。9469E大业腊月二十日到达响水,即差人招抚,“因职系本土之人,军民皆相信服,至贰拾捌日止,自响水起宁塞止,共计壹拾营里,俱倾心迎降,即安定边等处,料亦次第投顺矣:惟榆林守将高一功乃闯贼旧党,坚拒相抗。9479榆林I.地势险峻,非时可以拿下。阿济格以西安事大,不可久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北 战役 潼关 关于 清军两路 进军 西安 过程 整体 考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977460.html